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貴州省兩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對比分析

      2017-10-12 07:50:03王興菊李啟芬周文鈺吳哲紅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雨雪厄爾尼諾冷空氣

      王興菊,汪 超,李啟芬,周文鈺,吳哲紅

      (1.貴州省安順市氣象局,貴州 安順 561000;2.貴州省氣象臺,貴州 貴陽 550002)

      貴州省兩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對比分析

      王興菊1,汪 超2,李啟芬1,周文鈺1,吳哲紅1

      (1.貴州省安順市氣象局,貴州 安順 561000;2.貴州省氣象臺,貴州 貴陽 550002)

      該文利用NCEP 再分析資料(水平分辨率2.5°×2.5°)以及常規(guī)的地面觀測資料對貴州省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和2016年1月21—25日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進行分析??梢钥闯鰞纱翁鞖膺^程中阻高偏強,在北極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突然的升溫,使得北極渦旋逐步被暖流擠出極地,是這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中降溫的主要原因。2008年1月的低溫雨雪過程是在拉尼娜整體氣候背景偏冷的情況下冷空氣分3次爆發(fā)并持續(xù)了近1個月。而2016年1月在厄爾尼諾背景下氣候背景偏暖,此次貴州的低溫雨雪過程中,冷空氣只爆發(fā)了1次且只持續(xù)了近5 d。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1月低溫雨雪天氣發(fā)生的必然性和持續(xù)性以及2016年1月低溫雨雪天氣的突發(fā)性和短暫性;與2008年1月的多次冷空氣爆發(fā)相對應(yīng),該時段貴州中層一直有明顯的逆溫存在,為這次持續(xù)性的低溫雨雪過程提供了溫度層結(jié)條件。2016年1月21—22日貴州低層出現(xiàn)了較弱的逆溫,所以此次過程只在21日夜間出現(xiàn)了明顯降雪,之后以低溫為主,冰凍不是很明顯。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都有明顯的鋒區(qū)和上升氣流存在,為這兩次過程提供了動力和抬升力條件,其中2008年的是一次持續(xù)性過程,2016年則持續(xù)時間較短。

      雨凇;雪; 拉尼娜;厄爾尼諾

      Abstract:Based on the NCEP 2.5°×2.5°reanalyzed data and surface observational data,two cryogenic freezing rain and snow weather during January 13 to February 14 in 2008 and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se weather processes are long-lasting freezing rain in 2008 but stronger temperature drop in 2016.The weather process is affected by the general La Nina event in 2008 but powerful El Nino event in 2016.The two processes both have strong national temperature drop and caused by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Polar Vortex extruded by the southeast movement of warm tongue.The warm tongue is a product of sudden rising temperature in arctic region.The inversion layer provides temperature stratification condition in the long-lasting freezing rain of 2008.The weather in 2016 is a strong cold-wave process with low temperature,unapparent inversion layer and freezing rain.The snow only occurs during the night of 21 January 2016.The frontal zone and upflow are both apparent in two processes but sustain a longer time in 2008.

      Keywords:freezing rain; snow; La Nina; El Nino

      1 引言

      雨凇,在貴州又名低溫雨雪冰凍,是貴州主要的災(zāi)害性天氣之一,當(dāng)?shù)蜏赜暄┍鶅鰢乐氐臅r候,可能會破壞當(dāng)?shù)氐碾娏斔?、有線通訊,并使交通中斷,樹木毀壞,還可能使得牲畜凍死,小季作物凍壞等。國內(nèi)學(xué)者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低溫雨雪凍雨的研究:從1973年開始,貴州省氣象臺和中央氣象臺就在天氣氣候方面對雨凇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在2008年初大范圍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在我國南方出現(xiàn)以后,很多學(xué)者從大氣環(huán)流的異常、凍雨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孫建華[1]、趙思雄[2]、陶詩言[3]通過對環(huán)流背景的研究指出了歐亞大陸大氣環(huán)流異常,阻塞形勢在中高緯度的穩(wěn)定維持對凍雨天氣的發(fā)生發(fā)展非常有利。丁一匯等[4]對2008年冰雪災(zāi)害在中國南方和西亞以及南亞各國遭到的寒流災(zāi)情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并從環(huán)流背景和全球變暖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結(jié)論:十分穩(wěn)定的歐亞環(huán)流形勢是2008年1月冰雪災(zāi)害發(fā)生的極重要大尺度,拉尼娜冷事件是這次冰雪災(zāi)害發(fā)生和持續(xù)的氣候背景。杜小玲[5-8]揭示了貴州凍雨頻發(fā)地帶分布的原因以及準靜止鋒的鋒區(qū)結(jié)構(gòu)。

