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涵銳
在加拿大的自由中,相遇。
——題記
對于加拿大的記憶,始終飄散在百年一見的山火之中,揮之不去。加拿大人對森林的保護(hù)和塑造,隨著火焰的燃燒到了天堂。但在回眸微笑的剎那,籠罩在無邊的煙火里,不曾說過再見。于是,尋找,成為每個加拿大人的本能,在山火般燃過的記憶里尋找一個笑臉,尋找一份期待,尋找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聲影。
現(xiàn)在的加拿大,被碧池環(huán)抱,被繁花掩蓋。這座像極了翡翠的國家,在后來成為了尋覓自由遇見自由的城市,使沉浸在憂傷的人,重新歡笑如初。
清晨,千島湖。天空明澈如洗,正如加拿大的空氣像極了千島湖的純凈。在湖的岸邊踱步,深黛色的遠(yuǎn)山連著蔚藍(lán)色的湖水。中央,博爾特為妻子建筑的城堡,使那段纏綿的愛情故事仍在千島湖留存,隨著時間這酒釀,被造就得醇厚。坐落在千座島上的風(fēng)格迥異的民居映襯著藍(lán)藍(lán)的湖水,猶如優(yōu)雅女子斜倚在海濱的石廊上,猶如從古希臘走出的女神那樣縹緲和幽遠(yuǎn)。遙望天際,尋覓天空的極致,當(dāng)你一伸手,它便會回頭領(lǐng)你走,走過繁華沒落,走過草長榮枯。乘輪渡繼續(xù)航行,一個人憑欄遠(yuǎn)眺,任風(fēng)吹動耳畔的細(xì)發(fā),任美景牽走迷離的眼神。沿岸的千島湖就像是古老歐洲油畫的不朽之作,仿佛里面夾雜著來自自由人心靈深處的依戀。洲際島連接著加拿大與美國的土地,匍匐在千島湖的中間,紅楓飄向藍(lán)天,似乎暗示那里有你苦苦尋求的美好,那美好,讓人迫不及待地抬頭仰望,想看到那里的人,吟唱著什么故事。岸邊的小屋前,坐滿了正在休憩的加拿大人。熱切幽默的談笑,專注的尋忘,似乎在黑白格調(diào)的桌子前,一個或者許多熟悉的人,牽引著人們不斷向前,走到周邊的空位上,向朋友噓寒問暖,緊緊相擁。
晌午,在冰酒與食物的簡單邂逅中,找尋自由的靈魂。酒精是加拿大人放松的一味良劑。生活在這么一個令人神經(jīng)松散的地方,你可以穿得一身小資,也可以衣著一身素雅。在加拿大這個龐大的移民國家,沒有地位、種族、名利之分,只有在接受幫助后,紳士般的致謝。不需蒙娜麗莎的標(biāo)準(zhǔn),也不過孩童之年的放縱。低眉,順眼,淺笑,簡單,一切無須多言。
黃昏的海岸線悠長而美麗,夕陽灑下的余暉映射在每一間平房的窗臺,留下一片祥和安然。晚歸的海鳥飛越地平線,穿過太陽的心臟,撞出一抹嫣紅。光著腳,空著手,就這樣踩在沙灘上。讓晚歸的秋風(fēng)吹過我的鼻梁,眼瞼,酒窩,發(fā)梢。深深淺淺,淺淺深深的足印,讓人忍不住慢下步伐,匐下身子,凝望這些大大小小的足印。猜想前面的人是誰,有著怎樣的故事,在回憶著怎樣的過去。走過一樣的路,想著不同的人?;蛟S前面的人再慢,再慢一點(diǎn),后面的人再快,再快一點(diǎn)——在與月朗星稀的交替時,好巧,會邂逅在這片放任時間追尋往昔的沙灘,在這里相遇,遇到那個讓人難以放下的人。和他一起排坐靜候著晚風(fēng),任由風(fēng)鼓進(jìn)棉質(zhì)的薄襯衫,吹亂剛剛打理好的頭發(fā),不介意風(fēng)里面那股淡淡的海鹽味。等潮水一次又一次漫過褲腿,等到沙灘上印上兩個人的印記,等到黑夜蒙蔽了雙眼而視而不見,到了難舍難分的時刻,再揮手作別,感謝今晚的相伴,一切源于陌生與巧合。
在加拿大,沒有電影的經(jīng)典橋段“Please give me a glass of whiskey with ice”(請給我一杯帶冰的威士忌),只有隨和的散漫的“Please give a glass of orang juice.Thank you”(請給我一杯橙汁,謝謝!),這種性格的加拿大人,對生活,對任何事物都抱著淡定與沉穩(wěn),這大概也是County和moder blues這種稀缺的音樂格調(diào)能在加拿大駐留的原因吧。向往自由的加拿大人使樂觀放任成為一種態(tài)度,是很自由,畢竟自由!
當(dāng)真正能夠停息下來,細(xì)算時間已所剩無幾。夜深人靜,聽著時間嘀嗒,這座略略躁動的城市算是安靜下來了吧。蜷縮在床上的一角,當(dāng)床單與被子都以你為中心蜷成一個殼裝,慵懶的身體早已癱軟下去,早已沒了印象中那股濃濃的美國味。但神經(jīng)仍在躁動,使人忍不住癡望著頭上藍(lán)灰的天花板與昏黃路燈的投影。回想過去在自由中相遇的一天,不知在哪個回憶的片段,在哪個時間的停格,已經(jīng)睡去,嘴角仍留淺笑。
清晨的迎接,是陽光將窗簾染成酒紅色,溢出的陽光大塊大塊地落在地板。我揉著眼眶,撓著頭發(fā),迎接新的一天。一番修整之后,拾起墻角的背包,踏出房門,雖要離開,但心中仍想著:“早上好,加拿大。”
因?yàn)橛屑幽么蟮拇嬖?,心才有如此的自由,早已忘記遇見的平靜,似乎第一次,“浮躁”成為一個褒義詞,似乎一切都在相遇與自由中改變。記得在古城區(qū)向許愿池投入伊麗莎白硬幣,永遠(yuǎn)微笑。
找尋一根金線
寫游記類文章,很多人會不由得陷入一個誤區(qū):只是散落的感受,沒有提煉的觀點(diǎn)。其實(shí)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底色,有值得書寫的一個點(diǎn)。不泛泛而談,去集中筆力寫出一個主題,這樣的寫作才是聰明的。本文作者寫加拿大,就是如此。作者也在寫優(yōu)美的景色,熱情的人們,獨(dú)特的民居,但在這一切之外,有一根金線——相遇與自由。這根金線,拉著我們走過了加拿大這片神奇的土地,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它的精髓,它的文明。
讀完,會閉目想象加拿大,想象那片土地上跟相遇與自由有關(guān)的一切。這大約就代表一種寫作的成功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