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白居易、張祜兩首五言百韻詩之比較

      2017-10-10 15:57:57陳瑾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 2017年10期
      關(guān)鍵詞:白居易

      摘 要:白居易與張祜的詩集中,都有五言百韻這種特殊形式的詩歌。白詩《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與張詩《戊午年感事書懷一百韻謹寄獻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漢南李仆射宣武李尚書》兩詩創(chuàng)作時間相距約30年,都是以五言百韻詩的形式感事書懷,表達其懷才不遇之情,但白詩鋪敘多議論也多,張詩則學(xué)習(xí)杜甫寫法,敘事中注重以史入詩。從兩詩的比較中,可見中唐時期五言百韻詩這種形式的發(fā)展與演變軌跡。

      關(guān)鍵詞:百韻詩 白居易 張祜

      白居易是中唐詩壇代表人物,其上承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等詩所創(chuàng)作的百韻詩,令人印象深刻。尤其他的《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1](P1149)感事述懷,字字珠璣,十分動人。無獨有偶,中唐時期另外一位著名詩人張祜,也曾創(chuàng)作五言百韻詩,他的《戊午年感事書懷一百韻謹寄獻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漢南李仆射宣武李尚書》[2](P517),不僅是詩人現(xiàn)存詩集中篇幅最長的一首,而且無論創(chuàng)作手法還是藝術(shù)水平,都堪為其詩作之代表。這兩首同為題贈之作的詩歌,篇幅相同,抒情性質(zhì)相近,只是創(chuàng)作時間前后相差約30年左右。本文擬結(jié)合兩詩文本,對其內(nèi)容、創(chuàng)作手法及其承繼關(guān)系作一番比較,以見出從白居易到張祜五言百韻體詩歌在中唐承繼、發(fā)展、新變的軌跡。

      一、兩詩創(chuàng)作時地與投贈對象之比較

      首先,試看這兩首詩創(chuàng)作的時間與地點。白詩原題下自注:“渭村退居”,說明這是他退居渭村時所作,但關(guān)于該詩具體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xué)界目前還存有不同看法。陳譜認為作于元和五年(810),朱金城《白居易集箋?!?、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均認為作于元和九年(814)。該詩創(chuàng)作地在下邽(今陜西渭南臨渭區(qū))。張詩詩題中有“戊午年”字樣,說明此詩是“戊午年”即唐文宗開成三年(838)作者退居丹陽時所寫,這個學(xué)術(shù)界沒有爭議。

      其次,看二詩的投贈對象。白詩的投贈對象,在詩題中也有交代,一為禮部崔侍郎,一為翰林錢舍人。崔侍郎,即元和初以翰林學(xué)士遷禮部侍郎,后來又在元和十二年(817)擔任宰相的崔群。崔群是唐代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人,字敦詩?!杜f唐書·崔群傳》載:“十九登進士第,又制策登科,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右補闕。元和中,召為翰林學(xué)士,歷中書舍人。……元和七年,……遷禮部侍郎?!D(zhuǎn)戶部侍郎。十二年七月,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伦诩次?,征拜吏部侍郎。”[3](P4187-4188)是中唐時期官場著名人物,韓愈等人曾與其有詩文往還。錢舍人,即中唐早期著名的“大歷十才子”之一錢起之子錢徽,字蔚章,吳郡人?!杜f唐書·錢徽傳》云:“元和初入朝,三遷祠部員外郎,召充翰林學(xué)士。六年,轉(zhuǎn)祠部郎中、知制誥。八年,改司封郎中、賜緋魚袋,職如故。九年,拜中書舍人?!盵3](P4383)白居易寫這首詩時,錢徽于朝擔任翰林學(xué)士。