      通過對以上研究結(jié)果的總結(jié),對于2008年貴州的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的影響可以歸納為4個方面:拉尼娜事件的影響;阻塞高壓的異常發(fā)展;孟加拉灣和南海暖濕氣流的持續(xù)輸送;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明顯偏強。對于2016年貴州的低溫雨雪過程,在中國其他地方主要體現(xiàn)為強寒潮過程,很多科普文獻對此次事件進行了分析研究,它的關(guān)鍵因子有兩個,厄爾尼諾和北極渦旋,作為此次氣候背景的厄爾尼諾事件,根據(jù)國家氣候中心的評估,為20世紀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的,還有北極渦旋和阻高的異常偏強。

      以往的文獻對貴州低溫雨雪冰凍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以拉尼娜事件為氣候背景發(fā)生的個例,例如2008和2011年發(fā)生在貴州的低溫雨雪冰凍事件,沒有對不同氣候背景下產(chǎn)生的低溫雨雪個例進行對比分析。在厄爾尼諾影響下的冬天,我國一般都是暖冬,但是由于在厄爾尼諾影響下氣候變得異常,所以容易產(chǎn)生極端天氣,比如1998年的1月,也是厄爾尼諾的氣候背景下產(chǎn)生了在貴州產(chǎn)生了近10 d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本文的研究除了對這兩次個例進行了常規(guī)氣候背景、環(huán)流形勢的分析,還對北極地區(qū)在天氣過程發(fā)生前后的溫度變化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在那種氣候背景下,只要北極升溫,帶動暖空氣擠占北極渦旋常年的位置,使得它南壓,就會有大規(guī)模的寒潮爆發(fā),從而導(dǎo)致貴州和我國南方大范圍的低溫雨雪天氣。但是在拉尼娜整體偏冷的氣候背景下,它的低溫雨雪天氣持續(xù)時間都很長,例如2008、2011貴州低溫雨雪天氣持續(xù)了近一個月。在厄爾尼諾影響下的1997年和2016年持續(xù)時間為5~10 d,時間明顯偏短。

      由于資料的局限性,本文只選取了2008年和2016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個例進行了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將選取更多的個例,在此基礎(chǔ)上對貴州的低溫雨雪天氣進行更系統(tǒng)的研究,以期對以后貴州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預(yù)報預(yù)測和基礎(chǔ)研究提供有價值的預(yù)報思路。

      2 實況對比分析

      2008年: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貴州出現(xiàn)了持續(xù)時間超過一個月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其中1月下旬到2月中上旬貴州日平均氣溫<1 ℃的連續(xù)日數(shù)達到19.7 d,過程累積凍雨日數(shù)33 d,威寧最低氣溫為-10.2 ℃。

      2016年:2016年1月21—25日貴州省出現(xiàn)了近3 d大范圍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該時段內(nèi)貴州日平均氣溫<1 ℃的連續(xù)日數(shù)達到2 d,過程累積凍雨日數(shù)達到4 d,威寧達到-11.7 ℃,為1961年以來第一低值。

      對比結(jié)果:2008年貴州以低溫雨雪冰凍為主,持續(xù)時間長,過程累積凍雨日數(shù)達到了33 d;2016年的以前期的降雪降溫為主,2016年的降溫比2008年明顯,最低氣溫威寧達到-11.7 ℃,比2008年威寧-10.2 ℃還要偏低1.5 ℃。

      3 氣候背景分析

      中國氣象局ENSO監(jiān)測小組[19]以赤道東太平洋5°N~5°S,120°~170°W海域月平均海溫距平≥0.5 ℃ (或≤ - 0.5 ℃ )為指標,每次持續(xù)時間應(yīng)該不少于半年,中間可以間斷1個月, 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或反厄爾尼諾)事件。

