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早晨慢慢地喝一碗白粥,就著一個煎蛋,還有一片涂了覆盆子果醬的切片面包。陽臺上緊挨墻種著的幾桿竹子終于長得有些樣子了,竹竿挺拔竹葉青翠,原本土灰夾雜黑色的斑駁墻壁終于要消失了,眼前的是一面青竹墻,看看悅目,就搬了桌椅在旁邊吃早飯,想著多一點點時間,與竹子為伍。
陽臺上的這一面墻,是與鄰居共享的,后來鄰居翻修住房,把自家的露天陽臺圍起來搭建成了房間。改建的房屋總是紕漏多,因為漏水和滲水的問題,鄰居的工人常常不請自來,對著我家陽臺上露天的這一面墻,又修又補又刷又涂。助人解憂,是應(yīng)該的,不過那一面墻,于此就變得斑駁頹廢,進進出出實在不悅目,我想了又想,決定就倚墻搬個大缸種幾桿竹子吧,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的情趣是求不來的,我只想著舉首抬眉時,能看到竹影婆娑的一點綠意,會讓人歡喜一點。
竹子,是耐看的。早春,小筍尖從泥里冒出來的驚喜;雨天,竹葉上欲墜未墜的晶瑩水滴;竹影簌簌自成小景,是在月光皎白的安靜夜晚。自從栽種了幾桿青竹后,我對竹子的喜歡就貼近些了,竹子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好朋友,可賞,可食,還可制物制器。我想起從前外婆床上有一條竹篾席,大概是睡得年數(shù)久了,席子光滑無比,顏色也變成了微微泛著暈光的深棕色,一到大暑天,只要一躺到這條竹篾席上,就感覺無比的清涼和舒爽,記憶中,外婆床上的這條涼爽竹篾席,托起過我小時候無數(shù)個午間好夢。
竹子制成的器物,實在太多。年初去成都玩,逛到文殊院附近的一家店鋪,看到有瓷胎竹編器具,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有插花的花器,也有飲茶的杯和壺,精細的竹編工藝讓每一件器具都那么好看雅致,歡喜的不得了,心里想著要帶一件回家,可是左看右看件件都中意,都不知道要怎樣選才好。結(jié)果一猶豫,一樣都沒有選。沒有得到的總會讓人戀戀難忘,于是忍不住去了解,四川竹編,國家非遺,幾百年傳承,手作的工藝,竹制物,本就有其獨特之處,但還是因為時間的沉淀,才會造就如此美好的器物。
竹子是有朋友的,松和梅,人家是歲寒三友。不過,從古至今,竹也一直與人為友,不離不棄,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