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新的歷史階段迎來了新的機遇與使命。尤其在十九大召開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黨和國家將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目,不僅振奮了全國民眾,更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受到巨大鼓舞。為此,針對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使命展開相應討論分析,希望可以在促進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素質能力,不負黨和國家賦予的新時代使命。
關鍵詞:新時代;教育;管理者;使命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建設教育強國已經成為我國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點內容。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牢記初心,牢記自身的使命責任,更應在努力踐行中,使其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將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進行有效落實,使國家教育既能培養(yǎng)出更多服務于社會的優(yōu)秀人才,還能促進國民素質的整體性提升,這是新時代教育管理者應牢記于心的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擔當。
一、 忠誠之心鑄就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使命擔當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管理者,首先應具有忠誠之心,不僅要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更能聽從黨的召喚,能夠使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既是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高標準與嚴要求,同時也是為師者進行自我約束與管理的具體表現(xiàn)。而忠誠之心,既需要廣大教育管理者既能從思想上摒棄一切不良之風,做到恪盡職守,更能在行動上進行正人正己的行為約束,使其不僅能夠成為新時期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更具有責任擔當與使命意識,堅持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促進國家繁榮發(fā)展的使命與責任,不僅敢于擔當,更要勇于擔當,使新時代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在求實務實、盡職盡責中取得良好成績。
二、 進取之心促進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對于新時代教育管理者來說,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功底,更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與進取之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將國家與社會的繁榮發(fā)展視為自身奮斗的目標,立足于本職工作,使其既擁有良好的基本素質,同時還具有勤勉的教育教學態(tài)度,尤其是在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中,更應保持與時俱進的專業(yè)態(tài)度,不僅積極地推動國家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還能始終保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使其無論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還是在教育管理實踐中,都能以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需求為主,進行靈活的教育管理調整,使其既能促進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性與自主性,還能滿足社會的適應性要求。在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基礎上,不斷汲取并靈活地運用新知識,保持科學發(fā)展觀,使學校管理工作既能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還能在教育工作的潛心鉆研中贏得累累碩果。
三、 仁愛之心塑造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先進理念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應在以人為本的先進教育理念指引下,積極促進教書育人目的的真正實現(xiàn),不僅能夠通過仁愛之心傳播這一先進教育理念,更能使仁愛之心得以有效傳遞,使學生們在仁愛之心的關懷與滋潤下,增強學習的自信,并能由此促進其茁壯健康的成長。正如習總書記所說過的: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對于學校教育來說,不僅要能夠用愛培育愛,還應用愛來激發(fā)愛、傳遞愛,使學生在仁愛之心中體驗到更多的尊重與理解,并能積極地傳遞與散播這一優(yōu)秀品質。尤其在以學生為教育核心的目標引領下,積極推動針對學生良好品質道德的教育,不僅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更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下實現(xiàn)的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管理。
四、 使命初心促成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有所作為
新時代,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管理者,不僅需要我們進行深思,更需要我們不斷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實踐。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了有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內容,不僅要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且還積極倡導尊師重教,尤其是習總書記那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是鼓舞與振奮了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而且使我們更充分意識到肩負的責任重大,既應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進行有效落實,而且還應保持鍥而不舍的敬業(yè)精神,使其在教育的滲透中不僅要將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進行有效傳承,更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始終地進行滲透。教育無止境,而作為教育管理者更應重視自身的品質素養(yǎng),牢記我們的教育使命初心,為培養(yǎng)更多具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與貢獻,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xiàn)公平教育與黨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更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銳意進取。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教育管理者所承擔的責任使命,不僅更加艱巨,而且還需要在不忘初心中堅守教育這一片凈土。無論是在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方面,還是對于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所賦予其全新的歷史使命,都需要在積極營造良好教育氛圍的前提下,為廣大師生樹立榜樣的先進帶頭作用,在實施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管理中,堅守忠誠之心,保持進取之心,散播仁愛之心,擁有使命初心,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不懈努力,奉獻無窮智慧。
參考文獻:
[1]張淑萍.四有教師:新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5):17.
[2]高虹.新時代新使命開啟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新征程[J].中國科技教育,2017(12):14-17.
[3]吳惠強.立德樹人:新時代教育的使命[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2):6-7.
[4]尹忠.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做合格的教育工作者[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1):5-6.
作者簡介:
周江浩,福建省晉江市,福建省晉江市內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