      國家氣候中心對此次綜合事件的評估表明,赤道中東太平洋從2014年開始并維持到現(xiàn)在(具體到月份)的厄爾尼諾事件,是20世紀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的。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剛好相反的另一種海洋現(xiàn)象是拉尼娜事件,氣候上把赤道東太平洋地區(qū)海表溫度持續(xù)異常偏冷的海洋現(xiàn)象稱為拉尼娜事件,它是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相反的海洋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海溫的持續(xù)偏冷。

      從2007—2008年的海表溫度距平時間—經(jīng)度剖面(圖1a)可以看出,從2007年6月開始,赤道東太平洋地區(qū)海表溫度開始出現(xiàn)了-0.5 ℃的海溫距平,并逐步增強,到2007年12月增強到-1 ℃,2008年1月發(fā)展到最強,達到了-2 ℃,并一直維持到2008年6月,持續(xù)時間11個月,達到一次完整的拉尼娜事件。從2014—2016年的海表溫度距平時間—經(jīng)度剖面(圖1b)可以看出,從2014年11月開始,赤道東太平洋海表溫度開始大于0.5 ℃, 到了2015年6月之后,溫度距平開始呈爆發(fā)式增強,到2015年12月海溫正距平達到最強3 ℃,并持續(xù)到2016年5月,持續(xù)時間超過20個月,達到了一次完整的厄爾尼諾事件。

      圖1 赤道東太平洋海表溫度距平時間—經(jīng)度剖面圖(℃)(a)2005—2008年,(b)2013—2016年Fig.1 Time-longitude sections of SSTA on the equatorial east pacific(unit:℃)(a)the year of 2005 to 2008,(b) the year of 2013 to 2016

      本文從影響時間和強度等方面對兩次事件進行定性的對比分析(表1): 2007年8月—2008年6月出現(xiàn)的拉尼娜事件,為2008年1月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氣候背景,此次拉尼娜事件持續(xù)時間為11個月,海溫負距平的峰值為2008年1月的-1.4 ℃,海溫比常年偏差的距平累計值為-10.9 ℃,強度定性為一般。2016年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氣候背景為厄爾尼諾事件,從2014年9月開始持續(xù)到現(xiàn)在,持續(xù)時間達到19個月,海溫比常年偏高的峰值為2015年11月的2.9 ℃,海溫比常年偏差的距平累計值為26.9 ℃,氣候上對此次事件的強度定性為超強。

      表1 氣候背景對比圖Tab.1 Climate background contrast chart

      4 環(huán)流背景分析

      4.1 北極升溫的影響

      本文選取(73°N、60°E)作為北極代表點來分析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發(fā)生前后的溫度變化情況,從(圖2a)可以看出2008年1月3日左右,該地區(qū)的氣溫也回升到了0 ℃以上,之后開始下降,到16日跌到-30 ℃左右,在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中,冷空氣的影響大致分為3個時段,時間節(jié)點分別為1 月13 日、1 月23 日、2 月1 日,在這3次冷空氣的前期1月3日、1月18日、1月29日左右,該地的氣溫都會明顯的回升到0 ℃左右,之后又逐步下降到最低[14]。從(圖2b)可以看出,2016年1月1—5日,該地區(qū)的氣溫也回升到了0 ℃以上,之后一路下降,到13日左右達到-25 ℃左右,然后在21日強冷空氣爆發(fā)之前出現(xiàn)了兩次明顯振蕩, 到19日降到最低,接近于-30 ℃。在這兩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中,正是北極地區(qū)的突然升溫,并帶動暖空氣向東南方向發(fā)展,使得北極渦旋逐步被暖流擠出極地,然后逐步向南發(fā)展引發(fā)全國乃至貴州的大范圍降溫[15]。

      以(73°N、60°E)作為北極代表點來分析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發(fā)生前后的溫度變化情況來看,2008在拉尼娜氣候背景下,高低溫的震蕩更為明顯,有3次回升到0 ℃左右又降到-20~30 ℃之間,2016年只在1月1—5日出現(xiàn)了回升到0 ℃以上后,就維持在-10 ℃以下。從兩次北極代表點的溫度變化可以大致看出2008年拉尼娜背景下冷空氣爆發(fā)特點以持續(xù)性和多發(fā)性為主,而2016年在厄爾尼諾背景下以突發(fā)性降溫為主。

