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苗
有句俗話,叫作:先治坡,后治窩。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俺大大在醫(yī)院上班,俺娘在家開診所。應該說,在當時的農(nóng)村老家,俺家的經(jīng)濟條件算是非常好的??墒?,俺家的布置卻一直很簡陋:房子是1974年蓋的,家具也是掉了油漆的舊家具。鄰居們幾乎都看上電視了,可俺家還沒有。記得播放《射雕英雄傳》的時候,俺還是跑到鄰居大哥家看了幾集。
到了1989年秋天,俺哥哥實在眼饞,湊著到地里拉花生秧的拖拉機,跑到鄉(xiāng)駐地賣家電的親戚那里,拉回了一臺17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俺娘看到俺哥哥把電視機弄回來了,也就沒再阻攔。
當時,俺娘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先治坡,后治窩。家里收拾得再好有什么用啊?要先把地里拾掇好,把工作干好,供你們上好學才是正經(jīng)事兒?。 卑衬镞€經(jīng)常說:“等你們都考上學、參加了工作,再收拾家里也不晚呀!”很顯然,在母親的眼里,這個“坡”的概念已經(jīng)有所延伸。
教了兩年書之后,我到鄉(xiāng)政府工作。當時,山鄉(xiāng)雖偏僻、雖是山嶺薄地、雖然幾乎沒有一家像樣的企業(yè),但由于幾屆領導干部不慕虛榮、不圖享受,財政挺寬松,日子過得挺好。當時,辦公室由于年久失修,許多墻皮張了起來,有同志就提出來裝修裝修;桑塔納跑了40多萬公里,面包車也時常在路上擱淺,有同志提出換兩輛新的??僧敃r幾位主要領導眾口一詞,都說是“先治坡、后治窩”,說家里的事不用急,先干“坡”里的活兒。那段時間,興修水利、改造薄地、植樹造林這些“坡”里的活兒成了大家的首選目標。每年都組織幾場萬人會戰(zhàn),每年都干幾個攻堅工程。沒過幾年,山鄉(xiāng)成了市里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典型,成了東部鄉(xiāng)鎮(zhèn)的“富戶頭兒”!到鄉(xiāng)鎮(zhèn)合并的時候,盡管房也沒修、車也沒換,可是不欠一分外債,不該一分內(nèi)債,賬上還剩了不少錢呢!
前幾天,妻子突然笑著說:你常說先治坡后治窩,咱這個家也該拾掇拾掇了!我“哦”了一聲,然后環(huán)顧四周:書櫥,是1996年剛參加工作時,我找附近村的木匠花120塊錢做的。在單身宿舍用了好幾年,然后隨著我搬來搬去?,F(xiàn)在,櫥子門上掉了兩大塊油漆,露出了里面的白膩子;寫字臺也是件老古董。2003年,俺大姐換家具,就把當年陪嫁的寫字臺退回了老家。我覺得這是當年俺村的資深木匠新木大哥用俺自家的槐木做的,樣式也不錯,就留了下來;再看墻壁,讓兒子涂抹得到處墨跡;再看地面,也早被踩沒了光澤,到處是斑塊;還有電視機,已經(jīng)看了14年,兩邊的音箱部位,已經(jīng)銹出了幾個窟窿。
看著我東張西望,妻子說:“前段同學聚會,有要好的同學提出到家里坐坐??晌乙幌朐奂业暮針觾?,就沒好意思讓人家來!”妻的話讓我陷入了思索。這些年,我行色匆匆,致力于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孝敬雙親;妻子則忙于教書、育兒。我們倆咬緊牙關,真的是宵衣旰食、殫精竭慮,哪有時間停下來考慮自己的“窩”?。‖F(xiàn)在,也確實該好好拾掇拾掇了。
俗話不俗。“先治坡,后治窩”這話是說給勤快人聽的,與懶漢無緣,與什么都不想干的人無關。這句話蘊含著最簡單的哲學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要分個主次先后、輕重緩急。
喜迎十九大,暢談新變化?!跋戎纹?,后治窩”需要定力、韌勁,不能愛慕虛榮,不能朝三暮四,需要立足實際、理清思路,需要集中精力、持之以恒、扎實苦干。只有這樣,才能“坡”也治好,“窩”也治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