      張詩的寄獻對象,題目中也有明確交代,即裴度、李德裕、李程和李紳。這四位,都是作者所推服的著名人物。裴度字中立,河?xùn)|聞喜(今屬山西)人?!杜f唐書·裴度傳》載:“上以其足疾,不便朝謁,而年未甚衰,開成二年五月,復(fù)以本官(即以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中書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xùn)|節(jié)度使。詔出,度累表固辭老疾,不愿更典兵權(quán),……三年冬,病甚,乞還東都養(yǎng)病。四年正月,詔許還京,拜中書令?!盵3](P4432)李德裕字文饒,趙郡人?!杜f唐書·李德裕傳》載:“開成二年五月,授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使事?!哪晁脑?,就加檢校尚書左仆射?!迥暾?,武宗即位?!旁?,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盵3](P4521)李程字表臣,隴西人?!杜f唐書·李程傳》載:“七年六月,檢校司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九年,復(fù)為河中晉絳節(jié)度使。就加檢校司徒。開成元年五月,復(fù)入為右仆射,兼判太常卿事。十一月,兼判吏部尚書銓事。二年三月,檢校司徒,出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盵3](P4373-4374)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杜f唐書·李紳傳》載:“開成元年,鄭覃輔政,起德裕為浙西觀察使,紳為河南尹。六月,檢校戶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節(jié)度、宋毫汴穎觀察等使?!盵3](P4499)尹占華《張祜詩集校注》亦有關(guān)于幾位仕宦情況的解注:“裴令公為裴度,開成二年五月以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中書令,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xùn)|節(jié)度使,至開成三年十二月回京任中書令。李相公為李德裕,開成二年五月至開成五年九月以檢校戶部尚書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jié)度使。李仆射為李程,開成二年三月至開成三年八月為檢校司徒、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李尚書,即李紳,開成元年六月至開成五年九月檢校禮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盵2](P520-521)

      另外,從詩題看兩詩都屬于“寄”詩。不同的是白詩是單純的“寄”,張詩卻有“獻”的成分。沈文凡《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一文,即認為張祜此詩確為投獻所作[4](P105)。為什么會有此種區(qū)別,通過史料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短圃娪浭隆ば炷份d:“樂天薦徐凝屈張祜?!詈造镌娙倨现≡唬骸裣x小技,或獎激之,恐害風教?!盵5](P791)《載酒園詩話又編·張祜》中又云:“樂天好為與物無竟,乃致張祜坎壈終身,事雖成于元稹,要不能辭伯仁由我之譏也。祜自不能為徐凝俛首,何輿於白,更何輿於元而泥令狐楚之薦乎?”[6](P1303)祜因“元白”之過,獻詩不成,坎壈終身,投獻也是被迫無奈之舉。

      二、 兩詩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之比較

      白居易與張祜這兩首詩都是感事抒懷之作,均體式宏大,內(nèi)涵豐富,表現(xiàn)了作者駕馭文筆的高超能力,以及對現(xiàn)實和自身遭遇的無限感慨。白居易在此詩抒情中,感眼前生活之艱辛,憶往日與友人交往之快樂,分手后之憔悴,最后復(fù)又回歸現(xiàn)實,寬慰自己。張祜創(chuàng)作此詩時已年近五十,他一方面感慨詩中提及的歷史人物被大用,而自己懷才不遇,希望能被招賢納用,另一方面又對“甘露之變”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在詩歌最后,回憶了自己漫游的經(jīng)歷以及失意后的心態(tài)。endprint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首先以前8句記作詩時間、地點與寫詩緣由,其中提到“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以“卜式”與“馮唐”兩個典故描述造成自己目前狀態(tài)的原因。其后勉強用“天運”來安慰自己。接下來用6句詩鼓勵自己要自強,勉力“事農(nóng)?!?。又以24句書寫如何“事農(nóng)?!奔稗r(nóng)桑條件的艱辛,胞弟和弟妻的苦中作樂。接著再以“犬吠村胥鬧,蟬鳴織婦忙”為過渡,筆鋒一轉(zhuǎn),提到要納租,雖沒有直接描寫租稅之重,卻在其后10句用一系列冷色調(diào)的事物來反襯此意,又用“檐空愁宿燕,壁暗思啼螀”側(cè)面描寫農(nóng)民交租后生活之不易。接下來6句是對自己整體狀況的描寫,以眼前事入詩,寫自己的眼睛、肱骨、身體、頭發(fā)、睡眠。清人田雯在評價白氏五言律詩時說:“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到語,皆他人所未發(fā)?!盵7](P622)

      接下來,又以“舊游多廢忘,往事偶思量”過渡,引起以下84句對友人的描寫。在“磨鈍起鋒芒”下,第一次在詩中提到兩位舊友——“崔閣連鑣騖,錢兄接翼翔”。談他們的狀況,大到陪侍興慶宮、柏梁臺,小到服飾、飲食、酒水的配置;關(guān)系親密到同桌吃飯、同床共眠乃至于同室辦公,極盡奢華之能事,細節(jié)處見微知著。朱金城《白居易集箋?!贰昂鰬洘熛雎贰毕鹿{注有“何義門云:‘忽憶以下四十二韻,連敘內(nèi)署事,大都可做故實”[8](P877),足以可見當時的輝煌。此后又用“雞鶴初雖雜,蕭蘭乃久彰”引出“來燕隗貴重,去魯孔恓惶”,以郭隗和孔子自比,突顯兩人的不同結(jié)局,自己雖和郭隗一樣是賢才,但也只得和孔子一樣返回魯國。后又以4句來說明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五年的時間,“一別似參商”。

