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韞, 高蘇亞, 扈本荃
(西安醫(yī)學院藥學院,陜西西安 710021)
巖白菜素(Bergenin,BER)屬于異香豆素類化合物,因最早從巖白菜屬植物中提取而得名,又名巖白菜內酯、巖白菜寧、矮茶素和矮地茶素等[1]。其生理活性顯著,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鎮(zhèn)痛、抗炎、抗氧化、抗腫瘤和抗病毒等作用[2],臨床上廣泛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3]。已報道的巖白菜素測定方法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Vis)[4]、熒光光譜法(FS)[5]、電致化學發(fā)光法(ECL)[6]、電化學分析法(EA)[7]、毛細管電泳法(CE)[8]、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9]、薄層色譜法(TLC)[10]和液-質聯(lián)用法(LC-MS)[11]等。
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聯(lián)用技術具有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儀器裝置簡單、易于實現(xiàn)自動化等優(yōu)點,在醫(yī)藥衛(wèi)生、環(huán)境監(jiān)測、食品分析等領域具有重要實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表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對魯米諾的化學發(fā)光信號具有增敏作用,依此構建了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化學發(fā)光體系[12]。該體系與傳統(tǒng)化學發(fā)光體系相比,檢測靈敏度更高,并可用于藥物分子與模型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基于巖白菜素對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體系發(fā)光信號顯著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巖白菜素的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分析法,并應用于藥物制劑和生物流體中巖白菜素的測定。
IFIS-C型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分析儀(西安瑞邁分析儀器有限公司),主要由蠕動泵、六通閥、聚四氟乙烯管(1.0 mm i.d.)、樣品池和光電倍增管組成。UV76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巖白菜素對照品(純度≥98%,批號:477907,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儲備液濃度為2.0×10-4g/mL;魯米諾(純度≥97%,Sigma-Aldrich)儲備液濃度為2.5×10-2mol/L;牛血清白蛋白(純度≥98%,Sigma-Aldrich)儲備液濃度為2.5×10-5mol/L。以上儲備液均于4 ℃保存。實驗所用溶液由上述儲備液逐級稀釋配制。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經艾柯KLZ-UV超純水機(成都唐氏康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純化(電阻率18.3 MΩ·cm)。
復方巖白菜素片(滇虹藥業(yè)集團玉溪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41001,規(guī)格:125 mg)。
圖1 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裝置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I-CL system
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法測定巖白菜素的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由四條管路組成:魯米諾(NaOH)、牛血清白蛋白、載液(超純水)、樣品溶液;蠕動泵流速為2.0 mL/min?;€穩(wěn)定后由六通閥定量注入的100L魯米諾與牛血清白蛋白和巖白菜素的混合液再混合后流入流通池,產生的化學發(fā)光信號由光電倍增管(HV:700 V)檢測再經IFIS-C數(shù)據分析系統(tǒng)記錄處理。
分別對9~19 cm混合管長度和0.5~5.0 mL/min溶液流速進行了優(yōu)化,綜合混合效果及發(fā)光強度等因素,選定10 cm混合管長度和2.0 mL/min流速作為實驗條件。
考察了魯米諾濃度在1.0×10-6~1.0×10-4mol/L對體系發(fā)光強度的影響,如圖2所示。當魯米諾濃度為2.5×10-5mol/L時,發(fā)光信號強而穩(wěn)定,因此選用該濃度為魯米諾的實驗濃度。魯米諾濃度為2.5×10-5mol/L時,對1.0×10-3~0.1 mol/L NaOH溶液濃度進行了優(yōu)化,如圖3所示。發(fā)現(xiàn)NaOH溶液濃度為2.5×10-2mol/L時,魯米諾化學發(fā)光信號最強,因此選用2.5×10-2mol/L NaOH。
牛血清白蛋白對魯米諾化學發(fā)光具有增敏作用??疾炝?.5×10-10~2.5×10-7mol/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對體系化學發(fā)光強度的影響。隨著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濃度的增加,化學發(fā)光強度增大,當牛血清白蛋白濃度為5.0×10-9mol/L時發(fā)光信號最大,選用5.0×10-9mol/L為牛血清白蛋白的最佳濃度。
圖2 魯米諾濃度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的影響Fig.2 Effect of luminol concentration on CL intensity
圖3 氫氧化鈉濃度對化學發(fā)光強度的影響Fig.3 Effect of NaOH concentration on CL intensity
圖4 化學發(fā)光強度-時間曲線Fig.4 Relative CL intensity-time profile Curve 1:luminol;Curve 2:luminol-BSA-BER;Curve 3:luminol-BSA;Concentration:luminol 2.5×10-5 mol/L,BSA 5.0×10-9 mol/L,BER 3.0×10-10 g/mL.