      圖2 北極點(73°N、60°E)地面溫度時序圖(a)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2 Sequence chart of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Pole(73°N、60°E)(a) January 13 to February 14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4.2 海平面氣壓—地面溫度圖的影響

      從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的海平面氣壓—地面溫度圖來看,受來自大西洋東部到歐洲西部和西太平洋兩股較暖氣團的擠壓,冷高壓中心到達了蒙古一帶,冷中心為1 050 hPa,冷舌向我國東南方向伸展,1 030 hPa等壓線到達了貴州北部地區(qū),貴州大部受1 025—1 030 hPa的等壓線控制,平均氣溫在0~-5 ℃之間,北極地區(qū)仍然有冷中心存在,不斷分裂冷空氣南下影響[14]。

      從2016年1月21—25日的海平面氣壓—地面溫度圖來看,來自大西洋東部—歐洲西部的暖氣團向東影響范圍更廣,基本擠壓到了110°E以西的整個高緯地區(qū),來自西太平洋的暖氣流也很強,-5 ℃的等溫線向西伸展到130°E附近,在兩股暖氣團的夾擊下,使得北極渦旋帶動冷空氣一路南下,1 060 hPa冷高壓中心到達我國的內(nèi)蒙古、烏魯木齊一帶,平均氣溫達到-30 ℃左右[1]。1 030 hPa等壓線控制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南伸到了廣州附近,整個貴州地區(qū)基本上受1 030到1 035 hPa的等壓線控制,平均氣溫也在0~-5 ℃之間,其中貴州北部邊緣地區(qū)平均氣溫超過了-5 ℃。

      圖3 海平面氣壓—地面溫度圖(等值線:海平面氣壓平均值,單位:hPa;陰影區(qū):平均地面溫度,單位:℃)(a)2008年1月13日—2月14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3 The map of sea-level pressure(isoline,unit: hPa) and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shaded areas,unit:℃) (a) January 13 to February 14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從兩次過程對比可以看出,2016年1月的冷空氣強度比2008年強,在冷空氣影響后貴州的地面溫度比2008年低。但2008年1月的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的氣候背景為拉尼娜,整體氣候偏冷,從2008年1月全國的平均氣溫來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偏低1~5 ℃,貴州1月平均氣溫偏低了1~2 ℃(圖略)。2016年為超強厄爾尼諾,屬于整體氣候偏暖,極端天氣事件多發(fā)的氣候背景,此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中降溫迅猛,貴州有近10個站突破了極端低溫。但是在整體氣候背景偏暖的情況下,2016年1月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偏暖,其中貴州平均氣溫偏高1 ℃左右。

      4.3 阻塞高壓的影響

      從2008年1月13—2月13日500 hPa高度和距平場圖上來看,高緯呈一槽一脊的形式,烏拉爾山地區(qū)阻塞形勢明顯,阻塞地區(qū)有120 gpm的正距平中心,可見,烏拉爾山阻塞形勢較常年偏強,而常年的印緬槽區(qū)有-5~-10 gpm的負距平中心,印緬槽較常年略偏強,東亞大槽也偏強,槽區(qū)有-40 gpm的負距平中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588 gpm代表)略偏北,多年平均副熱帶高壓脊線為13°N,2008年接近18°N左右,在副熱帶高壓左側(cè)的偏南風(fēng)帶動下,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向北輸送,并交匯于貴州、長江中下游一帶,造成該地區(qū)長期的低溫、雨雪天氣。