      最后,轉(zhuǎn)以20句回歸現(xiàn)實生活。白居易當時又貧又病,但昔日好友“尚念遺簪折,仍憐病雀瘡”,他再一次提到了兩位好友以及他們對自己的救濟之恩,卻在后面以“妝嫫”自比,勸誡好友不要“徒費黛”。接下來用24句詩把這一切又歸之于時機不對,與開篇天命相呼應(yīng)。雖然自己現(xiàn)在沉淪下潦,但“樂天無怨嘆”“憤懣胸須豁”,因為“珠沉猶是寶”。詩人用各種理由寬慰自己,最終以“可憐身與世,從此兩相忘”收束全篇。

      張祜《戊午年感事書懷一百韻謹寄獻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漢南李仆射宣武李尚書》,首先以10句談寫作之由,即“一生勞遠地”“無官入長錢”。復(fù)以12句描寫自己眼中的賢才,必須是星中“帝座”、樂中“商弦”,物中“山猿”(指君子),人中東方朔、司馬遷、莊周和道詮。但詩人卻為東方朔不值,“萬言成棄置”,與之相對的是“五字失雕鐫”,因為五個字,有人失去了被重用的機會,有人卻被大用。接下來以“新秋唯白發(fā),舊物只青氈”過渡,用28句表明自己的志向——“高低徇雞口”,雖說“徇雞口”,但如果“長裾曳”必須違背自己的初衷,則依舊“穿短褐”。詩人欣羨古桐因被燒而為人發(fā)現(xiàn)良木的價值,后裁為琴,完成了它價值的跨越,自己“累蒙方鎮(zhèn)論薦”卻落得如此下場。其后則具體表明了要走文人道路,因為“灰心志射鵠”,最好能像祖先張說那樣,封國在燕。

      其次又以“戰(zhàn)伐窮蕃域,英雄是將員。幾當陳俎豆,長謂鑄戈鋋”引起下文20句,表達對“甘露事變”的意見看法。作者指出“竊位寵奸力,沽榮瀆貨權(quán)”這個社會現(xiàn)實,但這又有什么用呢?最終還不是落得個“滿堂金已散,一草命全無”的結(jié)局,所有的一切終究煙消云散。其后,作者還借用“楊朱”“阮籍”事來諷刺那些“竊位”“沽榮”的人。后以34句渴望當今君王能夠招賢納士,他說自己“血首待花磚”,等待著朝廷的召喚。其后又列舉了歷史上被任用的賢才,“東方朔”“申公”“王猛”“太姜公”等,眼看著歷史上的人物都被啟用,自己卻依舊屈居下僚,作者不禁發(fā)出了“大器能斟酌,長材少棄捐”的感慨。

      最后筆鋒一轉(zhuǎn),以40句詩回憶漫游經(jīng)歷,再次描述了懷才不遇的境況。以“樂音猶在律”引入,回憶了過去紙醉金迷、觥籌交錯的日子。但詩人并沒有忘記心中所想,雖然他處在“鷓鴣詞綺糜,鴝鵒舞蹁躚”的環(huán)境中,卻依然保有“揭袖從鳳虎,彈冠仰露蟬”的品格??杉词乖娙恕拔臉I(yè)臻曹植”,最終卻還是避免不了“投趙踵空懸”的結(jié)果。其后用“萬端饒睱眥,一笑泥嬋娟”來寬慰自己,引起下面44句詩以表明自己失意后的心態(tài)。難過還要自強,他始終相信“侯王如重阻,歸看數(shù)峰蓮”,以陶淵明自喻,借陶淵明的隱居表明他的隱居之志,并希望君王能重用他這個隱居之人,不要忘記他。

      縱觀兩詩,在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上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在詩歌的謀篇布局上,開始均以寫作緣由入手;結(jié)尾都強以安慰自己,說是時機未到,然后表明心跡;中間皆有身艱志不艱的感慨;敘事部分都多描寫交游經(jīng)歷與社會現(xiàn)象。所不同的是,白詩所涉及的社會問題貼近平民百姓生活,寫的是與農(nóng)民息息相關(guān)的租稅問題,這也踐行了他寫詩歌的宗旨——“歌詩合為事而作”[8](P2792);張詩則向杜甫學(xué)習(xí),以史入詩,寫了他對“甘露事變”的看法。此外,白詩中明確提到兩位友人以及與友人交游經(jīng)歷的地方;張詩卻是從側(cè)面去贊揚自己所投獻的對象,描寫了自己的漫游經(jīng)歷。