在流動注射系統(tǒng)中對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巖白菜素的發(fā)光行為進行了考察,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魯米諾體系(曲線1)最大發(fā)光強度(Imax)為110,對應時間(tmax)為4.4 s,且發(fā)光信號在15 s內消失;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曲線3)體系的Imax從110增加至316,相應tmax從4.4 s縮短至4.0 s;3.0×10-10g/mL巖白菜素存在時,Imax從316降至165,tmax保持不變(曲線2)。在溶液的流速為2.0 mL/min條件下,完成一次分析過程(包括進樣和沖洗管路)只需30 s,采樣頻率120/h。
在3.0×10-11g/mL 巖白菜素存在下,將100 μL堿性魯米諾溶液注入流動注射分析系統(tǒng),通過記錄化學發(fā)光強度,測試魯米諾、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和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巖白菜素體系的穩(wěn)定性。該實驗持續(xù)3 d,系統(tǒng)每天運行8 h,每個結果為7次進樣測定的平均值。結果顯示相對標準偏差(RSD)小于2.5%,表明化學發(fā)光體系穩(wěn)定性良好。
在最佳條件下,化學發(fā)光相對強度△I與巖白菜素質量濃度的對數(shù)值在3.0~5.0×105p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線性方程為:△I=22.92lnc+15.15(c:pg/mL),相關系數(shù)r=0.9948,檢出限(3σ)為1.0 pg/mL。巖白菜素質量濃度為0.1、0.5和1.0 ng/mL時,平行測定11次,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2.2%、1.8%和1.5%。不同方法測定巖白菜素線性范圍和檢出限的比較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與其它方法相比,本法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的優(yōu)點。
表1 不同方法測定巖白菜素的比較
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法探討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巖白菜素反應可能的發(fā)光機理,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如圖5所示。由圖5(a)可以看出,當魯米諾存在時,牛血清白蛋白在其最大吸收波長280 nm附近的紫外吸收明顯增強,并有一定紅移(~4 nm);在化學發(fā)光體系中(圖4),當牛血清白蛋白存在時,魯米諾的化學發(fā)光強度顯著增強,tmax由4.4 s 縮短至4.0 s。說明魯米諾與牛血清白蛋白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是由于魯米諾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表面親水性Trp134活性基團[13]結合,加速魯米諾激發(fā)態(tài)電子轉移速率并增敏其化學發(fā)光[12]。由圖5(b)可知,加入巖白菜素后,魯米諾在其最大吸收波長350 nm處吸光度無明顯改變,說明魯米諾與巖白菜素可能沒有相互作用。由圖5(c)可知,當巖白菜素存在時,牛血清白蛋白的吸收光譜在280 nm附近藍移(~5 nm),且混合后溶液吸光度較單組分吸光度之和降低約14%。綜上,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體系化學發(fā)光的猝滅可能是由于巖白菜素與牛血清白蛋白發(fā)生相互作用所致。據文獻報道,巖白菜素可能與牛血清白蛋白疏水空腔中位于Trp212附近的活性位點結合形成復合物[5],導致牛血清白蛋白分子構象發(fā)生改變和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體系化學發(fā)光的猝滅。
根據牛血清白蛋白與藥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法模型[12]計算得牛血清白蛋白與藥物分子的結合常數(shù)Kd為5.3×104,結合位點數(shù)n為0.72,結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與巖白菜素可能生成了1∶1 的復合物,結合常數(shù)在104~105數(shù)量級。該結果與文獻采用經典熒光猝滅法所得結果相符[5]。
圖5 不同反應類型的紫外(UV)吸收光譜圖Fig.5 UV absorption spectra profile of different reaction types Concenteration:luminol 5.0×10-5 mol/L,BSA 2.0×10-6 mol/L,BER 1.0×10-6 g/mL.
取復方巖白菜素劑10片精確稱重,研細混勻。稱取相當于一片的均勻粉末,溶解,過濾后,定容于100 mL棕色容量瓶。原溶液逐級稀釋至線性范圍,采用標準加入法測定,結果見表2。將本法與《中國藥典》(2015年版)收載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14]測得數(shù)據比較,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表2 片劑中巖白菜素的測定結果(n=7)
人血清來源于西安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尿樣由健康志愿者提供。在尿液和血清樣品中加入適量巖白菜素溶液制成模擬樣,混勻后稀釋到線性范圍,采用標準加入法測定巖白菜素的含量,結果見表3和表4,回收率為98.2%~102.7%,RSD小于2.0%(n=7)。
表3 尿液中巖白菜素的測定結果(n=7)
表4 血清中巖白菜素的測定結果(n=7)
基于巖白菜素對魯米諾-牛血清白蛋白體系化學發(fā)光信號顯著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快速、簡便、靈敏測定巖白菜素的流動注射-化學發(fā)光分析法。本法適用于藥物制劑和生物流體中巖白菜素的含量測定,為藥物的質量控制和臨床監(jiān)測提供了實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