      從2016年1月21—25日500 hPa高度集合平均值及其距平場圖上來看,中高緯地區(qū)呈一槽一脊的形勢,烏拉爾山地區(qū)有明顯的阻塞高壓存在,中心值為5 640 gpm,阻高較常年明顯偏強,在140°E以西的55~85°N區(qū)域內(nèi)基本上都為正距平,其中烏拉爾山為正距平中心,達到了140 gpm,阻高的強度較2008年強度為5 400 gpm的阻高中心明顯偏強。印緬槽也比2008年偏深,槽區(qū)有-20 gpm左右的負距平。由于阻高范圍很大,向東基本上擴展到了140°E附近,導(dǎo)致東亞大槽的影響范圍和強度較2008年都有所減小,2008年的東亞大槽中心值為5 070 gpm,2016年為5 100 gpm。2016年貴州受印緬槽槽前偏西氣流影響,西太平洋副高主體強盛,在整個低緯地區(qū)高度場距平都為正距平,出現(xiàn)了5 910的高壓中心,副高脊線也明顯偏北,達到了20°N左右,中緯地區(qū)的西南氣流更為明顯,但由于阻高過強,東亞大槽偏東,阻高東側(cè)偏北冷空氣到達中國南方的廣州一帶,西南暖濕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全國的交匯范圍不如2008年大,所以在2016年1月的強冷空氣影響過程中,除了西南地區(qū),其他地區(qū)的降雪并不明顯,以降雨為主。持續(xù)時間也不如2008年長。

      圖4 500 hPa高度場和距平 (a)2008年1月11日—2月3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4 The height and anomaly field at 500 hPa (a) January 11 to February 3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5 逆溫分析

      當(dāng)雨滴落在溫度0 ℃以下的寒冷物體表面,就會凍結(jié)為透明或半透明的堅實冰層,稱為凍雨或雨凇[16]。低層冷空氣的存在對于凍雨的形成至關(guān)重要,當(dāng)北方有冷空氣入侵中國時,這個條件就很容易滿足,北方的冷空氣一般先到達西北,然后是華北,最后到達長江以南,并在1 500 m以下呈扇形展空,形成冷空氣層,為凍雨的產(chǎn)生提供了“冷墊”條件,冷墊上面是暖層,又叫融化層,它是降水型的過渡層,降水率很高,伴隨的天氣現(xiàn)象一般為雨夾雪,或者是雨夾雪中伴有凍雨或冰丸。

      從2008年1月11日—2月3日沿27°N 溫度緯向的平均經(jīng)向剖面(圖5a)和時序圖(圖6a)來看,在垂直方向上溫度層結(jié)是呈“冷—暖—冷”的結(jié)構(gòu),逆溫層主要有1 ℃左右的逆溫,從時間序列圖來看,逆溫最強的時段主要集中在1月16—30日左右,逆溫中心上升到了600 hPa附近,尤其是在21—26日,中間暖層與底層冷層的溫差達到8 ℃左右[17]。

      從2016年1月21日—25日沿27°N的平均經(jīng)向剖面(圖6a)和時序圖(圖6b)來看,整層都沒有明顯的逆溫存在,但從時序圖上看,過程降溫非常明顯,1月21日在850 hPa上的溫度為2 ℃左右,到24日降到了-12 ℃,過程降溫達到14 ℃左右,在24日700 hPa附近達到了-14 ℃左右,在2008年低溫雨雪冰凍期間,700 hPa上的溫度最低也只達到-8 ℃左右。

      圖5 溫度的經(jīng)向高度平均剖面圖(等值線,單位:℃;)(a)2008年1月11日—2月3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5 Height-longitude section of zonal temperature anomaly (isoline,unit:℃)(a) January 11 to February 3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圖6 溫度的經(jīng)向高度時序圖(等值線,單位:℃;陰影區(qū)表示濕度值,單位:%)(a)2008年1月11日—2月3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6 Height-longitude sequence diagram of temperature(isoline,unit:℃,shadow areas means humidity,unit:%)(a) January 11 to February 3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對比可以看出:2008年拉尼娜氣候背景下的多次冷空氣爆發(fā)的持續(xù)性事件,是一個長期的低溫雨雪冰凍過程,中層一直有明顯的逆溫存在,為這次持續(xù)性的凍雨過程提供了溫度層結(jié)條件。2016年是厄爾尼諾背景下的一次強寒潮天氣過程,以降溫為主,只在21日夜間出現(xiàn)了明顯降雪,之后以低溫為主,冰凍不是很明顯。