      三、兩詩使事用典之比較

      兩詩在典故的運用方面亦有很大的相似性。白居易詩向來以“平易淺顯”著稱?!独潺S夜話》卷一云:“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故唐末之詩,近于鄙俚。”[6](P776)此評價未免過于以偏概全?!朵锬显娫挕肪硪辉疲骸皹诽熘?,情致曲盡,入人肝脾,所在充滿,殆與元氣相伴。至長韻大篇,動數(shù)百千言,而順勢愜當,句句如一,無爭張牽強之態(tài)。此豈撚斷吟須、悲鳴口吻者之所能至哉!而世或以淺易輕之,蓋不足盡言矣?!盵9](P58)評價則較為中肯。白詩雖有“平易淺切”“無爭張牽強之態(tài)”,但并不妨礙其詩的使事用典。張祜詩則以好用典故為特點。梳理兩詩用典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

      賢才典故的使用。白居易詩開始就有“賢愚定否臧”“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之典。《漢書·卜式傳》載:“卜式,河南人,以田畜事?!瓡r漢方事匈奴,式上書,愿輸家財半助邊?!χ?,征式代石慶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言郡國不便鹽鐵而船有算,可罷。上由是不說式。明年封禪,式又不習(xí)文章,貶秩為太子太傅,以兒寬代之?!盵10](P2624-2628)作者以卜式被疏遠,馮唐不被重用來反映自己的不受重用。又在最后提出“來燕隗貴重,去魯孔恓惶”,自己本和郭隗一樣都是賢士,但隗得到了燕王的賞識,助燕王得到賢士,他卻沒有用武之地,和孔丘最后不得不返回魯國一樣,只得退居渭村。張祜詩較白詩用典為多,《后村詩話后集》卷一有云:“王贊序方干詩云:‘張祜升杜甫之堂。”[11](P50)沈文凡在《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中認為:“張祜的百韻五言排律雖屬投獻,但詩與史合,雄麗沉博,有少陵遺風?!盵4](P105)要與史相結(jié)合,必要以史入詩,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典故。作者一開始就有“戲傲東方朔,文輕司馬遷。萬言成棄置,五字失雕鐫。去處尋莊叟,生涯契道詮”,提到了東方朔、司馬遷、虞松、鐘會、莊子、道詮。東方朔上書強國之計,不得大官,詼諧數(shù)萬言,終不見用。但其后又有“金馬門徒啟”,東方朔終究還是被啟用了。關(guān)于虞松與鐘會,《三國志·魏書·鐘會傳》引裴松之注引《世語》載:“司馬景王命中書令虞松作表,再呈輒不可意,命松更定。……會察其有憂,問松,松以實答。會取視,為定五字,松悅服。以呈景王,王曰:‘不當耳邪,誰所定也?松曰:‘鐘會。向亦欲啟之,會公見問,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可大用,可令來?!盵12](P784-785)后者因改動五字被大用。關(guān)于道詮事則謂生而逢時,釋慧皎《高僧傳》卷十三《宋謝寺釋智宗傳》載:“時有慧寶、道詮,雖非同時,作法相似,……宋明忽賞道詮,議者謂逢時也?!盵13](P501)詩人用此典表明自己的生不逢時。此外還有“蒲輪召未宣。會逢嵩岳幸,應(yīng)見渭濱田”“跡戀羊工切,心依魏相?!薄按笃髂苷遄?,長材少棄捐”等一系列典故的運用,皆以賢才自喻,但感嘆同才卻不同用。endprint

      同一典故的使用。對比兩詩所用典故,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白居易詩在描寫退居渭村的生活時,有向陶淵明學(xué)習(xí)的地方;張祜在不得志尋找出路時,亦向陶淵明學(xué)習(xí)。陶淵明詩《歸去來兮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14](P317),《歸園田居》“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14](P53),白居易詩有“猶須務(wù)衣食,未免事農(nóng)桑。薙草通三徑,開田占一坊”“犬吠村胥鬧,蟬鳴織婦忙”“塵埃常滿甑,錢帛少盈囊”,有的正用,有的反用。陶淵明詩《五柳先生傳》有“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14](P344),張祜詩有“卻厭長裾曳,寧辭短褐穿。憤窮多自樂,不佞少人憐”。白詩學(xué)陶多學(xué)習(xí)他的生活方式,張詩則從處事方式入手學(xué)陶的高風亮節(jié)。

