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姝
從年齡階段來看,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學生,其英文閱讀特點與習慣各有不同。選擇合適的分級繪本讀物,能通過分級簡化繪本的語言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潛移默化提升閱讀素養(yǎng)的過程。外研社出版的《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繪本系列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閱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問題的研究
(一)理論學習
1. 繪本閱讀教學:繪本即Picture Book,定義為畫冊(出自《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繪本閱讀教學可以理解為“以指導學生閱讀畫冊為內容的教學活動”。
2. 閱讀分級:結合小學生認知水平與身心發(fā)育階段的特點,根據英語日常學習的習慣規(guī)則,通過設計分級式的閱讀方案,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3. 引導式閱讀:既是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能力和方向性引導。
(二)他山之石與學術研究
繪本式學習方式起源于17世紀,最早是從歐洲廣為傳播。證據表明,自17世紀到21世紀這數百年間,英語作為第一創(chuàng)作語言的經典繪本就有22本,占全世界35本經典繪本的近63%。
從中國知網查看“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指數分析結果,自2008至今的九年間,僅僅搜索到關于141篇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文章,這項數據說明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原版英語繪本教學研究層次較低,有待發(fā)展。
二、繪本分級閱讀的教學運用
(一)結合學段特點,目標分級
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進行分級閱讀引導,在教學中注重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與引導學生積累詞匯。筆者以《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繪本作為例子,在三、四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了探索與嘗試。
繪本閱讀的分級從兩個方面展開目標分級: 一是根據該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知識水平,按照年級進行分級,選擇合適的繪本進行教學。二是目標分級。各級目標不但要具體,而且要與繪本內容相結合。例如《大貓英語分級閱讀》四級1《Lets Build a Rocket》,筆者按照兩級目標來分級。對于普通學生,只對基本詞匯做要求,要求能看懂繪本內容;而針對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提高要求,除了要求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乘坐火箭去虛擬旅行的不同階段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辦法,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說一說可以乘坐火箭去哪里旅行,以及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二)興趣養(yǎng)成,愉快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教學中,老師應注重引導,使學生養(yǎng)成形成興趣,自主閱讀,積累詞匯的好習慣。
1. 帶著問題讀繪本
引導性閱讀的關鍵在于老師。比如: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通過繪本封面來推測內文,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學生在閱讀中解惑,在解惑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在閱讀過程中,能借助圖片和已有經驗來預測和理解繪本的大意。
例如:在教PEP四年級下冊Unit 4《At the farm》時,筆者為學生選取“大貓英語分級閱讀”四級1的《Tod and the Trumpet》這個繪本來輔助課堂教學。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封面,預測故事內容。Tod和Trumpet有什么關系呢?讓人遐想。他會吹小號嗎?接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在小組里討論,猜一猜Tod為什么要躲在龜殼里?最后,引導學生對比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思考:Tod什么時候會躲在龜殼里?Tod為什么躲在龜殼里?Tod躲在龜殼里干什么?培養(yǎng)學生通過圖片提示復述故事的能力。
2. 激發(fā)思維閱繪本
在進行繪本的教學時,教師帶著學生進行圖片環(huán)游,邊賞圖邊聆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教PEP三年級上冊Unit 2《Colours》時,筆者為學生選取“大貓英語分級閱讀”四級1的《Colours》這個繪本來輔助課堂教學。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她在參觀畫展時看到色彩豐富的畫作,于是就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小女孩的第一個想象中,那是一個黃色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黃色的!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留意不同深淺的黃色,初步感受如果世界是同一種顏色的效果。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猜測小女孩想象的第二個世界、第三個世界會是什么顏色?為什么?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三至五分鐘時間在小組里討論,你是喜歡單一顏色的世界還是多彩的世界呢?為什么?最后,發(fā)給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根據喜歡的顏色描繪自己心目中的世界。
3. 分享欣賞看繪本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不同小組制作出來的新繪本,內容一定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可以鼓勵各小組學生用英語向大家介紹自己小組的團隊的分工以及新創(chuàng)作的繪本內容、創(chuàng)作靈感等。還可以鼓勵學生對各自創(chuàng)作的繪本進行評選和推薦,可以推薦最有想象力的繪本、最佳改編的繪本、最有創(chuàng)意的繪本、最具人氣的繪本等。對學生來說,懂得分享是一種能力。學生通過分享繪本,從中獲得自信心、成就感。
例如:在教PEP三年級下冊Unit 3《At the zoo》時,筆者為學生選取面向三年級學生的《Sam the Big, Bad Cat》繪本來輔助課堂教學。講述的是Sam是一只愛搗蛋的貓。有一天,它躲了起來。Tom只好四處尋找它。在尋找的過程中,搗蛋貓Sam給主人Tom制造了一系列的麻煩。這個故事使用了兩個方位介詞in和under, 以及一些家具的名稱。故事有趣生動,貼近學生的生活,牢牢地吸引學生關注繪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每次Sam藏起來,教師可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1. 如果你是主人Tom,你有什么感覺?生氣?擔心?無奈?你會怎么做?2. 如果你是淘氣貓Sam,你會藏在哪里?” 每次老師提問后,學生會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設想,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表述。
4. 發(fā)揮能力做繪本
老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應注重養(yǎng)成式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時記錄有創(chuàng)意的ideas,引導學生通過改編故事、續(xù)編結局或創(chuàng)作新的情節(jié)等方式,將閱讀的“看”轉化為寫作的“寫”,從讀者轉換為作者。在制作新繪本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新奇、快樂、興奮,這不僅加深了他們的閱讀體驗,也讓他們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并通過親身制作而喜歡上繪本閱讀。
三、成效與反思
通過12個月來的實踐,筆者選取的三年級、四年級的兩個樣本班組級的英語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學生的詞匯量也比實驗前有了量的飛躍,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對英語繪本閱讀的興趣。以下是選用“大貓英語分級閱讀” 繪本的課堂教學研究前與研究后的對比數據(如表)。
教學有法無定法。繪本分級閱讀教學也會有其局限性。例如:個別學生受限于詞匯量,在英語繪本閱讀時重圖片觀察輕文本理解,自主學習能力弱,不愿意思考,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引導他們去獲取知識,出現(xiàn)閱讀教學效果打折的情況。
綜上所述,英語繪本分級閱讀在體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多樣性,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讀不同級別的英文繪本,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效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