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波,葉建波
(慈溪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慈溪 315300)
·教學研究與管理·
品管圈活動在骨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中的實踐與效果評價
王燕波,葉建波
(慈溪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慈溪 315300)
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骨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中的實踐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12月實習護生74名作為觀察組,成立品管圈小組進行帶教學習;選取2014年1-12月實習護生62名作為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臨床帶教。比較2組出科考試成績、綜合能力的變化以及師生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查房考核、晨間提問、護理書寫、健康宣教等綜合能力得分教學前后差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帶教老師對護生的滿意度、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骨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可提高學習效果,改善師生雙向滿意度。
品管圈;骨科;帶教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Totally 74 nursing students practiced in 2015 were recrui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2 students practiced in 2014 were recrui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ere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wo groups’ score, comprehensive ability(rounds of assessment, morning ques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writing), teacher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in observation group’s score for rounds of assessment, morning ques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writing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tudents and nursing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e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mprov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o implemen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the two-way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rthopedics department; quality of teaching
護生臨床實習是護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融會貫通、延伸拓展從而完成護生成長的核心階段[1]。臨床實習中如何調動帶教與學習雙方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最佳效果是一項重要的臨床教學課題[2]。骨科護理需要較強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操作技能,對骨科護生的帶教培養(yǎng)至關重要。品管圈是由同一個工作場所的員工根據(jù)單位的戰(zhàn)略、方針和現(xiàn)存問題共同制訂改進措施,通過愉悅輕松的管理方式進行品質管理,提高效益,進而達到改善質量的目的[3]。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開展了骨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的品管圈活動,效果滿意。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骨科實習的護生136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5年1-12月實習護生74名作為觀察組,2014年1-12月實習護生62名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10人,女性64人;年齡21~24歲,平均(22.2±2.7)歲;大專學歷43人,本科學歷31人。對照組中男性6人,女性56人;年齡20~24歲,平均(22.4±2.4)歲;大專學歷36人,本科學歷26人。2組實習護生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臨床帶教,主要開展骨科理論知識、專業(yè)護理實踐等方面的臨床教學。
觀察組組建品管圈成員組進行帶教。共有8名成員,2名骨科護士長分別擔任圈長及輔導員,其余6名為教員,負責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品管圈帶教活動總流程為明確主題——現(xiàn)狀調查與原因分析——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對策與實施[1],具體如下:(1)明確主題。本活動以骨科護理帶教質量為主題,予以提高骨科臨床護理質量;(2)現(xiàn)狀調查與原因分析。收集品管圈成立前的數(shù)據(jù),采用六何分析法(5 W1H原則)[4]對上一學年護生、帶教老師反饋的情況進行分析,討論骨科護理帶教的難點與特點,總結出影響護理帶教質量的主要因素,分別為護生方面理論基礎尚不牢固,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與工作的主動性;教師方面業(yè)務能力參差不齊,教學時間及精力不足,帶教理念滯后,教學意識薄弱;管理方面教與學雙方監(jiān)督力度不足,缺乏針對骨科的特色教學方式,護生工作制度及內容雜亂;(3)對策制定與實施。依據(jù)六何分析法(5 W1H原則)總結出的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包括帶教老師在晨會、查房、講座等帶教場合強化??浦R,幫助護生鞏固理論基礎,為其演示骨折術后的基礎護理并教會護生獨立完成相應操作;采取“一對一”帶教模式靈活安排帶教時間,采取績效考核辦法增強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增加觀摩手術機會等措施豐富教學方式,使護生對骨科護理工作有更直觀的認識,從而加強其學習與工作的積極性。
