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璐
摘 要:莎士比亞的戲劇被稱為“英語的魔術師”“大膽的創(chuàng)新者”,他的戲劇語言精練優(yōu)美,富有詩意,具有高度的個性化。作者正是用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反映了各色人等不同的思想感情,整個臺詞讓人感到生動、形象、華美、流暢,耐人尋味。
關鍵詞: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120
戲劇是語言的藝術,莎士比亞的戲劇有著巨大的藝術魅力,令人百讀不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以其深遠的透視力及以形傳神、化平凡為神奇的語言表達才能,塑造了一系列獨特的人物和情境,給人以無窮的感觸和聯(lián)想。
莎士比亞的戲劇中的人物總是比別人筆下的人物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影響力,原因之一就是其人物語言生動而富有個性,優(yōu)美而富有詩意,精練而富有表現(xiàn)力,從而泄露了他們的內心,豐滿了他們的形象,最終竊取了我們的心。從《威尼斯商人》這一堪稱藝術典范的劇作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莎翁戲劇中人物臺詞生動豐富的個性化特征,領略到了這位對歐洲戲劇有巨大影響的戲劇大師高超的藝術才能。
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主要特點是:精練優(yōu)美,富有詩意,個性化特色鮮明。他喜歡用反復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一個意思,以鋪排渲染,加強語氣,加深印象。在他的劇作中,妙語連珠,修辭華麗,意味雋永的警句佳言俯拾皆是,卻很少有疊床架屋之感。這些特點在《威尼斯商人》中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
在莎士比亞早期的著名喜劇《威尼斯商人》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特別是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夏洛克等一系列典型形象,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性格和身份。例如夏洛克一張嘴巴對付好幾個人,詞鋒逼人,語言犀利,表現(xiàn)他為人歹毒,置人死地,世故圓滑,洋洋自得的心理。而當鮑西婭一上場,夏洛克則立即甜蜜松贊;判決之后,又句句不離一個“錢”字,表現(xiàn)他老于世故,唯利是圖的嘴臉。
作者特別善于運用比喻,使詞語華麗生動。例如安東尼奧用一連串的比喻來刻畫夏洛克的給人的印象:“你現(xiàn)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就像站在海灘上,叫那大海的怒濤減低它的奔騰的威力,責問豺狼為什么害得母羊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大風吹拂的時候,不要搖頭擺腦,發(fā)出簌簌的聲音……”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示出夏洛克的仇恨和一旦得手便置人于死地的惡毒形象。再如安東尼奧的語言,也多用比喻。他說:“我是羊群里一頭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應分,最軟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讓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一生吧?!边@些比喻使劇作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形象,所以,當我們面對人物語言時,感到對話雖然很長,但毫無繁瑣拖沓之感,反而感到具有生動活潑、富有變化、辭藻華美、流暢自如的藝術美感。
當公爵極力規(guī)勸他不要按照契約上所寫的割下安東尼奧身上的一磅肉時,他說:“我的意思已經(jīng)向殿下告稟過了;我也已經(jīng)指著我們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約執(zhí)行處罰;要是殿下不準許我的請求,那就是蔑視憲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銷貴邦的特權。您要是問我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塊錢,寧愿拿一塊腐爛的臭肉,那我可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說我歡喜這樣,這是不是一個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興出一萬塊錢叫人把它們趕掉,誰管得了我?這不是回答了您嗎?有的人不愛看張開嘴的豬,有的人瞧見一頭貓就要發(fā)脾氣,還有人聽見人家吹風笛的聲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為一個人的感情完全受著喜惡的支配,誰也做不了自己的主。……”這些話語雖然粗俗無賴,但的確無懈可擊。只有他才有可能說出來的話語,充分表現(xiàn)出他無賴的嘴臉和善辯的特征。
而當鮑西婭上場后,夏洛克認為有利于自己時,立即換上了一副阿諛奉承的嘴臉,向鮑西婭獻上了甜蜜的頌詞,盛贊鮑西婭是“可尊敬的博士”,是“尊嚴的法官!好一個優(yōu)秀的青年”,是“聰明正直的法官”,是“博學多才的法官”。贊美不絕,而用詞又毫不重復,顯示出莎翁不凡的遣詞造句技巧。
再如:判決之后,當公爵要免他一死時,夏洛克說:“不!把我的生命連著財產(chǎn)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你們拿掉了支撐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們奪去了我的養(yǎng)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寥寥幾筆,借主人公之口,把一個愛財如命的吝嗇鬼的典型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從而使夏洛克成為外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四大吝嗇鬼”之一。
此外,除了夏洛克,其他人物的語言也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如:葛萊西安諾的易怒暴躁、鮑西婭的沉著聰明、公爵的耐心委婉等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鮑西婭答應巴薩尼奧向求婚的時候,鮑西婭的話語:“可是為了您的緣故,我希望我能夠六十倍勝過我的本身,再加上一千倍的美麗,一萬倍的富有……”“剛才我還擁有著這一座華麗的大廈,我的仆人都聽從我的指揮,我是支配我自己的女王……”這些富有個性的戲劇語言活脫脫地描畫出鮑西婭對巴薩尼奧的真愛,對愛情到來的欣喜心理。
這些戲劇語言的運用,藝術感染力強,作者正是用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反映了各色人等不同的思想感情。整個臺詞讓人感到生動、形象、華美、流暢,耐人尋味。
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正是這樣——人物語言生動而富有個性,優(yōu)美而富有詩意,精練而富有表現(xiàn)力,從而表露了他們的內心,豐滿了他們的形象,最終竊取了我們的心。
從《威尼斯商人》這一堪稱藝術典范的劇作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莎翁戲劇中人物臺詞生動豐富的個性化特征,領略到了這位對歐洲戲劇有巨大影響的戲劇大師高超的藝術才能。
《威尼斯商人》只是展現(xiàn)莎士比亞戲劇語言藝術才華的一個縮影,在莎士比亞所有的喜劇作品中,他正是用那特色鮮明、生動貼切的個性化語言和富有變化的龐大詞匯形象地描繪了上千個性格各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創(chuàng)造了爭奇斗艷、百花齊放的戲劇藝術世界。
莎士比亞的喜劇是劇作的高峰,他總是站在時代的高處,用多樣化、形象化、個性化的語言藝術展現(xiàn)社會的本質面貌,揭示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可以說,單從生動豐富的個性化語言運用角度評價,莎士比亞不愧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參考文獻:
[1] 高靜芳. 淺談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2):48-53.
[2] 劉立濱. 莎士比亞戲劇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