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涵
奶奶這輩子與花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記憶中奶奶從來都是在花園中忙碌著,享受著。
小時候我很喜歡奶奶的農(nóng)家小院,這座磚瓦砌起的院子里,小巧的花園圍住了奶奶的春夏秋冬,圍住了奶奶的所有生活。歲月在奶奶的手中,在奶奶的四季更替的花園中漸漸消逝。大麗花、九月菊、荷包牡丹、干樹牡丹,還有那一層一層不斷綻開的月季,每天跟隨在奶奶的身后,我的衣服上都沾著花香,甚至連奶奶澆水的湯瓶上都沾著金黃的花粉,在我看來,有奶奶,那些花香就有了生命和靈魂。
我始終認為,我會永遠地聞到奶奶花園的香味。
可是,有一天,奶奶走了,奶奶走遠了。
奶奶的花園坍塌了,那些花朵失去了顏色,那些奶奶曾親手栽培的花朵在奶奶走后的時光里一朵一朵地枯萎,干癟,奶奶的花園消失了。
我固執(zhí)地認為奶奶的花園跟著奶奶走遠了。
十一年后,我坐在奶奶曾經(jīng)的花園中,似乎看到奶奶仍然坐在樹下,她不說話,似乎還在細細看著老井的磐石和粗繩,每一個人,每一寸瓦。留存在小花園的草與樹上的奶奶最后開心的笑顏,而今競也變得恍如隔日。仿佛季節(jié)的流光還在暗暗涌動,我眼前晃動的只有不舍與唏噓。
我淚眼模糊,等視線再次清晰,那一團團的月季花像火苗一樣燃燒起所有我的情緒,“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蘇東坡背手言詩,空留下我在花前唏噓。
看著奶奶的月季,模糊的記憶清晰起來,我想努力追尋奶奶在那個秋天離去的軌跡,當然一個在等待真主邀請的人,還想確證這個世界的什么呢?
在一個清晨,我跟著父親和伯父,帶著一本古蘭經(jīng),走向奶奶睡土的小山上。我的腳步沉重地走在這條小路上,奶奶過去的音容笑貌一一在我眼前浮現(xiàn),我怕我忍不住號啕大哭,可是這對于靜靜睡在土中的親人無異是驚天動地,我忍住了。
這座小山靜謐而神圣,大片交錯的油菜花和小麥舒緩地延伸到山腳,多少年來,當?shù)仳\的人們把逝去的生命交給它,它也從未拒絕過,它從不吝嗇生命的展示,它從不間斷地接受著死亡,它又從不疲倦地創(chuàng)造著生命,這座小山本身成了一種奇跡。
每當誦經(jīng)聲回蕩在山間,它像母親一樣寬容,它認真地傾聽著人們生命最后的挽歌,然后用一抔黃土把所有的悲傷掩蓋住,從此天空因為她的寬容而多了一顆啟明星。
我跟著父親和伯父捧起了雙手,低頭面對墳地,低聲念祈禱,“親人們,愿你們吉慶,你們先走!”“某人一旦死亡,天仙就說,他帶走了些什么?人們則說,他留下了什么?”這些圣哲們的話在我腦中涌現(xiàn)。
“奶奶留下了什么?”“我們會留下什么?”
山頂?shù)娘L景真美,清晨的紅日噴薄而出,遠方的巨大山脈在云氣中若隱若現(xiàn),人們可以看到山下這片養(yǎng)育了自己,最后又將送走自己的土地。而清真寺遙望著山,每日五拜的誦經(jīng)聲流淌在信仰與生命之間,高與低,讓人頓生敬畏。
誦經(jīng)聲密密地潑灑在山谷,遠處的牛低著頭吃草,時不時有敏捷的飛鳥,蝴蝶折翅棲息在花瓣,小蟲跳躍歡鳴,奶奶休息的地方長滿了小樹,我才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里的生命比任何地方都要鮮活,眼界也不自覺的變得開闊起來,所見之處盡是生命的真相。
這份真相來源于一位母親一生的含辛茹苦,來源于一位奶奶滿眼的笑容和睿智,而這份真相是要告訴我生命即便化于無形的時候,仍要懂得川流不息的饋贈。一口新鮮的空氣把生命的陽光注入到腐蝕的靈魂,滿眼的綠意把生活的本真澆灌到干涸的心,所聽之處如畫般美好的靜謐滌蕩被蒙蔽的雙耳。
這些都是奶奶留下的遺產(chǎn),也是最為無私的饋贈。我泛著時間的小舟在人生的海洋中前行,卻在巨浪來臨前頓悟了奶奶留給我最珍貴的啟示——即便活著,也要懂得奉獻和贈予。
突然我才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奶奶的另一個花園,奶奶去世后的這十一年她還在經(jīng)營著她的這一座花園,奶奶以一種近乎隱喻而又自然的方式操心著她的花園。奶奶的花園,依然開滿了月季,開滿了大麗花。
這十一年中小鎮(zhèn)滄海桑田,從沒想過穿過小鎮(zhèn)的寧張公路會變成這樣,在十一年后成為炙手可熱的旅行公路,車水馬龍,路很多,在紛繁的世界中,人們的選擇也很多,人們在信息化時代很容易選擇一處美景作為自己的精神棲息地。但可惜的是,選擇往往缺乏思考與終極追問,因為思考已經(jīng)被博人眼球的宣傳代替,終極追問也只是車輪下飛揚的沙土。每個人試圖讓自己的選擇個性化,但其實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選擇最后還是被手機代替,甚至成為一場無趣的炫耀。
而我呢,這十一年里年輕的我總想看到世界的最高點,追趕世界變化的每一秒,充滿了疑惑和迷茫,不安與驕躁。如果奶奶還在,或她會笑著對我說,這無非是情緒的炒作。但是奶奶從此不說話了,她只操心著她的這座花園,我知道那個喜歡摸我頭的慈祥的老人,我的奶奶,再也不會將她知道的睿智與感悟告訴我。
酸酸的鼻子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月季花香,
此時山谷里念經(jīng)的聲音歸于沉寂,我們便再次肅穆而立,望向生命終結(jié)的地方,父輩們沉默不語,又重新投入世俗的懷抱。走向熱鬧的小鎮(zhèn)還需要一條彎曲可愛的小山路,這條路連接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時空——現(xiàn)世與后世。
站在小鎮(zhèn)中,抬起頭是寧靜始終的奶奶的花園,轉(zhuǎn)過身是讓人措手不及的繁華。
看著父親略帶滄桑的背影,倔強地走向每一處喧囂,重新投入這個我們就從未真正理解的世界。我釋然了,我跟在父親后面,踏著父輩們的腳步往前走,而我們的后代也將跟著我們走,一代又一代?;蛟S奶奶在時,她肯定會說讓我走的比父親、比奶奶更遠,這樣當我最終回歸于平靜的小山時,我們也能為身后的世界留下點什么。
十一年倏忽而過,奶奶花園里的月季花始終如約開放,又悄悄凋落。小山還在那里,巋然不動,四季如常。奶奶還在她的花園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