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摘要】中職學生是一群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僅僅是學習成績不理想,其思心理素質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缺陷。為了能夠讓中職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發(fā)揮出他們的作用,就不僅僅是需要注重讓他們學會各種技能,還需要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質。為此在文中就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如何有效培養(yǎng)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素質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職生 健康心理素質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243-02
一、時代變化、社會發(fā)展及中職生的生活現(xiàn)實,需要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
重視青少年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是已是教育工作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是未來中國經(jīng)濟建設主戰(zhàn)線的生力軍,也是接受教育者中一個相對特殊的青少年群體。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的多元化,他們面臨升學就業(yè)以及人生發(fā)展的多重壓力,要想在眾多層次人才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求得發(fā)展,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追求,除了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外,能否擁有健康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至關重要。
校園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主戰(zhàn)場,健康心理素質教育更是貫徹全面發(fā)展教育方針、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質的保障。如何做好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培養(yǎng)工作,作為中職學校從事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對健康心理素質內涵的理解
在青少年階段健康心理素質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了解、信任、悅納自我。即能夠愉快地接納自己的外貌、心理等各個特征,恰當?shù)卦u價自己的能力和行為,對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面對困難和挫折能坦然處之并努力克服困難。
(2)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不切實際的目標、心理不平衡及與環(huán)境的不適應能做出及時的修正和調整。能不斷的地完善自己,保持與環(huán)境的良好接觸。
(3)能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根據(jù)自身的特點發(fā)展自己的智力和人格。
目前中職學生這一青少年群體中,其心理健康狀況不能令人滿意的現(xiàn)狀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這也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在中等職業(yè)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三、培養(yǎng)中職生健康心理素質的方法
1.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課堂教學、課后心理輔導和課后集體活動的主戰(zhàn)場作用
中職學校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須把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的總體規(guī)劃中,確定其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選派專職教師和專用課時利用課堂教學平臺,選用適宜的教材針,對不同年紀的學生進行系列心理健康課堂教育;成立由校領導負責制的學校心理輔導小組,成員主要由專業(yè)心理健康老師和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儲備的班主任、專職學生管理老師組成。專門負責學生群體和個體心理健康跟蹤輔導工作。教師之間要彼此配合,力求最大限度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
2.讓心理健康教學課堂變成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技能,體驗心理變化和成長發(fā)展的最直接的舞臺
教師是心理健康課程最直接的實施者,教學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課程的設計以及對課堂過程的把握。老師們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中職學生學習特點的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語言魅力,在情感上吸引學生,在行為上引領和督促學生在完成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感受心理變化、體驗心理成長。
3.防微杜漸,做好學生團體心理健康普查和個體心理輔導工作
中職學校的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有太多的學生們是帶著挫敗、自卑、無奈、無所謂、厭學、玩世不恭、冷漠甚至敵對等等的心態(tài)來到中職學校,他們聚集在校園中很容易受到彼此的負面心態(tài)的影響,阻礙他們在中職期間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所以及時監(jiān)測和調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對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培養(yǎng)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手段和保障。建議對中職學校不同年級學生群體進行心理健康水平篩查,這項篩查工作可以通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問卷測試的方式完成,對心理健康水平測試預警的學生們進行跟蹤接觸,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老師與學生的個別交流或健康老師與班主任、學生協(xié)同配合的形式給予他們積極干預,以利于他們更快地回歸到心理健康水平狀態(tài)。凡是需要個體輔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師們要做到積極關注,耐心細致,從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角度入手做好心理理輔導工作。
4.讓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成為培養(yǎng)中職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沃土
中職學生大多年齡在15歲到18歲,盡管文化課基礎差,對學習沒興趣充滿了挫敗感的人居多,但他們中有很多人有自己非常擅長的一面,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集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于一體的系列主題班會活動,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讓學生自編自演成為班會的主角,讓他們體驗到積極參與、大家一起努力做事、被大家認同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這一過程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獲得;也可以利用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紀念日組織文藝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還可以開展班級之間系列體育比賽及讀書朗讀比賽等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讓他們參與其中,體會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喜悅感,體會與他人彼此競爭、合作、包容、欣賞、信任努力做事的成就感。
5.家校結合形成合力,共促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
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能得到學生家庭的支持和認可,可以使教育成效得到最大化,反之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成就也許瞬間就被瓦解掉。所以中職學校要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家庭、社會等有利的教育資源,健全家長學?;ネɑ訖C制,力促讓學生回歸家庭、走向社會時能有家長的持續(xù)教育和監(jiān)督,可以通過家長會的形式向家長通報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爭取得到家長們的支持,還可以通過教師與家長電話或家訪的形式交流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變化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們學會關心身邊的人,鼓勵學生參與自己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各種情緒和感受,接受各種行為訓練和實踐,從中領悟道理,調整自己的行為和目標,共促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
四、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社會、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家長的共同努力
健康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作為21世紀中職學生,他們所處的時代、他們所面臨的生活現(xiàn)狀和個人發(fā)展,需要他們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而中職學??梢酝ㄟ^教學內容的合理設置、人才有效配備、課程高效實施和家校有力結合等方式來勝任中職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教育工作。盡管培養(yǎng)心理素質方法有很多,但其培養(yǎng)效果如何還需要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的大力配合,單憑任何一方的一己之力都很難達到最好的效果,它還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在此僅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談談自己對中職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一些看法,還有很多淺顯和不足之處,望大家指正。
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但有一點是一成不變的,那就是需要我們每一位關注他們成長的教育工作者,帶著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帶著自己的真誠和愛心與他們攜手共進,共同開拓他們的成長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王建軍.中國石油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素質概念的內涵新探》.
[2]俞國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