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東輝
【中圖分類號】G633.41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按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習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學對策,有區(qū)別地設計和開展教學,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以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既關注社會的需求,也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高中英語分層教學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符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的要求,符合有利于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語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fā),針對個體差異區(qū)別對待,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既要統(tǒng)一的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此, 筆者對高中英語分層教學作了一些探索。
一、學生分層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要有效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差異,然后在綜合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等因素的基礎上,把學生分成A、B, C 三個層次。A 層次的學生基本功扎實,接受能力強,潛力大,為特長發(fā)展生;B 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扶一把, 給以一定的督促和輔導;C 層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在學習上有障礙,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但這樣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發(fā)展情況隨時調整,這樣分層設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大逐漸地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層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也為了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A層:發(fā)展性目標。在鞏固所學基礎和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能基本運用初中知識,鞏固高中基礎知識。要求熟悉大綱要求的所有所學知識,加強運用能力培養(yǎng)。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提高性目標。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要求熟悉高中知識。力爭不存在缺、漏、忘、記憶混亂等現(xiàn)象,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為以后穩(wěn)步提高與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C層:基礎性目標。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生要求達到熟悉初中知識,認知高中詞匯、基本句型及主要語言點,認知或基本理解高中知識。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提高學習信心,激發(fā)潛能,有所提高和突破。此外,對各單元的單詞、詞組進行目標分層,A層:全部掌握(包括大綱外的)。B層:大綱要求應該掌握的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C層:識記重要單詞、詞組、句型;其它會讀、會應用。也對課文及練習進行目標分層,A層: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學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復述課文,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一些主觀性或拓展性的問題。B層:會翻譯,能理解;理解課文,能概括每段的段意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C層:見其文了解其大意,找出主題句,熟讀課文。
三、課堂教學分層
由于教學目標的不同,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應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進行適當?shù)恼{整。在課堂上無論進行單詞、詞組的識記,理解課文,還是習題講解,我都進行分層的嘗試。在課堂上不同層次的提問能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滿足學生取得成功的愿望,這也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主要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jù)教材重點、難點,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有步驟、有目的地設計一些與高考閱讀理解相關或者生活常見,又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調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愿望。讓每個層次的學生“跳一跳摘到蘋果”。A層:提問一些涉及中心思想和推測暗含之意的問題,練習學生綜合能力和概括能力。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B層:提問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事情的前因后果等。練習學生一定的判定能力。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C層:只提問課文中明顯的、直接的表層問題。練習學生對老師簡易問題的反應,理解。提問時要充分估計學生的能力,確信其能回答,并多給予鼓勵。
四、學生練習活動分層
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和課堂目標,我備課時一般會設計多層次的活動練習供不同層次學生訓練,題型由易到難成階梯形。在學生訓練時,我重視課堂巡視,及時反饋信息,并加強對A、B層次學生的輔導。此外,平時的課堂訓練中,我一般會分小組活動(Pair work &Group work),但是因為班級座位的局限,有時很難在一個小組內兼顧到A、B、C三個層次的學生一起活動,但我會盡量讓高層次的學生幫助低層次的學生(學生基本上在活動中也會形成默契,有意識地進行活動任務分工),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進步。A層:鼓勵學生脫離課本,自由交談,或根據(jù)課文要點概括課文大意,把握語言點。例如,有時上課前,利用幾分鐘時間,讓A層的學生到講臺上進行“Free talk”。內容不限。這一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膽量。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帶動B層和C層的學生更加努力向上。B層: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口語練習,給予機會去展現(xiàn)自己;整理課文要點內容和段落大意,完成回答一些主觀性問題。C層: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講英語;聽課文錄音,跟錄音朗讀,練習正確的語音語調,把握詞匯,短語和基本句型。每一節(jié)課都對單詞、詞組和重要句型進行聽寫,要求人人過關,養(yǎng)成天天記單詞的良好習慣,熟悉重要句型,逐步打實基礎。
五、分層布置作業(yè)
在進行教學分層的嘗試中,我對作業(yè)也進行了分層的要求。英語作業(yè)的布置不在乎“量”,而在于“質”,于是我遵循“兩部三層”的原則,設計布置作業(yè),希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鞏固發(fā)展?!皟刹俊笔侵妇毩暬蜃鳂I(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三層”主要是針對各層學生的目標要求和具體情況,進行“講學稿”的出題,一般我會根據(jù)當天所教學的內容,分三個層次設計一些難易不一、梯度不一的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拓展性習題。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B、C兩層學生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讓三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作業(yè)來得到知識的鞏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