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教學與MOOC的結合,是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提升。本文結合高職《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課程教學的特點,將混合式學習應用到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教學中,從教學模式設計、具體的教學實施等探究如何實現(xiàn)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以期為其他相關課程實際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MOOC 混合式教學 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 教學設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86-02
引言
MOOC,是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縮寫,意為“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性課程”,在中國又被音譯為“慕課”。自2012年以來,MOOC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認同和接受,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年”,2013年被稱為中國MOOC本土化元年[1]。經過近幾年的發(fā)展,國內MOOC建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然而,MOOC在我國的發(fā)展也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習效果不理想,課程資源浪費,高輟學率低通過率,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等,其在線授課難以達到面對面講課的效果、教學效果的測評也廣受爭議 [2,3]。在無法完全克服MOOC自身缺點的情況下,人們嘗試將MOOC與傳統(tǒng)教育方式相結合,以期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即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數(shù)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4]?;旌鲜浇虒W模式多種多樣,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近些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傳統(tǒng)教學與MOOC的結合,使得混合式教學的內涵發(fā)生了改變。在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可是最精妙的過程;在知識點的講解、案例的選取、作業(yè)的布置與回收等環(huán)節(jié),集頂級大學名師、高質量教學素材、前瞻性觀察角度的MOOC模式,則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兩者的結合,是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提升,是更復雜的線上教學系統(tǒng)優(yōu)勢與實體課堂教學系統(tǒng)優(yōu)勢的結合。
二、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課程中的應用
1.《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課程簡介
《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是高職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通過學習本門課程,學生既要掌握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平衡膳食與合理烹調的方法,熟悉常見食物營養(yǎng)特點與特定人群的營養(yǎng)與膳食,還要掌握食物污染與食物中毒的防控措施,熟悉餐飲衛(wèi)生管理規(guī)定和食品安全法相關條例。本課程在先前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待解決的難題:第一,課程涉及到的學科多,課程內容更新快,課時安排不足,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少;第二,課程理論性強,學生基礎薄弱,部分學生畏難情緒重。如何破解難題是任課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的出現(xiàn)無疑為難題的破解帶來了一線曙光。因此,教師嘗試在本門課程內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部分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
2.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課程設計
本門課程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部分主要包括能量和七大營養(yǎng)素相關內容,并將慢性疾病營養(yǎng)穿插其中,共設計八個具體學習任務。其具體混合式教學過程如下:
經比較MOOC平臺上營養(yǎng)類課程的內容設置、評價體系、授課視頻質量、作業(yè)難易程度,以及選課人數(shù)和學習評價,最終選擇了“華文慕課”平臺上由北京大學許雅君教授授課的《身邊的營養(yǎng)學》作為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上課程。該課程主要的教學資源包含七大營養(yǎng)素的基本內容,有授課視頻、作業(yè)、討論板塊、綜合考試。
以“任務三 為高脂血癥人群提供含脂類食物選購指導”為例,來闡述課前、課中、課后的具體實施過程。
(1)課前 教師課前布置“華文慕課”平臺上《身邊的營養(yǎng)學》“第二章 脂類”的學習內容,通過QQ、微信等交流渠道及時為學生答疑,根據學生反饋的難易程度,提前做好課上準備,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2)課中 導入任務:為高脂血癥人群提供含脂類食物選購指導。教師分析任務,列出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中大部分線上課程有詳細講授,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問卷星平臺進行測試。測試成績當場公布,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也能讓教師進一步明確哪些內容還需強化講解。教師對預習答疑環(huán)節(jié)中的一些共同的難點問題,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線上課程中未涉及到的或講得不夠詳細的知識點,教師補充講解。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強調。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梳理任務完成的方法、步驟。教師示范任務中的一部分:高脂血癥人群烹調油的選購指導。學生分組完成任務,根據高脂血癥人群的膳食原則,自行查找各類食物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類型,提出高脂血癥人群食物選購的指導建議。各組完成任務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搜集各組遇到的疑難問題,對共性的問題統(tǒng)一解答。最終,各組形成一份高脂血癥人群的含脂類食物選購指導報告,派組員上臺闡述報告。經過教師評分、各組代表評分,最后形成每組的成績。
(3)課后 教師為學生課后提供自建的公眾微信學習平臺,通過一些脂類熱點問題的分析,如:要對反式脂肪酸“趕盡殺絕”嗎?我們該不該放棄豬油?橄欖油是最好的食用油嗎?減脂還能吃堅果嗎?等熱點問題讓學生繼續(xù)拓展鞏固學習。
三、教學效果與反思
1.教學效果
經混合式教學改革實施后,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改善。小組互助學習、競爭學習的氛圍逐步形成。課堂上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開展互動,為學生安排相應的應用性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增強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反思
(1)混合式教學平臺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網絡課程平臺的搭建是基礎。MOOC平臺優(yōu)質的師資、高質量的習題、案例等都可以為任課教師所用。但借用MOOC平臺課程資源,存在一些不便。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平臺課程開課時間能正好滿足課程學習進度的需要,另一方面,學生學習后臺數(shù)據無法跟蹤查看。本研究由于平臺的局限性,還借助了QQ、微信、問卷星等網絡平臺來開展互動答疑、測試和拓展鞏固學習。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自建MOOC網絡課程,將更多的課外學習活動放在同一網絡平臺上,及時跟蹤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自學。endprint
(2)教師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改變,從傳統(tǒng)的知識講授者和傳播者角色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設計者、引導者、管理者和輔導者等多重角色,從單一教學設計轉向多維教學設計。教師需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時間框架、引導規(guī)劃學習過程,提供與學習目標相匹配的學習素材,提供合適的學習策略指導和學習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
(3)學生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混合式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學習結果負責,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收者,而是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學生需明確學習目標及自身的需求,進行自我管理,能選擇合理的學習步調,善于在學習情境中充分利用教師引導和群組互助的作用,完成學習任務。
四、總結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發(fā)揮了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成為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新趨勢。將混合式教學引入《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教學中,利用MOOC資源來開展線上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積累了一些經驗?;贛OOC的混合式教學不僅要有完善的MOOC平臺,而且要求教師精心備課,更需要學生具有持之以恒的學習熱情,平臺、教師、學生任何一方面都至關重要,都直接影響教學的最終效果。基于MOOC的《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今后的教學中仍需要不斷完善,希望能為相關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顧小清.MOOC的本土化訴求及其應對[J].遠程教育雜志,2013,(5):3-11.
[2]李靜,李新房.國內MOOC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2-2016年CSSCI與中文核心期刊文獻數(shù)據分析[J].出版廣角,2017,(12):78-80.
[3]趙愛華.關于MOOC與傳統(tǒng)高等教育的思考[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6):24-34.
[4]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4,(4):21-31.
[5]孔維軍,閻嘉琪,王曉霞,等.混合式學習在高職數(shù)控編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5,(34):17-45.
作者簡介:周超(1983-),女,漢族,湖南衡陽人,講師,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碩士,單位:浙江農業(yè)商貿職業(yè)學院烹調工藝與營養(yǎng)專業(yè),研究方向: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