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兵
【摘 要】“望娘灘”在民間影響較大,在川西地區(qū)幾乎是家喻戶曉。據(jù)此傳說,各地編排了多種戲劇,李明璋先生創(chuàng)作的《望娘灘》,使這一神話故事在藝術(shù)性、傳奇性和歷史性上得到了深化。
【關(guān)鍵詞】民間故事;川??;《望娘灘》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7-0033-01
李明璋先生是著名的川劇編劇,他于1935年創(chuàng)作的川劇《望娘灘(高腔)》源于民間神話故事。此次四川省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重排這一傳統(tǒng)名劇,筆者在劇中飾演聶郎。這次重排,學院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除各角色安排各行當優(yōu)秀演員飾演外,還加入舞蹈、雜技、聲光、舞美等,為該劇增色不少,在北京長安大劇院公演時獲得各界一致好評。該劇參加四川省藝術(shù)節(jié),筆者飾演的聶郎榮獲文華表演獎。
“望娘灘”作為民間神話故事,偶有古書記載。至今在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等都有類似傳說。其講述的是窮苦的母子倆相依為命,偶然獲得一顆神奇的寶珠,使他們擺脫貧困,但受到惡霸逼迫,兒子聶郎被迫吞下寶珠,口渴難忍,到岷江飲水,化成龍,將惡霸殺死。母親拼命想要拉回兒子,然而已變成龍的兒子再也不能回到母親身邊,母親24次呼喚兒子,兒子24次回頭望母,每回頭望一次,岷江中就出現(xiàn)一片河灘。關(guān)于“望娘灘”的傳說有很多,我院重排的《望娘灘》是根據(jù)都江堰岷江流域的傳說改編而成的。
都江堰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搜集和整理《望娘灘》等民間故事,并印制成書。2007年,都江堰市出版了收有望娘灘民間故事的《都江堰市民間故事概覽》,并收入《中國民間故事選》第一輯。該市還與四川省川劇院合作,出資60萬元,重新打造川劇《望娘灘》,在成都、重慶、北京等地巡演,再度引起轟動。同時,都江堰市組織美術(shù)家以《望娘灘》為題材,進行美術(shù)創(chuàng)作,除此之外,還準備進行動漫創(chuàng)作,以期把《望娘灘》最終打造成多種文藝形式的作品,達到宣傳、保護和傳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目的。
望娘灘約望娘灘,生死別離兩情牽,娘望兒喲聲聲蹄,兒望娘親淚漣漣,淚漣漣肝腸斷,人海相隔恨綿綿……
序曲把人們帶入人神兩隔,骨肉分離的悲憤情緒中,《望娘灘》劇情按四大主題展開,引人入勝。
一、治霸
《望娘灘》取材民間神話“聶郎望娘灘”的前半部分,以及“溫朋望娘灘”中的治霸情節(jié)。其中“聶郎望娘灘”是迄今最完備,有深厚民間基礎(chǔ)的版本,包括“獲珠”“搶寶”“吞珠”“化龍”“望娘”“成灘”“鎖龍”等情節(jié),講述的是,灌縣有一孝子,上天見其孝,賜以寶珠,藏珠于米缸,則米滿缸,置于錢袋,錢亦滿袋。鄉(xiāng)鄰聞之,群起搶奪,珠滾入腹,渴飲于江,母趕不及,已化為龍。龍隨江而去,頻頻回首望母,回望處即成大灘,故有24個望娘灘。后來“孽龍”痛恨鄉(xiāng)人相逼,興洪水進行報復,因其興風作浪,終被李冰父子鎮(zhèn)鎖于伏龍觀?!澳觚垺毙蜗筮^于猙獰,且乏人性色彩,于是李明璋先生選取了“溫朋望娘灘”的故事,將搶寶由鄉(xiāng)人轉(zhuǎn)為惡霸雷熬,將主題由報復轉(zhuǎn)化為復仇,劇中惡霸雷熬,心生歹念,采取誘騙、誣陷、殺人等手段欲奪寶珠,聶郎抗不交出,誤吞入腹,口渴撲河猛飲,變成蛟龍,卷起萬丈狂濤及率家丁執(zhí)刀追趕的雷熬等一干惡人。編劇強調(diào)了農(nóng)民與惡霸的對立,表現(xiàn)了人民的強烈反抗精神,這一傳說反映了一定的階級內(nèi)容,使歷史性與傳奇性達到了藝術(shù)的統(tǒng)一。
二、親情與孝道
只要有山川河流,有生離死別,就有“望娘灘”“望夫石”這些凄美的故事。
《望娘灘》沿襲了神話原型中聶郎的孝子形象,也將獲珠歸因于“天憫其孝”,如聶母唱:“我的兒得寶珠缸中米漲,這是你有孝道天賜吉祥,喜孜孜牽我兒跌跪地上,望東南深施禮答謝上蒼?!痹谏罨幚頃r,尤其是對于“化龍”“望娘”,李明璋所注重、所強化的是母子親情。聶郎因吞珠化龍——成為由凡人向神祉的“超越”,在這樣的人神轉(zhuǎn)變中,人間的母子親情成為人與龍的聯(lián)系紐帶,正因為孽龍“一步一回頭,一望一個灘”,使這一人物形象在觀眾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民眾心愿
借超人的力量來實現(xiàn)人的愿望,這樣的傳奇性,中外神話共有。古代人民生活貧困,時刻都想改變貧窮面貌,自然想得到神仙的幫助,于是出現(xiàn)了搖錢樹、聚寶盆之類的神話?!锻餅分械膶氈槟芙o人們帶來無限增長的財富,反映了人們幻想得到寶貝以改變生活狀況的愿望。李明璋對此頗下筆墨,同時還加深描寫了聶家有了錢米,對長生、三娃等親鄰很講情義,三娃對周洪管家劉欽說:“我們聶郎是個孝子。天賜他一顆寶珠。寶珠放在米缸里就會漲出米來,拿了又漲,漲了又賣,賣了又拿,拿了又漲,他家的米,吃也吃不完,借也借不完,賣也賣不完。劉三爺,你莫得意,以后我們不遭你家員外的敲敲利了。”
四、自然賦神
《望娘灘》是一個把河道受自然變遷化為骨肉親情的民間故事,蛟龍應(yīng)母親召喚頻頻回頭,龍體伸曲,江中凸起石灘,一連回頭24次,就出現(xiàn)了24道灘,難分難舍的母子之情同24個望娘灘聯(lián)系在一起,使傳說富有神性色彩和人性色彩,充滿悲涼的情調(diào)。母子訣別的痛苦之情真實動人。岷江下游確有24道河灘,神話與實景聯(lián)系,更易打動觀眾,增強了《望娘灘》的親切感和真實感,強調(diào)孝道,懲治惡霸污吏,《望娘灘》重排公演,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