1.3 評價指標
(1)比較2組出科考試成績,包括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滿分均為100分;(2)比較2組護生綜合能力的變化,包括教學前后查房考核、晨間提問、健康宣教、護理書寫4方面成績的變化;(3)調查帶教老師對護生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隨機選取一位帶教老師對每位護生進行評價;(4)調查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由護生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
2.2 2組教學前后綜合能力的變化
觀察組查房考核、晨間提問、護理書寫、健康宣教得分教學前后差值(教學后得分-教學前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綜合能力教學前后差值比較
2.3 師生雙向滿意度比較
帶教老師對護生的評價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師生雙向滿意度比較
3.1 品管圈活動有助于提高理論成績和綜合能力
當前,隨著交通事故、高處跌落等意外事件的增多,骨科患者數(shù)量與日俱增且病況復雜,骨科臨床護理面臨一定挑戰(zhàn)[5]。骨科護理需要較強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操作技能,因此對骨科護生的臨床帶教培養(yǎng)至關重要。如何調動帶教老師與護生雙方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成為一項重要的臨床教學課題[2]。本次研究以護生出科成績、教學前后查房考核、晨間提問、健康宣教、護理書寫成績的變化作為護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內容,研究中對觀察組護生開展臨床帶教品管圈活動,與傳統(tǒng)臨床帶教的對照組相比,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顯著提高(P<0.05),查房考核、晨間提問、護理書寫、健康宣教得分教學前后差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觀察組護生考試成績及綜合能力優(yōu)勢顯著,學習效果理想。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品管圈活動通過明確主題、現(xiàn)狀調查與原因分析、制定對策及實施等一系列活動發(fā)現(xiàn)骨科護理帶教的難點與特點,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教學質量[4]:通過強化專科知識、演示及實踐操作提升護生的理論基礎與操作能力;通過邀請專家授課、增加觀摩手術機會等措施豐富教學方式,加強其學習與工作的積極性;改變以往隨意安排實習護生工作的做法,重視實習護生的培養(yǎng),加強護理技術教學,樹立良好的職業(yè)態(tài)度。
3.2 品管圈活動有助于改善師生雙向滿意度
帶教老師對護生的評價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由于品管圈活動充分調動了觀察組護生學習積極性與工作主動性,其綜合能力顯著提高,獲得了帶教老師的充分肯定。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品管圈成員通過找資料、查文獻、討論會等方式分析以往帶教中的主要問題并加以解決,通過“一對一”帶教模式靈活安排帶教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采取績效考核辦法增強帶教老師的教學意識,提高其工作積極性[6];通過品管圈交流了解護生的學習興趣及需求,因材施教,靈活教學[7];開展師生雙向評價進行相互督促,為規(guī)范帶教提供保障[8]。
3.3 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在現(xiàn)狀調查與原因分析方面,對以往反饋的問題研究不夠全面,深度也有所欠缺,沒有綜合考慮科室工作環(huán)境、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活動完成的目標不夠完整,雖然出科成績、查房考核、晨間提問、健康宣教、護理書寫、滿意度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沒有完全解決現(xiàn)狀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進一步加強骨科特色教學方式,護生工作制度等方面的改進。
總之,品管圈模式是運用科學的質量管理辦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改善質量的重要舉措[9],在骨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可提高學習效果,改善師生雙向滿意度,值得進一步臨床推廣。
[1]王禮莎,王禮嬌. 基于品管圈活動的骨科護理帶教質量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院管理,2015,35(6):66-67.
[2]吳彩云,肖桑,朱敏. 品管圈理念在臨床護理實習帶教中的運用[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5):163-164, 165.
[3]張莉,趙海燕,劉黎明,等. 品管圈活動在降低透析導管感染中的應用[J]. 吉林醫(yī)學,2015,36(3):521-522.
[4]張俊英,楊洪菊,胥婷,等. 品管圈在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2015,12(8):601-605.
[5]付桂蓮,余桂珍,廖敏芳. 品管圈管理用于骨科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效果評價[J]. 當代醫(yī)學,2015,21(32):95-96.
[6]邊亞濱,楊華珠,徐海紅. 應用品管圈提高臨床護理教師教學核心能力的實踐[J]. 護理研究,2014.28(35):4469-4471.
[7]彭翠娥,王衛(wèi)紅. 應用品管圈提高護生臨床帶教滿意度[J]. 護理學雜志,2013,28(24):70-72.
[8]胡明娟,沈國紅. 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下護生帶教的效果觀察[J]. 浙江醫(yī)學教育,2014,13(3):21-23.
[9]林建華,盧少萍,徐永能. 品管圈活動在高齡患者外周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9):126-127.
Practiceandeffectevalua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activityinclinicalteachingfornursingstudentsinorthopedicsdepartment
WANGYanbo,YEJianb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ixi,Zhejiang 315300, China)
王燕波(1979-),女,浙江慈溪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
G642.44
B
1672-0024(2017)01-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