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驥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被教育工作者拋棄,誦讀教學法就是其中一員。誦讀教學法,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誦讀教學法的支持,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誦讀教學法再次得到教育人士的關(guān)注。加強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讓高中語文課堂更有活力,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誦讀教學;應用;作用
【分類號】G633.3
在許多教師看來,誦讀教學法只適應于小學或者初中的語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誦讀教學法會顯得過于幼稚。偏激的理解,讓高中學生沒有機會在課堂中誦讀所學文章,也影響了一代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具有語言應用的能力。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促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實踐。因此,重新審美誦讀教學法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一、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1.誦讀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發(fā)音
誦讀學習,就是讓學生將自己所見之字大聲朗讀出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快速閱讀或者自己有聲朗讀,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即使存在錯誤,他們也意識不到。而在誦讀過程中,學生們一起大聲朗讀,錯誤會被放大,學生也會知識自己哪里讀錯,正確的發(fā)音是什么。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打破了啞巴語文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改正錯誤的機會。
2.誦讀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意義
誦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與文章中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正是因為如此,誦讀就是學生打開個人語文學習思路的重要手段。在誦讀中,學生不僅僅是在朗讀文字,而是在與文字交流,在寫作者交流。學生不讀出來,永遠不知道作者是以什么樣的口氣來表達自己的頭腦中的思想。誦讀,給學生出聲的機會,給學生互動的機會,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意義。
3.有利于學生體會文章的意境之美
漢語的美是多方面的,不僅具有形態(tài)美,更具有意境美。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每一個文章都是經(jīng)過編者精挑細選的。在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文章時,誦讀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文字的節(jié)奏美與韻律美,明確文章中所用修辭。更能讓學生輕松地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力,通過自己的誦讀給自己營造一個真實的情境,在情境中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將誦讀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找好誦讀教學法的應用切入點,在不增加學生語文學習負擔的基礎上實施誦讀教學。
1.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實施誦讀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誦讀教學才有實施的空間。語文教學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讓學生了解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區(qū)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誦讀教學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利用誦讀活動,讓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以調(diào)動,改變教師的主體地位,才能讓高中語文課堂有所創(chuàng)新。教師要重視誦讀活動的設計,重視個人課堂角色的轉(zhuǎn)變,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誦讀教學,讓語文學科的特色彰顯出來,對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意識進行培養(yǎng),是誦讀教學應用的重要目標。
比如在講解《記念劉和珍君》時,教師讓學生自己想一個誦讀的方法,從學生的想法中選出一個支持人數(shù)最多的方法加以實施。尊重學生的想法,是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第一步。一些學生提出大家一起誦讀文章,一些學生說一排一段地誦讀,還有一些學生說用合聲的方法去誦讀。如果大多數(shù)學生支持用合聲的方法去誦讀,教師就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和他們喜愛的方法誦讀,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
2.構(gòu)建課堂氛圍實施誦讀教學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學活動就是傳承文化的活動,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引導學生不斷成長。因此,語文教學不僅具有傳遞語文知識目標,還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標。利用誦讀法實施語文教學,教師需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文化氛圍的渲染下,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與誦讀內(nèi)容結(jié)合在一起,推進誦讀行為的科學化。
比如在講解《論語》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孔子與儒家文化知識,讓學生對論語產(chǎn)生認同感。學生對于學習內(nèi)容的認同感,會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具有向往之心,就能更好地將自己與誦讀內(nèi)容結(jié)合成一體。在文化氛圍下進行誦讀,能夠促進學生理解誦讀內(nèi)容的意義,提高教學效率。
3.加強師生互動實施誦讀教學
師生互動,是調(diào)動學生誦讀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誦讀教學的一種方式。在過去的高中語文課堂中,一直都是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在學生心里,他們也想聽教師讀課文,甚至想與教師開展一場誦讀比賽。在開放化教學的今天,教師要一視同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誦讀活動中。將學生積極誦讀時,教師也與學生一起誦讀,這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親和力,還能給予學生誦讀的動力。在誦讀過后,與學生一起交流誦讀的方法以及誦讀內(nèi)容中最精彩的部分,促進誦讀教學成效的優(yōu)化。例如,在學習到《出師表》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誦讀一遍,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斷句、重點等,對文章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后由學生再誦讀就會出現(xiàn)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老師還可以跟學生分配角色,互動誦讀,由更加成熟的老師促進學生更好的投入到角色當中。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學科是一門語文學科,雖然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漢語是母語,但課堂中的誦讀是不能為生活中的交際所代替的。將誦讀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去理解字里行間的意義,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與學習內(nèi)容進行互動,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重視誦讀教學法的作用,并積極利用誦讀教學法實施教學,才能讓高中語文課堂效率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江渝,袁兵. 誦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02:109-111.
[2]孫艷輝,李志剛. 誦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0:101.
[3]朱燴,季通宙,吳玲玲. 朗讀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45:168-171.
[4]索梅. 高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法的應用及其實效[J]. 教育教學論壇,2011,33:46-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