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Big Brother is required to deprive people of their autonomy, maturity, and history. People will come to love their oppression, to adore the technologies that undo their capacities to think.”
美國民眾一度非常擔憂,以為這個世界已經(jīng)剝奪了他們笑的權(quán)利,但實際上,在過去幾十年里,娛樂不僅沒有消亡,甚至頗有一副欣欣向榮的架勢。然而,在《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一書中,作者波茲曼(Neil Postman)提出了他對娛樂的質(zhì)疑,特別是與政治有關(guān)的娛樂。他大力批判了電視這一媒介,認為電視既是文化娛樂化的誘因也是其產(chǎn)物。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曾在《大家笑》(Laugh-In,美國喜劇小品類電視節(jié)目)里露臉,阿肯色州州長曾在《阿塞尼爾秀》(The Arsenio Hall Show,美國深夜脫口秀節(jié)目)上表演薩克斯,似乎對政治家來說上電視節(jié)目已經(jīng)成了一種慣例。在娛樂主義逐漸侵占政治領域的同時,人們逐漸喪失了自主思考的意識。娛樂主義已經(jīng)讓美國人民逐漸淡忘了他們本應珍視的東西:智慧、原則和意義。波茲曼說:“人們會慢慢開始喜歡上這種被壓制的感覺,任由娛樂剝奪他們思考的能力?!?/p>
“The lack of a cape and an inability to fly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to superfood fans, but ardent(熱情的)eaters of goji berries(枸杞), blueberries, acai(巴西), and kale(羽衣甘藍)might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these foods, and other ‘superfoods like them, do not magically grant health and longevity.”
超級食物和超人有點像……除了不穿披風,不會飛,也不能拯救生命之外。《牛津詞典》對它的定義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且對健康有利的食物”。然而,這個定義并不準確。相比之下,維基百科的描述則更為科學:“超級食物是一個促銷術(shù)語,用于形容那些據(jù)說對健康有利的食物,但營養(yǎng)學家一般不使用這個術(shù)語……”倫敦圣喬治醫(yī)院的首席營養(yǎng)師凱瑟琳·科林認為,“超級食物”這個詞不僅沒有意義,甚至對人有害。被冠以“超級食物”名號的食物大多是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和維生素的果蔬,如枸杞、藍莓、甘藍等等。然而根據(jù)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調(diào)查,尚無有力證據(jù)能證明抗氧化物對疾病有實質(zhì)效用。相反,過度攝入維生素反而對健康有害。其實要說超級食物的話,不起眼的土豆才是當之無愧,因為它幾乎能提供身體所需的所有物質(zhì),如淀粉、纖維、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當然,若想保持健康,均衡飲食才是最佳方案。
“Successful design is not so much about how our buildings can shape us, but about making people feel they have some control over their environment.”
根據(jù)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林·埃拉德的研究,城市設計能夠影響人的心理狀態(tài)。當實驗參與者經(jīng)過曼哈頓下城“全食”商店長而單調(diào)的煙色玻璃時,他們的情緒迅速變得低迷,步伐也陡然加快。而在經(jīng)過裝潢有趣的餐館和商店時,他們則逗留了較長時間,并認為這里更有活力。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綠化區(qū)域(如林地和公園)可以緩解城市生活的焦慮。被評為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的溫哥華就深受其益,其中心區(qū)建筑的設計理念是將西、北部地區(qū)的山川、森林和大海盡收眼底。如今城市設計的重要性早已超越了簡單的美學。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城市生活使人患精神分裂的幾率翻倍,患其他精神疾?。ㄈ缫钟舭Y)的風險也變得更高。最主要的誘因是社會壓力——人們?nèi)狈ι鐣?lián)結(jié)和社區(qū)交流。對此社會學家建議,公共區(qū)域物品和工藝制品的擺放應當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們更容易互相交談。
“The ‘American English we know and use today first started out as an‘England English accent. Americans began putting their own spin(美化,粉飾)on English pronunciations just one generation after the colonists started arriving in the New World.”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各具特色,有著不同的音韻之美。但當我們追溯歷史便會發(fā)現(xiàn),英語是由英國殖民者帶入美國的,為何后來美國人卻與英國人有著不同的口音呢?實際上,一種語言的口音的形成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與原始口音的隔離和來自其他語言的影響。最初,美國人講的英語與英國的英語并無差別,但隨著美國擺脫殖民統(tǒng)治,由隔海相望的英國所帶來的語言影響不斷削弱,而與美洲本地人和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者的融合,使得美國英語不斷增添新的元素,逐漸與英式英語區(qū)分開來。然而,美式英語最鮮明的特色“r”音化現(xiàn)象(rhotacism)卻的確是從英國而來。最初,英國和作為英屬殖民地的美國的人都講著“r”音化英語,但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之后,英國中上階層的人們?yōu)榱孙@示自己的社會地位,特意將“r”音削弱,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高貴而保守的標準英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endprint
“Guys, the thing you have to remember is that nobody else is paying as much attention to your failures as you are. Youre the only ones who are obsessed with the importance of your own life. To everyone else, its just a blip(閃光)on the radar screen, so just move on.”
