程日新+程芳+汪海鴻+許春紅+何美霞
江西省婺源縣,位于江西東北部,處于贛、 浙、 皖交界,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極為充沛,為水稻的盛產(chǎn)地區(qū)。水稻的病蟲害對水稻種植者帶來重大經(jīng)濟損害的同時,更影響了我國地區(qū)及整體農(nóng)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提升。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稻病蟲害十分必要。
1 水稻病害防治技術
1.1 水稻瘟病防治技術
于播種前對稻種進行全面消毒處理,一般使用濃度為1%的石灰水對稻種進行浸泡消毒,早稻需要在11~15℃溫度時浸泡6天,晚稻需要在溫度為21~25℃時浸泡2天。浸泡時要是石灰水高出稻種15厘米,蓋好靜置于空氣中,浸泡過程中要對稻種進行3~4次清洗;使用濃度為2%的福爾馬林浸泡30min,然后取出稻種,將其應薄膜覆蓋3小時;用濃度為80%的4000倍“420”抗菌劑處理,早稻處理3天,晚稻處理2天。然后播種可預防水稻瘟病。若水稻已經(jīng)發(fā)生瘟病則需要于水稻破胸前5天之內(nèi)展開防治,其指標為早稻瘟病率為3%、晚稻瘟病率為5%。若水稻瘟病已經(jīng)發(fā)展為流行趨勢,則需要用藥治療,于始穗和噴穗時各噴藥1次,若恰逢多雨霧時節(jié),則需要加藥1次。
1.2 水稻紋枯病防治
對于該病的防治,一般要連續(xù)開展兩次,第二次應于第一次噴藥后8d進行。使用藥物很多。(1)井岡霉素。用藥方法為50單位井岡霉素+水,噴灑劑量沒公頃750千克。(2)退菌特。有兩種用藥方法,一種為噴灑,用藥方法為濃度為50%的1500倍退菌特噴灑;另一種為拌細土防治,拌細土時辦證每公頃用2250g退菌特拌細土375千克,在沒有露水的天氣均勻撒施。(3)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使用藥物濃度為50%,500倍噴灑。
1.3 水稻惡苗病防治
該病的防治要從優(yōu)化選種出發(fā)。選種不佳是導致該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選種過程中,要保證防止應用病稻苗覆蓋催芽,避免了病情的擴散和傳染。另外在播種時應保證使用浸泡、消毒后的種子進行播種,種子浸泡液一般選用濃度為10%的浸種靈乳加500倍的水浸泡,也可以使用濃度為35%的多森銨膠懸劑加250倍的水進行浸泡,還可以使用濃度為80%的抗菌劑402,加入2000倍的水浸泡。
1.4 水稻白葉枯病防治
預防該病首先要嚴格控制檢疫,防止將帶有白葉枯病的稻種攜帶入水稻種植區(qū)。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該病的水稻種植區(qū),應積極展開防治,防治方法應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輔以藥劑防治。不同時期的防治方法各不相同。對于秧田期,應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害的水稻品種,并于種植前使用溫湯浸泡;播種時應控制在每公頃700~900千克之間,秧苗后,實施用藥防止白葉枯病的發(fā)生,一般使用濃度為25%的葉枯靈,加水500倍,噴灑用藥。對于本田期,應合理施肥,防止發(fā)病,一般每公頃施肥800千克,保證早期施氮肥,晚期絕不用氮肥。對于發(fā)病期,應加強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病害盡早撲滅。
2 水稻蟲害防治
2.1 稻縱卷葉螟防治
對于稻縱卷葉螟,應根據(jù)抽穗期的受損狀況對其展開防治,抽穗世代為主治時期,一般世代也需要兼治。防治方法:(1)使用濃度為18%的殺蟲雙水劑進行防治,用藥量為每公頃2500~3000毫升,在防治過程中加入濃度為2.5%的敵殺死更能夠提升防治效果,敵殺死用藥量為每公頃80毫升。(2)也可以使用濃度為50%的殺螟松乳油,用藥量為每公頃100毫升。另外在防治過程中應預防造成藥物污染,對此可以將噴劑換為顆粒劑拌土使用。
2.2 水稻三化螟防治
發(fā)現(xiàn)水稻三化螟每平米超過900個枯心團時應立即用藥,若枯心團不足900個,且在450個以上,則可以至孵化高潮時再行用藥防治,若至孵化高潮期,枯心團不足450個,則只針對枯心團進行用藥防治即可。用藥一般選擇殺蟲雙治螟,該藥具有防治效果好、殘效期長等優(yōu)勢,每個世代僅用藥1次即可對全代危害進行控制。此外也可以選用濃度為5%的殺蟲雙顆粒拌細土展開防治,對于防枯心,用藥量為每公頃17千克,對于防白穗,每公頃用藥為20千克。
2.3 白背飛虱防治
白背飛虱的防治關鍵為做好測報,對于可能發(fā)生的白背飛虱,應做好遷入趨勢分析,一般在種植時統(tǒng)一進行規(guī)劃,以防蟲源。此外強化田間水肥管理為白背飛虱的重要防治環(huán)節(jié),在田間管理時,應控制后期水稻生長,防止貪青瘋長,并根據(jù)水稻生長狀況適當實施烤田處理,以減輕稻田夜間濕度。在白背飛虱孵化高峰期應噴灑藥物展開防治,一般使用濃度為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也可以使用濃度為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早稻、晚稻、早中稻噴灑量為每公頃400g,遲中稻噴灑量為每公頃750g。
2.4 水稻二化螟防治
對于1代,應于螟卵盛孵高峰后12天用藥,對于2代,應于7天后用藥。用藥種類多種多樣:(1)使用濃度為18%的殺蟲雙進行防治,用藥量為2500克;(2)使用濃度為90%的殺蟲丹,使用量為每公頃550克;(3)使用濃度為90%敵百蟲,使用量為每公頃2000克。對于水稻二化螟,應密切觀察蟲害的發(fā)展,根據(jù)發(fā)展階段合理選擇用藥種類及用藥劑量。
2.5 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在開展水稻蟲害防治時,應巧妙保護田地,實現(xiàn)蟲害的生物防治。如可以通過保護蜘蛛、寄生蜂、瓢蟲、草蛉 、青蛙等天敵的方式,來防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另外可以通過燈光誘殺方式防治蟲害。
綜上所述,在種植期間做好防治工作,加強田間管理,對各種病蟲害的監(jiān)測,對于發(fā)現(xiàn)的病蟲害立即采取針對性措施展開防治,能夠有效優(yōu)化水稻種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