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22
作者簡介: 張建宇,內蒙古阿拉善盟巴彥浩特,阿拉善盟傳媒中心六樓民生節(jié)目中心,助理記者。
前言:
當前,在媒體的新聞報道日益多樣化的背景下,新聞報道娛樂化發(fā)展成為一種趨勢,在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下,一切新聞報道都以娛樂化的角度來詮釋新聞事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但是關于新聞娛樂化的優(yōu)劣上,新聞學界還是褒貶不一的,特別是在一些媒體上,新聞的娛樂化報道方式還是需要一些改進的。針對目前電視新聞娛樂化的探索,學者的研究圍繞娛樂化的表現、娛樂化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電視新聞娛樂化現狀的未來發(fā)展改進意見等都提出了一些專家的研究論點,這對形成電視新聞娛樂化的未來良好發(fā)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一、關于娛樂化現象的理論研究。
目前的新聞學界中關于都市報新聞娛樂化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在一些相關的理論研究文獻中,專家學者關于新聞報道娛樂化的現象給予了一定的界定,通過對現象上的界定讓新聞工作者以及讀者認識到都市報的娛樂化發(fā)展方向。例如在羅映純的《當前我國大眾媒介新聞娛樂化現象剖析》一文中,作者從理論上對新聞娛樂化現象進行了研究。在文章中,作者針對對娛樂化的現象進行了定義,并且講娛樂化現象和新聞報道的通俗化、平民化現象進行了比較,同時分析這一現象在我國媒介中的具體表現及產生的根源,特別指出經濟利益是新聞娛樂化產生的原動力;對于該現象的評價,作者認為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在全文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三點對策和建議:一是媒介從業(yè)人員應該從認識上廓清兩個問題:新聞娛樂化不等于新聞的平民化,新聞價值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強化新聞專業(yè)主義,三是實行媒體的分流發(fā)展。
二、對新聞娛樂化現象的優(yōu)劣勢分析
1、對電視新聞娛樂化傳播方式的優(yōu)勢分析
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的出現,對于電視媒體來說,形成了改進電視新聞傳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學者對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傳播優(yōu)勢上的分析是在受眾理論以及媒介市場化環(huán)境下大眾傳媒的傳播效果等理論下進行比較式分析的,針對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傳播現狀進行論述,例如陳岑的《淺析新聞娛樂化現象》一文中,作者對新聞娛樂化現狀的表現進行了分析,新聞娛樂化輕松、自然的風格得到了觀眾廣泛的認可,這種節(jié)目傳播形式開啟了電視新聞節(jié)目傳播的新探索,促進了電視新聞的發(fā)展,滿足了受眾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作者認為電視新聞的泛娛樂化削弱了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降低了觀眾的思維和行為能力,影響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而郭靖的 北京電視臺《天天體育》的大型賽事娛樂化報道研究一文則是結合具體的案例,論述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對提升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重要作用,在作者的論述中,作者關注的重點在于新聞娛樂化在電視傳媒生產中的具體呈現,以及這種呈現的娛樂化表達方式。研究得出新聞娛樂化作為新聞業(yè)不可缺少的運作手段,勢必會繼續(xù)作用在體育新聞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娛樂有道、娛樂有度、娛樂有責的發(fā)展是符合體育新聞發(fā)展規(guī)律和趨勢的。
2、對娛樂化現狀存在問題的分析
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發(fā)展至今,在具體的新聞探索中,新聞工作者對這樣的傳播方式形成了各自的認識,并且能夠將這一傳播理念合理利用到新聞工作中,但是在目前的傳播形式下,對新聞娛樂化的認識有的也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在當前媒介市場化環(huán)境下來說,合理認識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存在的不足具有重要意義,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客觀認識。張鴻雁、杜威的《新聞娛樂化的成因及危害》一文中,針對新聞娛樂化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媒介市場化的競爭以及受眾的心理需求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是同樣也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娛樂化現象存在的問題也開始凸顯,新聞娛樂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將新聞和娛樂結合起來,竭力從嚴肅的政治、倫理問題中挖掘其娛樂價值,強調新聞報道故事性、情節(jié)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娛樂效果。
三、娛樂化傳播方式的未來發(fā)展分析
李振合的《我國新聞娛樂化現象分析與對策》一文中,作者對新聞娛樂化現象的具體表現和存在的環(huán)境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針對目前新聞娛樂化的發(fā)展現狀論述上,作者采用的是對未來發(fā)展進行展望的風濕,分析新聞娛樂化的未來發(fā)展趨勢,特別是針對新聞娛樂化目前存在的問題上進行的改進,作者的分析具有很好的針對性,所以提出的建議也具有參考價值,作者認為1、保證內容的真實性;2、強化記者的職業(yè)道德;3、增強輿論監(jiān)督;4、提升新聞從業(yè)者的準入門檻,這些都是避免新聞娛樂化方式給新聞報道帶來負面影響的有力措施。同時,在李曉冬的《新聞娛樂化現象淺析》一文中,關于新聞娛樂化的未來發(fā)展,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改進意見,作者認為合理使用新聞娛樂化的傳播方式,新聞記者首先要學會區(qū)分新聞娛樂化和娛樂新聞的概念,因此,在論文中作者針對目前新聞娛樂化的發(fā)展現狀,論文通過對新聞娛樂化現象產生背景、合理成分進行簡單梳理,重點對新聞娛樂化現象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在對負面信息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未來新聞娛樂化的發(fā)展作者認為突出新聞娛樂化在新聞中的本性、增強媒體的社會責任意識、構建媒體的公信力是改進目前新聞娛樂化方式存在的負面影響的重要方式。
總結:
從論述和分析的內容以及研究成果來看,當前新聞學學者對新聞娛樂化的媒體表現分析中,針對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式的研究上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從整體上來看,當前新聞報道普遍使用娛樂化報道方式,為了能夠讓這樣的報道方式更好的為新聞媒體服務,專家學者的研究圍繞提升和改進娛樂化報道方式的研究還需要有更深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蔡雯.媒介融合發(fā)展與新聞資源開發(fā)[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07).
[2]劉駿瑤,于洋,彭蘭.交互視頻:融合新聞新的呈現方式[J].新聞界,20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