      此外,白詩所用典故多與建筑和地點相關(guān),如金馬門、未央宮、興慶宮、柏梁臺、魚藻宮、浴堂殿、白鹿原、青龍寺等。反觀張詩,則并不局限于建筑、地點典故的使用,他使用典故的類型多而雜,有與音樂相關(guān)的,如古桐。《后漢書·蔡邕傳》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裁為琴,果有美音?!盵15](P2004)與動物相關(guān)的,如雞口?!妒酚洝ぬK秦列傳》有云:“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盵16](P2253)與建筑和地點相關(guān)的,如壞屋、凌煙閣、相閣、金馬門、河曲、渭濱、夷門等。與經(jīng)典著作相關(guān)的,如王弼注《周易》、鄭玄箋《詩經(jīng)》、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等。與人物相關(guān)的,如周文王、漢武帝、賈誼、商鞅、魯仲連、曹植、謝玄等。造成此種差別的原因,或與白詩追求“平易淺顯”有關(guān),他所運用的典故大多都是平常慣用的,較為熟悉的;而張詩對杜甫的學(xué)習(xí),也影響了他典故使用的廣博新生。

      從以上對白居易、張祜這兩首百韻長詩的比較中可以看到,五言體百韻詩在唐代經(jīng)歷了一個頗為曲折的發(fā)展過程。這種詩體最早由杜甫所創(chuàng)制,杜甫在此類詩歌創(chuàng)作中充分體現(xiàn)其排比聲韻、鋪陳終始的特點,以內(nèi)容宏富的“詩史”特質(zhì),從一開始就將其創(chuàng)作藝術(shù)推向極高水平。到了白居易和元稹以后,又有所突破。元、白二人作詩追求“平易淺切”,雖有敘述與鋪陳,語言與內(nèi)容卻不深奧,他們所作百韻詩也具有這種特點。到了張祜,這位曾被唐人張為在《詩人主客圖》中列入“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門下、作為“入室三人”之一、位次在羊士諤、元稹之前的詩人,[6](P1302)他的百韻詩則兼杜甫與白居易二者之長,在敘事時既受白居易影響,有對平易特色的追求;又以史入詩,學(xué)習(xí)借鑒了杜甫詩歌的強烈現(xiàn)實性??傊拙右着c張祜的這兩首詩,雖都是場面宏大不可多得的長篇巨制,但白詩平易淺切,而張詩則更顯沉博雄麗,從而進一步開拓了百韻詩的境界。

      注釋:

      [1]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2]尹占華:《張祜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版。

      [3][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版。

      [4]沈文凡:《百韻五言長律嬗變考述》,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4年,第2期。

      [5][宋]計有功:《唐詩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6]蹇長春:《中華大典·文學(xué)典·隋唐五代分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富壽蓀校點,郭紹虞:《清詩話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朱金城:《白居易集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9]郭紹虞:《中國古典文學(xué)理論批評專著選集》,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年版。

      [10][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

      [11]王秀梅點校,[宋]劉克莊:《后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12][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13]湯用彤校注,[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14]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

      [15][唐]李賢注,[宋]范曄:《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16][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陳瑾 陜西漢中 陜西理工大學(xué)文學(xué)院 723000)endprint

      猜你喜歡
      白居易
      早蟬(節(jié)選)
      ART IN THE FIELD
      漢語世界(2022年2期)2022-04-20 01:36:48
      早冬
      回到古代學(xué)科學(xué) 白居易不認識草
      早春(節(jié)選)
      賦得①古原草送別
      憶 江 南
      龍門里的白居易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6:50
      池上
      黃河之聲(2018年14期)2018-09-20 03:37:08
      即事
      茶博覽(2017年1期)2017-02-27 06:49:09
      漳浦县| 西畴县| 金湖县| 东莞市| 武乡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黄石市| 宜兰市| 汉中市| 和平区| 滦平县| 临沂市| 玛沁县| 绿春县| 宁陕县| 高台县| 于田县| 板桥市| 鹤峰县| 班戈县| 萨嘎县| 曲水县| 涪陵区| 永顺县| 洛扎县| 东源县| 临沧市| 江安县| 寻乌县| 五台县| 平武县| 东乡县| 宁城县| 九台市| 亳州市| 宁化县| 武定县| 赣州市| 巍山| 渑池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