      6 假相當(dāng)位溫和垂直速度平流

      抬升條件是降雪的基本條件之一,從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過程沿27°N的假相當(dāng)位溫和垂直速度時間經(jīng)向剖面圖來看,850~700 hPa一直有弱上升氣流,低層假相當(dāng)位溫線也很密集,說明在整個冰凍期間低層一直有冷鋒,配合一直存在的弱上升氣流,造成了2008年1月長時間、持續(xù)性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25]。

      從2016年1月21—25日的沿27°N的假相當(dāng)位溫和垂直速度時間經(jīng)向剖面圖來看,在22日有明顯的上升氣流和鋒區(qū)存在,上升氣流與鋒區(qū)匯合,并隨高度在時間上向前傾斜,說明高層冷空氣先于低層冷空氣到達,前傾趨勢比較明顯,有利于水汽的降落和凝結(jié)。從假相當(dāng)位溫來看,22日在中低層呈漏斗狀,且隨高度下降,并在低層維持了暖濕和不穩(wěn)定條件,所以在全省共75縣(市、區(qū))出現(xiàn)降雪,其中30縣出現(xiàn)積雪。在其余時段假相當(dāng)位溫密集區(qū)和上升氣流不在明顯,所以降雪也不明顯。

      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都有明顯的鋒區(qū)和上升氣流存在,為這兩次過程提供了動力和抬升力條件,其中2008年的是一次持續(xù)性過程,2016年是持續(xù)時間較短。

      圖7 假相當(dāng)位溫和垂直速度的經(jīng)度高度剖面圖(等值線,單位:℃;陰影區(qū)表示濕度值,單位:%)(a)2008年1月11日—2月3日,(b)2016年1月21—25日Fig.8 Height-longitude section of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and vertical velocity(isoline,unit:℃,shadow areas means humidity,unit:%)(a) January 11 to February 3 in 2008,(b) 21 to 25 January in 2016

      7 結(jié)論

      ①通過對2008年和2016年貴州的低溫雨雪冰凍過程分析可以看出:兩次天氣過程中阻高都偏強,北極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突然的升溫,使得北極渦旋逐步被暖流擠出極地,然后逐步向南發(fā)展引發(fā)全國乃至貴州的大范圍降溫,是這兩次天氣過程中降溫的主要原因。

      ②2008年1月的低溫雨雪過程是在拉尼娜整體氣候背景偏冷的情況下冷空氣分3次爆發(fā)并持續(xù)了近一個月。而2016年1月在厄爾尼諾背景下氣候背景偏暖,此次貴州的低溫雨雪過程中,冷空氣只爆發(fā)了1次且只持續(xù)了近5 d。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1月低溫雨雪天氣發(fā)生的必然性和持續(xù)性以及2016年1月低溫雨雪天氣的突發(fā)性和短暫性。

      ③與2008年1月的多次冷空氣爆發(fā)相對應(yīng),該時段貴州中層一直有明顯的逆溫存在,為這次持續(xù)性的低溫雨雪過程提供了溫度層結(jié)條件。2016年只在1月21—22日貴州低層出現(xiàn)了較弱的逆溫,所以此次過程只在21日夜間出現(xiàn)了明顯降雪,之后以低溫為主,冰凍不是很明顯。

      ④兩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都有明顯的鋒區(qū)和上升氣流存在,為這兩次過程提供了動力和抬升力條件,其中2008年的是一次持續(xù)性過程,2016年則持續(xù)時間較短。

      [1] 孫建華,趙思雄.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凍災(zāi)害天氣靜止鋒與層結(jié)結(jié)構(gòu)分析[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8,13(4):368-384.

      [2]趙思雄,孫建華.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凍天氣的環(huán)流場與多尺度特征[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8,13(4):351-367.

      [3]陶詩言,衛(wèi)捷.2008年1月我國南方嚴重冰雪災(zāi)害過程分析[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2008,13(4):337-350.

      [4] 丁一匯,王遵婭,宋亞芳,等.中國南方2008年1月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zāi)害發(fā)生的原因及其與氣候變暖的關(guān)系[J].氣象學(xué)報,2008,66(5):2 080-2 088.

      [5] 杜小玲,藍偉.兩次滇黔準靜止鋒鋒區(qū)結(jié)構(gòu)的對比分析[J].高原氣象,2010,29(5):1 183-1 196.