美國著名制片人、導演和編劇杰瑞·扎克(Jerry Zucker)曾因指導《人鬼情未了》(Ghost, 1990)而蜚聲影壇。作為一名極其成功的電影人,杰瑞·扎克在威斯康星大學畢業(yè)典禮作演講時,專門談到了自己曾經(jīng)的失敗和萎靡不振,以及后來悟出的道理:要摔就摔徹底(If youre going to fail, fail big.)。同時他還提到當年在咖啡館偶遇《低俗小說》男主演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時對方說過的話:“伙計,你得記住,沒人會像你一樣對你的失敗如此在意,你是唯一會沉緬于自己人生意義的人。對于其他人來說,你只不過是雷達屏幕上的一個光點,所以,只管繼續(xù)走下去。”也許失敗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敗者內(nèi)心的天塌地陷,心胸與格局被暫時的困境極度狹隘化,且因過分在意外界評判而徹底地喪失了勇氣和執(zhí)行力。
“Researchers think that pretty much as soon as humans could speak, we were bending the truth.”
生活中,是人難免都會撒個小謊,以求化解尷尬或蒙混過關(guān)。此外,各種高難度的腹黑(scheming)也是影視劇的大賣點。但少有人會琢磨一下說謊和耍計謀背后有哪些歷史、人文和心理學淵源?!睹绹鴩业乩怼返囊黄饷嫖恼绿接懥酥e言背后的機理,并稱心機和說謊都是人類特有的標志。自人類進化到開口說話的那天起,對事實的歪曲也就形成了。“因為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在資源和交配權(quán)爭奪中獲勝,只有靠這種能力(說謊和計謀)才能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驅(qū)趕同類,這非常類似于動物界的偽裝術(shù)(camouflage)?!睍r代發(fā)展到今天,人們說謊主要出于幾個原因:力圖自我實現(xiàn)和開拓、尋求自我保護,以及企圖善意或惡意地影響他人。而小孩就不太可能撒謊,因為他們正在學習如何撒謊。盡管我們長大后都學會了撒謊,但最難以置信的是我們依舊會輕信他人。不過社會學家卻認為這一現(xiàn)象自有它積極的一面:“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都不再盲目輕信,那社會將充滿了孤獨的個體,宛如一盤散沙,彼此不再建立聯(lián)系?!?/p>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have been a source of fascination for more than 300 years—and they express an anxiety about modern society.”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吸引了無數(shù)影迷,充滿魅力的角色為海盜這一離經(jīng)叛道的職業(yè)增添了迷人的色彩。這群站在正義與法律對立面的海上犯罪者,是如何成為現(xiàn)代社會中一種具有神秘和魔幻色彩的文化現(xiàn)象的呢?加勒比海盜和大西洋海盜的“黃金時代”是17世紀末,那時的海洋法并不完善,來自西方各國的艦隊也把海面當做權(quán)力征服的戰(zhàn)場,因而使海洋成為了法外之地。在這樣無拘無束的環(huán)境中,海盜橫行于各國的船只之上,暴力與策略并用,開辟出了一片罪惡的天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戰(zhàn)爭平息,政局穩(wěn)定,各國的海軍日趨發(fā)達,海上巡邏也不斷加強,海盜便逐漸失去了生存的空間?,F(xiàn)代社會中的人們生活在嚴密的法律與規(guī)則之下,而海盜這一充滿叛逆精神的流浪角色則成為人們在重壓之下的浪漫主義幻想。他們自由自在,隨心所欲,象征著如今人們怯于追逐的超脫理性的叛逆自我。他們或許暴力甚至罪惡,另一方面卻也仗義、勇敢而頑強。
“Even though emoji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new universal language, meanings can vary widely from one culture to the next.”
你聽說過“表情譯員”(emoji translator)嗎?這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酷的職業(yè)之一了。每天我們都在社交網(wǎng)絡上使用表情符號(emoji)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而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也越來越引人注目。近日,英國倫敦的翻譯公司Today Translation公開招聘這一有趣的職位,來自愛爾蘭的Keith Broni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盡管電子設備上的表情符號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通用語言”,每個表情卻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義?!氨砬樽g員”的任務,便是致力于消除表情符號交流中的文化誤解,用全面的視角來定義每一個簡約生動的表情符號。如今,人們的交流越來越依賴電子設備,表情符號的重要程度堪比一門全新的語言,人們甚至可以完全用表情符號來表達完整的句子??梢?,為了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用表情符號順暢溝通,“翻譯”工作的確是頗有意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