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君淑
摘要:目的 分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特點,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方法 選擇我院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患者的臨床特點,同時將所有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2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維生素AD膠丸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藥骨化三醇膠丸,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的臨床特點較為典型,在治療期間為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膠丸進行治療效果更好,兩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上對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為患者給藥骨化三醇膠丸進行治療,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的恢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骨化三醇膠丸
中圖分類號:R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9-0089-02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Analysi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WU Jun-shu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Jianping County Hospital,Jianping 122400,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and study the effective treatment.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2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vitamin AD capsules for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alcitriol capsules,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ical,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alcitriol Soft Capsules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 patients,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ministration of Calcitriol Soft Capsules,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Lack of rickets;Calcitriol Soft Capsules
人體當中的維生素D一般是皮膚的合成成分,光照射使人體內產生足量的維生素D,它能夠有效預防維生素D缺乏以及佝僂病發(fā)生[1]。近些年來隨著現(xiàn)代城市的發(fā)展以及室外活動的減少,使得大約世界上超過半數(shù)的人群都存在著維生素D缺乏癥狀,而佝僂病是一種嚴重的對兒童健康產生影響的疾病,也是兒童時期容易預防卻容易忽視的一種疾病[2]。本研究主要分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特點,同時選擇40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本研究分析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情況,結果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現(xiàn)將主要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中選擇40例患者作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方法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有男11例,女9例,年齡0~3歲,平均年齡(1.2±0.5)歲;觀察組有男10例,女10例,年齡0~3歲,平均年齡(1.1±0.7)歲。本研究所有患兒經過診斷確診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分組以后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研究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特點,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維生素AD膠丸(國藥準字:H31021044,上海東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東海制藥廠,100粒/瓶)進行治療,患兒給藥1次/d,給藥1粒/次。觀察組患者給藥骨化三醇膠丸進行治療,起始劑量為0.25 μg/d,晨服。如生化指標和病情未見明顯改善,則每隔2~4 w增加劑量。在此期間,每周至少測定血鈣濃度2次。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者,偶見吸收不佳現(xiàn)象,因此這種患者需要較大劑量或遵醫(yī)囑。endprint
1.3觀察指標
了解本研究所有患兒的臨床特點,調查本研究患兒的治療情況。如果患兒的煩躁不安、夜驚和多汗癥狀消失,則表示患兒治療痊愈;如果患兒的顱骨變硬,患兒的枕頭和肋串珠等癥狀減輕,表示患兒好轉;否則,無效[3]。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IBM SPSS23.0對本研究所有涉及到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特點分析
通過本研究的分析和調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于維生素D不足導致體內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yǎng)缺乏病。多見于3歲以下小兒。分析患兒的臨床特點:
2.1.1活動早期(初期) 多在生后3個月左右起病。早期以神經、精神癥狀為主,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易驚、夜啼、多汗。因出汗刺激常搖頭擦枕,致枕后環(huán)形脫發(fā)形成枕禿。骨骼改變不明顯,若不適當治療則發(fā)展為激期。輔助檢查:血鈣可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堿性磷酸酶升高。
2.1.2活動期(激期) 除有上述神經、精神癥狀外,主要是骨骼改變。①骨骼改變:a.頭部:3~6個月患兒可見顱骨軟化,8~9個月以上患兒出現(xiàn)方顱,前囟寬大、閉合延遲、出牙延遲、牙釉質發(fā)育差。b.胸部:多在第7~10肋骨和肋軟骨交界處骨樣組織增生呈鈍圓形隆起,稱肋骨串珠;因肋骨軟化,膈肌附著處的肋骨受牽拉內陷,肋外翻,形成肋膈溝(赫氏溝),1歲左右可出現(xiàn)雞胸或漏斗胸。c.四肢:6個月以后小兒腕部和踝部骨骺處膨大形成“手鐲、足鐲”。走路后下肢可見彎曲形成“O”形或“X”形腿。d.嚴重者有脊柱后突或側彎畸形及扁平骨盆。②肌肉關節(jié)松弛,坐、立、行運動功能發(fā)育緩慢,腹肌張力差,腹部膨隆呈蛙腹。③重癥患兒表情淡漠,語言發(fā)育落后,免疫功能低下。④輔助檢查:血鈣稍低,血磷明顯減低。鈣、磷乘積低于正常,堿性磷酸酶增高。X線檢查:長骨干骺端膨大,臨時鈣化帶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樣、杯口狀改變,骨干骨密度減低。
2.1.3恢復期 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血鈣、血磷濃度及堿性磷酸酶水平恢復正常,X線檢查骨骼異常明顯改善,臨時鈣化帶出現(xiàn)。
2.1.4后遺癥期 多見于3歲以后,僅遺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2治療效果
對本研究所有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組痊愈13例,恢復7例,治療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痊愈9例,恢復7例,治療有效率為80.00%。兩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本研究主要分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臨床特點,并分析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資料表明[4-5],全世界大約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存在有維生素D缺乏癥狀,主要原因是因為戶外活動明顯減少而導致的,現(xiàn)如今多種原因都會導致嬰幼兒在接觸日光的機會減少,而且季節(jié)和日光暴露的方式是影響體內維生素D水平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在這種背景之下,導致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發(fā)病率開始增多,這種病情一般多發(fā)于3歲以下的兒童,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qū)以及不同的人群,其影響因素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本研究分析骨化三醇膠丸對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從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證明了其應用的價值。對此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維生素D對于人體內的鈣穩(wěn)定具有調節(jié)作用,可以有效地維持骨代謝,所以在維生素D受體的介導之下發(fā)揮出生物學的效應。還能夠對于腸道和腎臟進行調節(jié),對甘磷吸收和重吸收具有較大的效果,其骨鈣的轉移能夠有效調控礦物質的生理平衡,同時對骨礦化和生長進行調節(jié)。骨化三醇在維生素D受體的介導之下能夠直接作用于腸道,使得腎和骨組織增加腸道的鈣磷吸收,使其被腎臟重吸收[8]。它能夠有效地促進骨橋蛋白和骨鈣蛋白的合成,還能夠有效參與骨形成和礦化,在破骨細胞的參與之下,可有效抑制其增殖,促進破骨細胞的分化和骨干磷的釋放。而骨化三醇可在人體內迅速吸收,在用藥7 d以后,血清的骨化濃度會達到穩(wěn)態(tài),進而使得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的改善,因為骨化三醇具有較短的半衰期,所以在治療當中沒有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者,為患者給藥骨化三醇膠丸進行治療,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的恢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國海,梁亞麗,杜全宇.兒童佝僂病的防治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4,02(01):103-105.
[2]徐強.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免疫功能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5,27(02):213-215.
[3]趙亞茹,馬學梅.2008年《嬰幼兒及少年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佝僂病的預防》解讀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6,11(03):22-24.
[4]王玉美,曹榮華,劉洪生,等.泰興鎮(zhèn)0~3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發(fā)病因素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09(21):53-55.
[5]羅玉春.城區(qū)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原因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1):98.
[6]張麗敏.先天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56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10):55.
[7]聶景海.不同劑量維生素D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對小兒乳牙萌出的影響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5(14):305.
[8]李金良.不同藥物治療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8):153,158.
編輯/王海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