      [6] 杜小玲,彭芳,武文輝.貴州凍雨頻發(fā)地帶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氣象,2010,36(5):92-97.

      [7] 杜小玲,高守亭,許可.中高緯阻塞環(huán)流背景下貴州強凍雨特征及概念模型研究[J].暴雨災(zāi)害,2012,31(1):15-22.

      [8] 杜小玲,高守亭,彭芳.2011年初貴州持續(x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成因研究[J].大氣科學(xué),2014,38(1):61-72.

      [9] 許東蓓,張鐵軍,任余龍,等.2008年1月甘肅省連陰雪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氣象,2009,28(5):1129-1139.

      [10]陶玥,史月琴,劉衛(wèi)國.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凍天氣中凍雨區(qū)的層結(jié)和云物理特征[J].大氣科學(xué),2012,36(3):507-522.

      [11]陶祖鈺,鄭永光,張小玲.2008年初冰雪災(zāi)害和華南準靜止鋒[J].氣象學(xué)報,2008,66(5):850-855.

      [12]王東海,柳崇健,李英,等.2008年1月中國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特征及其天氣動力學(xué)成因的初步分析[J].氣象學(xué)報,2008,66(3):405-422.

      [13]曾明劍,陸維松,梁信忠,等.2008年初中國南方持續(xù)性冰凍雨雪災(zāi)害形成的溫度場結(jié)構(gòu)分析[J].氣象學(xué)報,2008,66(6):1043-1052.

      [14]李登文,喬琪,魏濤.2008年初我國南方凍雨雪天氣環(huán)流及垂直結(jié)構(gòu)分析[J].高原氣象,2009,28(5):1140-1148.

      [15]楊貴名,孔期,毛冬艷,等.2008年初“低溫雨雪冰凍冰凍”災(zāi)害天氣的持續(xù)性原因分析[J].氣象學(xué)報,2008,66(5):836-849.

      [16]周文鈺,張東海,等.貴州冬季兩次降雪過程的對比分析[J].貴州氣象,2016,40(1):12-18.

      [17]張嬌艷,李揚,白慧,嚴小冬,等.貴州雨凇災(zāi)害指標初探[J].貴州氣象,2015,39(3):1-5.

      [18]唐群,張杰,陳紅專,等.2016年2月懷化3次雨雪天氣過程對比分析[J].貴州氣象,2016,40(2):57-64.

      ThecontrastanalysisoftwocryogenicfreezingrainandsnowweatherinGuizhou

      WANG Xingju1,WANG Chao2,LI Qifen1,ZHOU Wenyu1,WU Zhehong1

      (1.Anshu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Anshun,561000,China; 2.Guizhou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550002,China)

      P458.1+21

      A

      1003-6598(2017)04-0017-07

      2017-02-08

      王興菊(1980-),女,副高,主要從事短期天氣預(yù)報研究工作,Email:wangxing_ju@126.com.

      安市科合[2015]08;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1065003)共同資助。

      猜你喜歡
      雨雪厄爾尼諾冷空氣
      悲傷的事就不說了
      散文詩世界(2022年1期)2022-01-13 13:08:43
      關(guān)于冷空氣的八個真相
      厄爾尼諾現(xiàn)象橫行中國
      冷空氣從何而來
      新閨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西部論叢(2019年5期)2019-03-08 02:51:26
      雨雪天氣城際站防止旅客摔滑問題探討
      厄爾尼諾現(xiàn)象及其影響
      冬日暖暖
      母子健康(2016年11期)2016-12-20 17:55:12
      冷空氣的故事
      诏安县| 开封市| 青铜峡市| 新河县| 黎城县| 盐城市| 商河县| 信宜市| 客服| 望都县| 新民市| 濮阳市| 平乐县| 祥云县| 乐至县| 同心县| 青海省| 镇宁| 盈江县| 海阳市| 扬中市| 苗栗县| 祥云县| 铁力市| 凌海市| 汽车| 富民县| 谷城县| 扎兰屯市| 陵水| 马尔康县| 五常市| 丘北县| 通山县| 建始县| 宾川县| 秦皇岛市| 延边| 临清市| 新沂市|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