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棠
素質(zhì)教育的本質(zhì)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zhì)為宗旨的教育。素質(zhì)教育千頭萬緒,包羅萬象,但是針對小學生而言,最好的素質(zhì)教育形式是寓教于活動之中。因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教育活動。
1. 消防教育。邀請消防官兵演練消防技術,滅火知識講解,室內(nèi)外火災發(fā)生等活動使學生增加了防火意識和初步滅火方法。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小陳隨大人一起去拜清,是日,風和日麗,萬里晴空,氣溫較高,山上枯枝殘葉多,在拜清燒紙時,一陣風吹來,卷起正燃的紙掛在附近的枯草旁,風助火勢,枯草馬上燃燒起來,火越燒越旺,眼看很快就要燃著相鄰成片的雜技枯草樹林時,小梁靈機一動,利用所學山火撲滅法,馬上折斷一棵雜樹當掃把向火撲去,隨即其余的人依樣去做,很快就把火撲滅了,避免了一場災難發(fā)生。
2. 交通規(guī)則教育。利用多種形式向?qū)W生宣傳交通注意事項和常識。本校地處鬧市中心,道路標色復雜,人、車密集,稍有不慎,極易發(fā)生碰撞事故,以前時有發(fā)生碰撞,如今經(jīng)宣傳教育,同學們的自覺性有較大提高,路上不再追逐嘻鬧,過馬路紅燈停、綠燈行,走斑馬線已深入人心,出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已形成習慣,自覺按路標行走。
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實驗證明,心理健康的人,對事物的判斷、對是非的判斷、對美丑的判斷、對真假的判斷都能作出較為客觀、正確的判斷,因此,培養(yǎng)、保護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應盡可能讓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如小廖有強烈的作文發(fā)表欲,多次投稿而無一中,于是產(chǎn)生焦慮情緒,無心向?qū)W,見狀我給予其鼓勵,并肯定其創(chuàng)作熱情,提供修改意見,并積極為之打通發(fā)表門道,使之達成心愿,此例說明,學生的興趣愛好需給予正確的引導和保護,這不僅能滿足學生的一般心理需要,且能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
4. 感恩教育。感恩是美好的德行,結合小學生具體實際,先從感性認識開始,給予引導,給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如:每天上學、放學是誰接送?每天的飯菜是誰給做?當生病時誰帶去看醫(yī)生?當衣服舊了、破了,誰給縫補更新?學生的回答基本一致,是父母。隨即我又問:父母為我們做了許多,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報答父母呢?并以“感恩”為題,做一件報答之事,寫一篇作文,經(jīng)多次引導,學生懂事了許多,文章佳句、引句頻現(xiàn),如“百善孝為先”“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其中一位學生的母親從事環(huán)衛(wèi)工作,說:女兒近來懂事很多,工作回來懂得遞毛巾給我擦汗,送上一杯開水解渴……感謝老師教會她會做人。
5. 勤勞品質(zhì)教育?,F(xiàn)就讀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安逸生活;更有部分學生存在輕視勞動的思想。如有學生家長開了一間廠,收入頗豐,家務都是保姆完成,在家里,從來沒洗過一只碗、抹過一次窗,并且認為搞衛(wèi)生勞動低人一等……班里的衛(wèi)生工作及其他義務勞動部分學生出現(xiàn)出勤不出力等不良現(xiàn)象,針對上述錯誤觀點和不良行為,我組織全班學生開展勞動是卑賤或光榮討論,經(jīng)過探討、引導、啟發(fā)勤勞與懶惰對個人、集體、國家的發(fā)展進步有著重大的影響,大家終于理解了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作為的人,就必須具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優(yōu)良品質(zhì),才能勝任?;诖耍珜奈易銎?,從小事做起,形成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正確思想。自此,班里的桌椅一塵不染,就連又臟又臭教學樓下的排污渠每天都有學生打掃、沖洗,保持清潔……
6. 誠信教育。誠信是美好的品德,古有云“民無信則不立”,即一個人如果不誠實,不講信用,那么就不能被這個世界接納,不能被人們接納,不能再世間立足,因此,做人必須要有誠信的品格,但社會上不誠信的現(xiàn)象存在許多,如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無根豆芽事件,瘦肉精事件,假冒名牌事件等,那么,在學校呢?答案是:也有不誠信現(xiàn)象,如作業(yè)抄襲、裝病逃課、考試抄襲,這些都是不好的品行,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為此,我用講故事引導,有誰知道,“狼來了”的故事?結果,齊刷刷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舉手,并你一言我一語講述起來。最后我提兩個問題:為什么人們第一、二次都去解救呢?為什么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卻沒人去救呢?同學們都能回答:第一、二次人們信以為真,第三次人們不再信任“牧羊娃”,從而得出謊言誤人誤己的結論。通過這些與誠信有關的討論,找出現(xiàn)階段存在的誠信問題,漸漸地上述問題都得到有效糾正,逐步形成講誠信的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