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瑩
摘要:人際語法隱喻是在表達人際意義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為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本文以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為基礎,從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兩個方面對五首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中的人際語法隱喻現(xiàn)象進行分析,從而探究人際語法隱喻在這種具有特殊交際意圖的語篇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人際意義。
關鍵詞:人際語法隱喻,公益歌曲,人際意義
【中圖分類號】J652
1.引言
韓禮德于1985年在其《功能語法入門》中提出了“語法隱喻”這一術語,并將語法隱喻分為概念語法隱喻和人際語法隱喻兩類。近年來對我國語言學者也嘗試通過語法隱喻對其他語篇進行分析,尤其是人際語法隱喻。但是,對于公益性歌曲的研究還涉及尚淺。在某些語篇類型中,研究人際語法隱喻對我們的分析和理解能起到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常晨光,2001)。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呼吁公眾關愛兒童,喚起公眾對兒童的重視。本文選取五首具有代表性的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從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兩個方面對歌曲中的人際語法隱喻現(xiàn)象進行分析,試圖找到這五首歌曲所傳遞的人際意義。
2. 人際語法隱喻
韓禮德的語法隱喻理論認為,在人際意義的表達上出現(xiàn)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稱為人際語法隱喻。一般而言,從人際意義上看,隱喻主要由語氣和情態(tài)來表達,分為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根據(jù)言語角色和交換物的不同,韓禮德歸納出了四種基本的言語功能:陳述、提問、命令和提供(Halliday,1994)。在語言的實際使用過程中,言語功能和語氣之間并不是單純的一一對應關系,這種由一個語氣域向另一個語氣域轉移的現(xiàn)象就是“語氣隱喻”。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情態(tài)系統(tǒng)表達講話者對事物的判斷或評判,主要是由限定性情態(tài)動詞、情態(tài)副詞和謂語的延伸部分來表達,但這不是表達情態(tài)的唯一方式。情態(tài)意義也可以由小句來表達,韓禮德稱這種現(xiàn)象為情態(tài)隱喻。
3. 公益歌曲中的人際語法隱喻
兒童作為弱勢群體,一直受到廣泛關注,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也屢見不鮮。本文將選取五首具有代表性的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從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五首歌曲分別是Heal the world,Concrete Angel,Ronan,Dont let me go以及Tell me why。
3.1語氣隱喻
3.1.1陳述語氣行使祈使語氣的言語功能
一般情況下,陳述句在語篇中的功能是提供信息,而情景語境和交際意圖可以決定表述意義的選擇(林正軍,楊忠,2010)。在這幾首具有特殊交際目的的公益歌曲中,陳述句可以行使祈使句的命令或倡議等言語功能。例如:
(1)A fragile soul caught in the hands of fate. When morning comes, it'll be too late.
(1)句是一句典型的陳述句,但是它的言語功能不是單純向我們傳遞孩子去世的信息,而是呼吁公眾,呼吁那些冷漠的人,要及時向需要幫助的孩子伸出援手,不要用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處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不要等到一切都已為時過晚的時候才去采取行動。陳述句的使用卻可以拉近舞臺上的歌者與聽眾的距離,使他們更容易接受這一要求,更能積極響應歌詞的號召。
3.1.2 陳述語氣行使疑問語氣的言語功能
在這幾首歌曲中,陳述語氣除了行使祈使語氣的言語功能外,還行使了疑問語氣的言語功能,例如:
(3)I wonder if my words are making any difference.
這句歌詞明顯屬于隱喻式的表達,歌詞本身屬于陳述語氣,但它實現(xiàn)的言語功能是提問的功能,這句歌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向聽眾提問,讓聽眾對歌詞進行反思,希望通過聽眾的反思產(chǎn)生一些變化,去關注那些被非法販賣的婦女和兒童。
3.1.3疑問語氣行使陳述語氣的言語功能
疑問語氣一般情況下行使的是提問的言語功能,但在這五首歌曲中,有的疑問句用以提供信息,行使了陳述句提供信息的功能。例如:
(4)The world we once believed in will shine again in grace. Then why do we keep strangling life, wound this earth,crucify its soul.
