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漢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和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作為培育祖國棟梁之才的教師們,肩負著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重擔和家長的無限期望,可謂是任重而道遠。生物作為高中教學課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廣大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授課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zhàn),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最關鍵的是要運用實驗和教學技巧,讓學生樂學、好學,達到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新課程的提出和實施,雖然給傳統(tǒng)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變化,但也為教學的下一步發(fā)展指明了新的發(fā)展方向。新課程課堂教學不是照本宣科的講理論,也并非錯綜復雜的題海戰(zhàn)術,而是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理性分析的一個過程。在這一變革中,廣大教師也在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探究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爭取為教育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部分都是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極為被動,雖然注重知識的灌輸,但卻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和自身潛能力的開發(fā),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新課程改革特別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精神,注重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及概念,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一、加強師生間合作與交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收程度。只有在兩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互相幫助,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密切師生感情,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感動學生,成為學生行動的指南。這樣,就能形成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的教學思想便會被學生自覺地接受,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也會隨之提高。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一定要營造出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例如:在學習單細胞生物時,教師可以借助于教材視頻或者單細胞生物的樣本,直接問學生什么是單細胞生物,通過學生的回答,再展示視頻或樣本,引導學生分析單細胞生物的生活。又如:再講光合作用時,教師還可以在拿一些花草,讓學生進行觀察,再講解光合作用的過程、原因,既能豐富學生的生物知識,又營造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一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已經(jīng)廣泛地被應用到教學之中。通過網(wǎng)絡學生不僅可以在虛擬的世界里,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來達到知識的飽和。而且信息技術還可以將聲音和畫面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把深奧難懂、抽象的生物學知識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瞬間變得生動真實而有趣,學生學起來也更加方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是一種提高生物教學非常有效的輔助工具。
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使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接軌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在掌握信息技術的的前提下,充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結(jié)合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經(jīng)驗,沖破了教學中的限制與束縛,把繁雜的生物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生物學的科學素質(zhì)。
三、合理設計課程,做好課前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合理、充分,直接關系到課堂上的教學效果。要使學生們盡快進入課堂狀態(tài),并且在課堂40分鐘里準確領悟到教學概念和要領,就意味著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jù)學生需求合理的進行設計課程,對教學的目標要做到清晰、明確,對教學時間的安排要更加科學合理,保證課堂上教學的流暢性和緊湊性。
做好課前準備,教師應深入解讀教材,把握教材,并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堂課。教師在參照教材時,應先將課本、教學參考書等教輔資料進行詳細的閱讀和理解,確定教學目標,找到教材與實際生活的鏈接點,通過生活中真切、直接的感受過渡到教材的學習,熟練把握自己的課堂設計,做到游刃有余。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變通,掌握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其對課程的理解情況,進行梳理和提問,不能一味地死搬硬套,教師難得解釋,學生學起來也十分費勁。
四、做好課堂練習與鞏固,提升教學效率。
進入高中,學習任務加重,各類課程也比較繁瑣,學生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的集中。因此,做好課堂練習與鞏固,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保證。課堂上的鞏固練習,不單單是孤立的鞏固上一節(jié)課堂成果的活動,也是為這一節(jié)所講的知識作鋪墊,能夠快速地讓學生進入課堂狀態(tài)。
作為教師而言,除了課堂上的鞏固,還要注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適當練習,把重點放在習題的設計和靈活運用上。練習時間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進度的不同靈活掌握,或在剛上課進行復習和鞏固時、或穿插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或放在課堂最后,指導學生從做練習的過程中入手,把具體的練習與鞏固舊知識結(jié)合起來,逐步讓學生提高練習的質(zhì)量,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結(jié)合實驗進行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生物是高中理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科目,在歷屆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生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生物學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是生物學基本的研究方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通過一定的儀器、設備或藥品的處理對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jié)構和生理功能進行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和研究的教學過程。
教師可以結(jié)合書本知識來進行生物實驗,通過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實驗,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進一步加深對生物學概念的理解。在高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在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分組討論可以促進學習積極動腦、自覺動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學生學習。
結(jié)語:高中生物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高中課程教學的重點。由于新課改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手段已經(jīng)無法適應日前教育下的新形勢,這也讓廣大生物教育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壓力。但生物教學是一項長期性的偉大工程,高中生物教師只要轉(zhuǎn)變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能力,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生物教學就一定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于青為 高中生物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策略探討 新課程學習
[2]余文森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論與實踐 江蘇教育
[3]李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
[4]張玉協(xié) 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的應用 教育教學論壇
[5]張巒巒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 遼寧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