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香栆
摘要:英語是一種語言,基本質是一種交際的工具。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國際語言之一。隨著當今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與變化,國際經濟、文化、體育各方面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英語運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這就使英語的中語教學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 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一、鼓勵學生說出來
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較差,大多數學生能夠認真的學習理論知識,但是不善于表達,尤其是用英語進行表達,導致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主動性較差,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怕說的不好,從而產生消極的心理,這樣的狀態(tài)嚴重的影響了學生英語口語的自信心。因此老師應該盡量的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大聲的說出來,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fā)式等教學方式,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文章等,讓學生們進行朗讀,為了增加學生的參與性,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來進行朗讀,如在不理解一件事情時,可以說:“I am sorry,I dont understand”,也可以說:“I am sorry,I didnt quite catch that”等,在實際的對話中,如果學生能夠說出新的語句,老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鼓勵。逐漸的培養(yǎng)學生自我朗讀能力,最后懂得自我修正,慢慢的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只有學生的自信心增加了,才能夠大聲的說出來,從而練習自己的口語能力,并以英語口語為基礎,開展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
二、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
教師課上要盡量給學生營造一種說英語的氛圍,能夠使他們初步形成的對英語的興趣持續(xù)下去。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機會。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景使他們有說的愿望。英語課堂上的活動設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師生問答,學生與同伴的合作活動,小組討論等,都能讓學生們參與到說英語的活動中。例如,我在講 “What do you think of …?” 句型時,特意用自己穿的一件新衣服引起大家的注意,問他們這件衣服怎么樣。大家發(fā)表了看法的同時新的形容詞就被引入了,還能擴展一些課外詞匯。然后又針對一些學生不愛穿校服的現象,討論了他們對校服的評價,還有同學提出了改進校服設計的方案; 部分男生頭發(fā)過長,聽到多數同學不喜歡這種發(fā)型的觀點后,第二天自覺地將頭發(fā)剪短了。這樣的討論既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解決了一些令班主任頭痛的班級管理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開展情境活動,活躍口語交流氣氛
為了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英語口語鍛煉平臺,教師可在課堂上開展英語情境活動。首先,教師應在備課時進行英語口語情境活動的設計。設計內容應緊貼時代和生活,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興趣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利用英語課堂使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可根據個人想法和興趣自由發(fā)揮,并于課后對情境所涉及詞匯和背景進行解釋。此舉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口語練習機會,同時也能拓展其視野。
如在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章時,教師可根據該主題進行情境活動設計。首先,教師可通過互聯網下載一些英文音樂或中文流行音樂音頻作為情境活動的輔助資料,注意所取資料應盡可能符合學生的興趣。其次,設計情境活動的大致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可能做出的反應進行預測,并設計好應對措施。如先在活動開始時播放音頻資料,待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時,隨機抽取幾位較為活潑的學生參與活動,并積極與其進行互動,引導其完成整場活動的角色扮演。待其余學生大致了解該情境活動的模式后,可繼續(xù)抽取其他性格特征的學生參與其中。抽取學生時應注意把握學生特征,一般情況下,抽取相互之間較為熟悉的學生進行同一場情境活動的表演能更有效地達到鍛煉其口語能力的目的。另外,情境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活動進行總結,并給予學生的表現以肯定評價,從而增加學生練習口語的自信。
四、多模仿、多朗讀、多背誦
朗讀對于學習語言很重要,但我覺得模仿在語言學習中同樣很重要。學生要開口說的前提是要會讀,那么在口語訓練的最初,就可以從模仿開始。模仿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用的就是通過經常模仿錄音,這樣能使學生語音語調純正,有益于培養(yǎng)語感。還有就是老師在課堂上的帶讀,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然口語的訓練與聽的訓練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常在課堂上播放課文原聲動畫讓學生去欣賞,并注意去模仿。背誦也是加強口語訓練的一個重要的途徑,背誦課文中的好句子或者段落,能培養(yǎng)學生對單詞運用的嫻熟性,以及形成正確的語法觀。所以課文中的Dialogue和Reading,我都要求學生會背誦。很明顯,許多同學通過背誦,積累了很多可說的素材。
五、鼓勵學生自由表達
想要進一步發(fā)展與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鼓勵學生自由表達,盡可能的用全英文進行教學。這將會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更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并且促進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的共同提升。很多教師在進行口語訓練時訓練的形式都十分固定,探討的話題也較為局限,學生們總是對于這幾個問題或者這一類問題進行探究,大家的表達欲望自然會不夠強烈。教師要改善這一教學現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更多的進行自由表達。這不僅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大家更好的投入于口語學習中,這也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激發(fā),并且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很多不同的展開模式。第一,要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Free talk可由傳統(tǒng)上的“老師問學生答”改為“學生問老師答”或“學生問學生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第二,多給學生表演的機會,在具有故事性的課文學完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創(chuàng)小品或模仿文中情節(jié)進行表演。通過表演,學生不但掌握了語言知識,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和口語交際水平;第三;多給學生發(fā)展個性的機會,教師或學生自己提出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討論后,各抒己見,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激發(fā)學生想說、樂說的欲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英語教學應以能力培養(yǎng)為綱,以語言實踐為主線,全面和諧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聽得懂、說得好、讀得快、寫得順、譯得準的英語人才。這樣看來,中學英語教師無疑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楊建花.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01).
【2】葉紅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探索[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S1:185-1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