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挖掘學校特色資源優(yōu)化品德教育教學

    2017-09-27 06:38:03池希強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品社品德校園文化

    池希強

    摘要:《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承擔著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任務,課程內容不僅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材,要使學生廣泛接觸和了解社會,就必須根據社會生活發(fā)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吸納鮮活的生活事件,充分開發(fā)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以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字:學校資源融合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1

    學校特色資源對學生品德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自我校參加市級“品德課程教學與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以來,我與課題組老師們積極探索小學品德課程與特色學校文化建設之間融合的相關策略,將品德課程教學與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品德課堂教學之中,有效促進品德課教學改革。

    一、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文化作為校園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體指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及各種設施等。這是一種環(huán)境文化,它的作用體現(xiàn)出“桃李不言”的特點,卻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感染。所以,環(huán)境文化的設計必須強化環(huán)境育人意識,使校園環(huán)境充滿著文化色彩,“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能說話”,讓校園文化環(huán)境為品德教學服務。

    我們把品生(品社)教材內容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聯(lián)系到了一起,形成了以品生(品社)教材內容為載體,讓校園文化引領班級文化,由班級文化支撐校園文化的特色校園文化。

    ?;找I學校文化,?;胀庥^呈圓形,上方為學校名稱,與之相對應的下方為學校名稱的漢語拼音?;捎么韺庫o、開闊、廣袤無垠的藍色主體由“展翅飛翔的白鴿”和飄舞的絲帶組合為“宦”漢語拼音首個字母“H”,象征著宦溪中心小學的學生似鳥兒般生動活潑的生長,在美麗的校園里健康快樂的學習嬉戲,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形象體現(xiàn)了“好學健體文明創(chuàng)優(yōu)”的校訓。校徽中的柳枝呈“溪”漢語拼音首個字母“X”自下而起,對鴿子形成托舉之態(tài),象征宦溪中心小學地處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綠色象征著朝氣蓬勃,也象征著希望,展示了宦溪中心小學良好的人文氛圍,寓意著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老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達到生命質量的提升。

    在校園內隨處可以看到多塊明顯的提醒教育牌:說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等。上面還印入了?;?、校名等信息,非常漂亮,富有特色。

    可以想象,師生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和生活,該是多么幸福而溫馨的場景!

    二、挖掘山區(qū)地域資源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币寣W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應挖掘和利用地域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少年兒童近距離的感知身邊的山水、人文,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架設一條主動作為的橋梁。

    北峰是福州的北大門,也是福州北部的天然屏障,更是榕城美麗的“后花園”。我校所處的宦溪鎮(zhèn)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東北部,是省定革命老區(qū)基點鎮(zhèn),有少數(shù)民族畬族。該鎮(zhèn)有著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等資源。位于捷坂官田的獨屏山上有“鸚哥對獨屏”、“雙獅雙麒麟”、“雙峰駱駝”等幾十處景點;后道萬畝林場,是獵奇、探險的好處所;捷坂“滿堂香”千畝茶園,是示范農業(yè)觀光的好去處;峨嵋月洋人工湖,是垂釣、游泳、泛舟的理想選擇地;而被稱為“左海小廬山”的鼓嶺上,有中國最早的避暑度假村。鎮(zhèn)域內還有古橋、窯址、禪寺、古寨、古驛道等古跡和桂湖“二·三革命紀念館”、垅頭境、降虎紅軍烈士墓等德育基地,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德育資源。

    近年來,我校充分挖掘梳理這些獨特的地理教育資源,組織師生進行走訪調查,收集文字、圖像資料,制作教學課件,并結合各年級品德課程教材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同時,每年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實地考察、親身體驗。

    三、融合社會優(yōu)勢資源

    在品德教學中,只有將社會優(yōu)勢資源進行合理加工,對教材進行拓展和延伸,才能使教學更加適合本地區(qū)、本校特點。在教學中我們就一向注重融合社會優(yōu)勢資源,使之成為品德教學的有效補充,讓品德教學有更強的自主性、針對性。

    1、革命歷史教育:宦溪鎮(zhèn)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現(xiàn)在桂湖地區(qū)被命名為“革命老區(qū)”,建有“二·三革命紀念館”,降虎村的坪崗嶺上修建了“紅軍烈士墓”,這里已成為晉安區(qū)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之一。

    每年的清明節(jié)及烈士紀念日,我校都組織學生到“二·三革命紀念館”或降虎紅軍烈士墓開展憑吊活動,并通過走訪當?shù)乩系叵曼h員及烈士后人,了解桂湖“二三”革命及中國工農紅軍七軍團在降虎梧桐山一帶與國民黨87師激戰(zhàn)的歷史,這對于認識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九十余年的光輝歷程、緬懷為中國革命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都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有效地鏈接了我校革命傳統(tǒng)特色教育的校本課程——《紅色熱土》,進一步拓展了學校特色教育,達到了教育教學的“雙贏”。