上述疑問句出現(xiàn)在歌詞語篇中其實并不期待聽眾做出回答,主要目的是為了號召大家熱愛生命,停止對地球的傷害,行動起來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世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歌詞必須首先對現(xiàn)實的事態(tài)進行描述。疑問語氣在現(xiàn)實中不一定期待回答,它具有隱含回答的功能(Thompson,1996)。
3.1.4 疑問語氣行使祈使語氣的言語功能
疑問語氣的言語功能可以由不同的形式實現(xiàn)。當然,疑問語氣也可以形式不同的言語功能。在Tell me why這首歌中,有大量的疑問句,不用于提問,也不用于陳述,而是用于祈使。例如:
(5)Tell me why, whydoes the tiger run.
(6)Can someone tell us why we let the ocean die?
以上這些句子并不要求聽眾進行回答,而是借疑問句可以提出疑問這一言語功能,引發(fā)大家對人類惡行的思考,并且呼吁大家,我們必須停下腳步去反思了。說話人為了避免直接命令引起的強硬態(tài)度,令人無法接受,于是采用疑問句的句式行使祈使句的功能,實現(xiàn)了從一個語氣域向另一個語氣域的轉移。
3.2 情態(tài)隱喻
情態(tài)隱喻包括明確的主觀情態(tài)和明確的客觀情態(tài),前者是指說話者用“自己”的觀點來“裝飾”命題,常體現(xiàn)在表達認知心理過程的句子中(熊學亮,劉東虹,2005)。在Heal the world中有兩個句子:endprint
(7)There is a place in your heart,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8)In my heart I feel that youre all my brothers.
從情態(tài)隱喻的角度講,句中的“I know”和“I feel”都屬于明確的主觀情態(tài),說話人的目的其實是陳述從句中的內(nèi)容,即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愛,我們是兄弟姐妹。但顯性主觀形式的使用使說話人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得到突顯,使聽眾更清楚地意識到,說話人與大家始終站在一起,從而為正義的事情積攢更多的力量,為孩子們?yōu)樽訉O后代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公益性歌曲的最終交際目的是讓公眾采取積極的行動,那么歌詞必須給大眾傳遞信心和強有力的支持。為了使個人觀點變成不容置疑的事實,說話人采用了明確的客觀形式。在Though its plain to see, this world is heavenly be gods glow.這句歌詞中明確客觀形式“its plain to see”的使用使后面的從句內(nèi)容變得更有說服力,聽眾更容易從心理上接受說話人的觀點,積極主動地去保護自然,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美好的世界,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公益性歌曲的人際意義。
4. 公益歌曲體現(xiàn)的人際意義
在選取的五首歌曲中,人際語法隱喻的使用對人際意義的實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提供信息,陳述事實。為了實現(xiàn)五首公益歌曲的交際目的,歌曲首先要向聽眾傳遞一個信息:世界上有很多兒童需要我們的幫助。第二,呼吁公眾作出行動。事實證明,語氣隱喻的使用幫助公益性歌曲人際意義的傳遞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更能激發(fā)公眾作出行動,關注兒童成長,幫助需要幫助的兒童。
5.結語
本文以功能語言學為基礎,從人際語法隱喻角度解析關愛兒童類公益歌曲的人際意義,發(fā)現(xiàn)人際語法隱喻在這種具有特殊交際意圖的語篇中大量存在,它可以幫助歌曲更好地傳遞人際意義,獲得聽眾更多的支持和對兒童的關注,從而達到一起做善事的目的。通過這一研究,希望能豐富人際語法隱喻的適用范圍,也再一次證明了人際語法隱喻可以使交際意圖在各類語篇中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 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6
[3] 常晨光. 英語中的人際語法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7)
[4] 林正軍,楊忠.語法隱喻的語義關系與轉級向度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6)
[5] 熊學亮,劉東虹. 英語學習中語法隱喻的遷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