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華
摘要:縱觀歷史,忠誠文化對一代代父母官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當今新形勢下,面對國內外復雜局勢,黨員干部更應該秉承忠誠文化,忠于黨的信仰、踐行黨的宗旨,帶領群眾向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昂首闊步!
關鍵詞:忠誠 信仰 黨群關系
斯大林在《悼列寧》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是具有特種性格的人。我們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倍@種特殊材料就是“忠誠”,即使被打成碎片,每一片碎片上也都寫滿了忠誠。習總書記要求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并將此作為好干部的標準。尤其對于“忠誠”這個為政之魂而言,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領導干部要對黨絕對忠誠,絕對忠誠就是唯一、徹底、無條件、不摻任何雜質、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赤子之心”,能夠不忘初心、堅守本心、剔除私心,保持嬰兒般的純粹。
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凝聚了民族文化精神。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幾經揚起,顯示出了獨特的光芒,彰顯出了其所具有的時代價值。忠誠文化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忠誠文化”以其價值引領的作用成為社會、國家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基石。枕戈待旦的祖逖、飲馬黃河的岳飛、牧羊懷志的蘇軾等等,都是靠著矢志不渝的追求、浩然正氣的大夫精神成為忠誠文化的踐行者,成就了流芳千古的精神豐碑。中國共產黨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直至今日的發(fā)展壯大,靠的就是忠誠以及黨員身上的那份擔當。對于黨員來說,什么是忠誠,忠誠就是對信仰忠貞不渝地堅定、對宗旨的持續(xù)不斷地踐行。
一、對黨忠誠,就是忠于黨的信仰
《中庸》有云:“誠之者,擇善而固之者也?!薄皳裆贫讨奔催x擇并執(zhí)著地追求至善,這就是信仰。儒家的內圣外王之道,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意”作為虔誠的信仰在中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讓信仰成為人生行動的指南。我們黨是在民族遭受危機、蒙受苦難、探索復興的道路上應運而生的,從誕生開始,就有著崇高的使命,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黨始終不忘自己的使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正是因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逆境時不消沉動搖,不斷地革故鼎新、激濁揚清。堅定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共產黨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思想武器。進入新時期,在世界多極化、價值多元化以及社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國際局勢風譎云詭,霸權主義尤其是恐怖主義仍然存在并在一定的范圍內有所發(fā)展;國內任務繁重艱巨,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等諸多挑戰(zhàn)。在各種思想意識交鋒和面臨的挑戰(zhàn)面前,守牢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思想陣地,樹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同時將加強思想建黨與注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相結合,這是我們黨永葆生機的重要經驗。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有很強的修正錯誤、完善自身的能力,我們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浩劫,但是我們能夠修正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我們跌倒過但都重新站起來了,我們挫折過但都走過來了,就因為我們黨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我們是打不垮的。堅持黨要管黨,就必須把政治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守牢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這個陣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不動搖,進一步增強政治素養(yǎng),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困難面前勇于擔當,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
二、對黨忠誠,就是要踐行黨的宗旨
《論語》顏淵第十二之第七:“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古今中外政權更迭的必然規(guī)律。對于我黨而言,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黨的全部利益,這就是我們黨要做好的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應該是每個黨員發(fā)自內心的價值追求和堅定信念,以一顆最純粹的心去服務群眾,用自己的行動做黨群眾路線的積極踐行者。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群關系是“魚水關系”,群眾對黨的革命事業(yè)積極擁護,共產黨人也是走到哪里就為群眾服務到哪里,魚水情深的故事比比皆是。隨著我黨執(zhí)政以及改革開放的快速發(fā)展,黨群關系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國際國內的大環(huán)境也對良好黨群關系的建立產生威脅。如何在新形勢下保持住深入群眾,踐行群眾路線的傳統(tǒng),這就需要每個共產黨人仍然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維護和發(fā)展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站在群眾的立場上做群眾的父母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一個黨員都是我們黨的重要組成,只有我們每名黨員都能堅持群眾觀點,堅定群眾立場、堅守群眾路線,運用正確的群眾工作方法,不斷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樣外國一些政權的歷史悲劇就不會在我黨身上上演,我們黨就可以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古人云“祿厚恩深何以報,惟當努力罄忠誠”。共產黨人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職能是組織和人民賦予的,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如何堅定信仰、踐行宗旨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這就需要做到講政治、敢擔當、守規(guī)矩。在講政治上,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尤其是要注重看齊意識;在敢擔當上,要有“想為”的激情,要有“敢為”的擔當,要有“勤為”的意志,還要有“善為”的能力;在守紀律上,守底線、做到廉潔自律,重操守、做到防微杜漸,勇帶頭、做到以上率下。用“忠誠、干凈、擔當”的標準反思自己、修正自己,以螻蟻之穴、潰堤千里的憂患之心啟發(fā)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謹慎之心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公仆之心履行自己的一職一責,在優(yōu)秀忠誠文化的涵養(yǎng)之下,忠誠于黨、忠誠于組織、忠誠于人民,堅定信仰,踐行宗旨,用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蓬勃朝氣,踏實干事,清白做官,盡心盡力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斯大林.斯大林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張艷國.忠誠文化及其現(xiàn)代價值[J].江漢論壇,200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