    2、環(huán)境保護教育:宦溪鎮(zhèn)地理位置優(yōu)越,鎮(zhèn)政府所在地離福州市中心僅10千米,是離市區(qū)最近、交通最便捷的一個山區(qū)鎮(zhèn)。這里森林覆蓋率極高,樹木常青,樹種繁多,夏季平均氣溫比福州市區(qū)低3~5℃,是避暑、休閑、旅游的勝地,有“榕城后花園”和“天然氧吧”之譽。保護好美麗潔凈的家園是全體宦溪人的歷史責任。我校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教育,結合相關年級品德課程教學,開展了大量的主題實踐活動。如:聘請專家進行環(huán)保知識講座;開展“志愿者在行動”活動,深入單位、村落進行環(huán)保宣傳和清除垃圾活動;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校園”活動;開展“家鄉(xiāng)植物知多少”夏令營活動;開展“家鄉(xiāng)的種子”標本小制作等活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環(huán)保意識。

    3、旅游資源教育:宦溪鎮(zhèn)有“登狀元嶺、嘗農家菜、游降虎寨、掃烈士墓、逛鵝峰寺、觀古窯址、探將軍洞、尋古橋梁、沐溫泉浴、賞芙蓉石、品滿堂香、宿小廬山”等特有旅游資源,形成了各有千秋,又融為一體的鄉(xiāng)村特色游。近年來宦溪鎮(zhèn)著力發(fā)展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賞農家景”為主題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努力發(fā)展農業(yè)生態(tài)游。為了配合鎮(zhèn)政府的旅游資源開發(fā)建設,我校積極引導師生去認識、了解、關心、關注、支持鎮(zhèn)域內的特色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制作了《盤點宦溪的旅游資源》教學課件,結合各年級品德課程內容進行有機融合,或直接將學生帶到旅游景區(qū),進行現(xiàn)場教學,讓學生在觀察、體驗、活動中去感受、感悟、欣賞自己所居住的大山旖旎的自然風光,并由此產生作為山區(qū)人的自豪感。這種教學以山為筋,以水為脈,以文為魂,在潛移默化中有效地實現(xiàn)德育生活化、德育的內化,激發(fā)了孩子們從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提升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四、共享課內外活動成果

    品生(品社)教材內容,根據兒童生活的實際以散點式安排,如“我在成長”“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是中國人”“走近世界”等,遵循的是生活的邏輯,使兒童感到親切。這些內容正是他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也是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因而品生(品社)教材為我們提供的種種話題,可將活動的成果回歸生活實踐中。

    以品社課中《我們的家鄉(xiāng)》為范例,以家鄉(xiāng)本土美景為教學指向,以學生生活中的真實環(huán)境為內容來構建師生間的教學活動。

    在課前指導中,教師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組織同學們選擇一張最能體現(xiàn)家鄉(xiāng)美麗景色的有著全家人留影的照片到校進行評比。這個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不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還調動了家長們與孩子們共同學習的濃厚興趣,不少家長利用周末舉家前往各景點參觀游覽和收集素材。在品德課堂作品展示活動中,抓住說家鄉(xiāng)——賞家鄉(xiāng)——議家鄉(xiāng)——贊家鄉(xiāng)——繪家鄉(xiāng)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展示了不同家鄉(xiāng)背景的照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注意啟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不是讓學生為景說景,真正做到了品德課程與班隊“軟文化”的滲透性開發(fā)與利用,同學們充滿了對班級、對家鄉(xiāng)熱愛之情,并為自己有這樣一個班集體和美麗家鄉(xiāng)而感到自豪。

    這樣,既完成了品生(品社)教材的“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又為品生(品社)的教學甚至教材提供了鮮活的資源。因此,課題研究中我們要分析品生(品社)教材的階段性教學內容與學校班級主題活動及特色校園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及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方法和規(guī)律。endprint

    猜你喜歡
    品社品德校園文化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yǎng)成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chuàng)新探究
    培養(yǎng)愛國情懷 爭當文明主人——《品社》教學中核心價值觀教育方法探微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生”、“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愛你在心口難開
    以老區(qū)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讓生活走進品德與社會課堂
    品德
    讀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正安县| 梅河口市| 乐山市| 龙州县| 咸丰县| 汉中市| 钟祥市| 资阳市| 乳源| 江西省| 商水县| 永新县| 怀安县| 新闻| 合山市| 泰兴市| 科尔| 亳州市| 剑河县| 丰原市| 黄山市| 延寿县| 定州市| 宁远县| 内黄县| 恩施市| 南郑县| 镇沅| 林芝县| 汝南县| 温宿县| 定边县| 阿克| 田阳县| 彰武县| 互助| 新化县| 孟州市| 武汉市| 易门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