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躍
(許昌市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耳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效果觀察
何松躍
(許昌市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探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采用耳內窺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許昌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4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表法,將74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耳內窺鏡下單純性鼓膜修補術)與對照組(耳內窺鏡下沖洗抽吸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耳內窺鏡下單純性鼓膜修補術進行治療,能獲得較耳內窺鏡下沖洗抽吸治療更為顯著的效果,值得進行研究和推廣。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內窺鏡手術;單純性鼓膜修補術;沖洗抽吸術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耳鼻喉科疾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病率較高,且多見單純型化膿性中耳炎[1]。一旦患者出現(xiàn)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會導致其臨床表現(xiàn)出耳內長期反復流膿等癥狀。該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聽力下降、鼓膜穿孔、中耳質破壞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需引起高度關注[2]。當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耳內窺鏡下手術較為常見[3]。本研究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耳內窺鏡下手術的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許昌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4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表法,將74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為12~55歲,平均(38.2±7.5)歲;病程為3~7 a,平均(5.0±1.2)a。對照組37例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為12~55歲,平均(38.5±7.2)歲;病程為3~7 a,平均(5.1±0.9)a。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耳內窺鏡下沖洗抽吸治療:指導患者保持半側臥位,將其耳內膿性分泌物以吸引器進行吸除,鼓膜內浸泡以1%丁卡因,持續(xù)5 min,隨后以吸引器吸除。沖洗以3%過氧化氫溶液及生理鹽水,以20~60 kPa負壓進行抽吸。結束后,給予患者氧氟沙星滴耳,1次/d,持續(xù)治療3~5次。
研究組采用耳內窺鏡下單純性鼓膜修補術治療:局麻,做切口于耳后,切開皮膚,對皮下組織進行分離,對顳肌筋膜充分暴露。將生理鹽水5 ml注入顳肌間隙,確保顳肌筋膜膨出后,實施修補術,在外耳道填塞明膠海綿,并將無菌棉球放置在外耳道口。術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7 d后將棉球取出。給予患者氧氟沙星滴耳,1次/d,持續(xù)治療3~5次。
1.3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值變化情況。②療效評定標準: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氣導聽閾值較治療前提升20 dB以上,聽力及鼓膜恢復正常,為顯效;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氣導聽閾值較治療前提升10~20 dB,聽力明顯恢復,為有效;以患者治療后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4]。將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記為總有效率。
2.1臨床療效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氣導聽閾、骨導聽閾治療前,兩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氣導聽閾、骨導聽閾比較
目前臨床上對化膿性中耳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尚少,僅有既往研究證實耵聹缺乏、某些全身性疾病、耳外傷、水液浸漬等均是導致該病的重要原因[5]。由于正常人的外耳道中的耵聹物質具有微酸性,能夠起到抗感染的作用,一旦耵聹缺乏,很容易導致病原菌入侵并大量增殖,引發(fā)該??;糖尿病、慢性貧血、內分泌紊亂等全身性疾病也均是誘發(fā)化膿性中耳炎的常見病因;耳外傷及水液浸漬等均可導致外耳道發(fā)生炎癥反應,并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出現(xiàn)化膿性中耳炎。由此可知,導致化膿性中耳炎的原因較多,在臨床上應當對該病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積極探討高效的治療方案,為其預后狀況的改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方法較多,主要包括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且兩種方法均能在耳內窺鏡下進行輔助治療。耳內窺鏡能對術野進行清晰顯示,有利于對隱匿處病變進行觀察,從而對視覺死角進行消除,在外耳道口狹窄、面神經嵴過高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中能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相較于常規(guī)沖洗抽吸治療,單純性鼓膜修補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效果更為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聽力,且不會導致其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相關研究指出,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治療方案選擇中,耳內窺鏡手術是最為經典的干預方法,不僅能夠為操作者提供良好、清晰的視野,以便縮短手術時間,同時還可以避免手術創(chuàng)傷,對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6]。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氣導聽閾、骨導聽閾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綜上,在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耳內窺鏡下單純性鼓膜修補術進行治療,能獲得較耳內窺鏡下沖洗抽吸治療更為顯著的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廣。
[1] 李煒.耳內窺鏡在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中耳膽脂瘤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1):42-44.
[2] 王文學.耳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16):2100-2101.
[3] 宋冰,袁琴.耳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267-268.
[4] 王在凡.耳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8):92-93.
[5] 王斌.耳內鏡下耳垂脂肪壓片法鼓膜修補術的臨床效果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5,10(6):143-145.
[6] 姚雪榕.硬管耳內窺鏡下嵌入法脂肪鼓膜修補術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16(5):198-199.
R 764.9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35
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