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益璋
校門與家之間,估摸著有五公里遠。那時步行,走起來感覺是那么的遠,現(xiàn)在卻又是如此的近,只因為我們有了小汽車。這真的好嗎?
小時候,汽車還未流行,放學回家徒步五公里是常事。五公里,在我年幼的心中,可是一個極遠的路程。但是,我卻非常高興,因為我可以背上書包,去學校邊的小賣部買一根一元錢的冰棒,然后頭戴淺藍鴨舌帽,頂著紅紅烈日,與三四個小伙伴肩并肩、手勾手,踏上回家的路。路雖遠,但我和小伙伴們心之間的距離卻是很近的。我們一路歡聲笑語,哼著曲,拉著歌,惹得路兩邊的梧桐樹也“沙沙”地憨笑。腳上的襪子不知穿壞了幾雙,可我從不覺得累;即使身上大汗淋漓,只要夏風一來,我的心里便有咂巴蜜糖的愜意??刹?,有了小伙伴相陪,再遙遠的距離也還叫距離嗎?
有時不過是幾句玩笑,幾回追逐,幾次高歌,家便映入了眼簾,隨即開始享受家的溫馨,讓勞累的心安靜下來。然而,美好時光,總是短暫的。當草木漸長、高樓林立,汽車越來越普及時,校門與家之間的距離就沒有五公里了!
城市間的距離變短了,我的憂傷卻被拉長了。
校門與家之間,現(xiàn)在只有十分鐘的車程,確實是短,但在我心中變得很長?;锇閭冸x開校園坐上各自的汽車,漠然無語,隔著窗,我只可看見一排排黑白色的鐵殼。陰暗的天空,再也望不見太陽的光輝,再也聽不見我們一路的歡聲笑語,一切的一切全都變成了收音機里標準、單調(diào)、從不走音的流行歌曲。我一路靜默,家也變得相當陌生。我和小伙伴們曾栽下花的地方,還能踩一踩嗎?梧桐樹“沙沙”的呢喃,還能聽得見嗎?沒有了,全都沒有了!
誠然,汽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出行的方式,可是,我們是否也應(yīng)當多一些漫步的時光,與小伙伴們聊一聊曾經(jīng)的故事?校門與家總共相隔兩公里,曾經(jīng)那么近,現(xiàn)在卻如此遙遠。
勿讓科技麻木了我們的精神,勿讓科技拉遠了我們之間曾經(jīng)的距離!
從今天起,我決定棄車,徒步行走,去深吸那一路的梧桐軟香
迷你小評
文章用散文化的筆法,反思了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也讓我們失去了靈魂的豐盈。小時候放學回家步行的快樂與現(xiàn)在放學乘車回家的單調(diào),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勝唏噓。文末,用“我”的行動呼吁“我們”漫步行走,去深吸一路的梧桐軟香,極富意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