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煜陽
培根在《論美德》一文有言:“德如名香,碎之益烈”。誠然,修養(yǎng)是鐫刻于人的恒久不絕的芳馨,是縈繞于空的經(jīng)久不停的琴音,是時光無法湮滅的風華。
“得者,立業(yè)之基”。明代洪應明如是說。誠然,遙望“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亦或俯覽“人間正道是滄?!钡慕裉?,修養(yǎng),都是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zhì)。
修養(yǎng)是什么?古有郭長泰種竹縱盜,今有梅蘭芳鋪路放賊;前有古圣先王禮賢下士,后有李嘉誠修養(yǎng)智慧心語。修養(yǎng)不是念著半通不通的文言,踱著不疾不徐的遺老方步,數(shù)著百年文壇的零星遺存,驕矜地抖著寬袖;修養(yǎng)是地震災禍后立起的捐款箱,是遭遇無理后溫厚的光風霽月,是禮賢下士不矜賢嫉能的知人之遇,是充滿溫情的一杯水、一個笑、一句叮嚀。
為何要塑個人修養(yǎng)?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兩徽一端”帶來了爆炸性增長的信息??稍谌绱藭r代,卻火了趙雷,紅了武亦姝,捧了《朗讀者》,熱了《中國詩詞大會》,看來,那延綿不絕的悠久生態(tài),仍是必要?!皣衽瘛倍洌杂资熳x詩書,詩詞儲備尤豐,她不僅在事業(yè)上備受矚目,更因溫煦的氣質(zhì)和高貴的素養(yǎng)贏得國民崇拜。扎克伯格不僅年輕有為,他和藹的言行,樸素的作風和投身慈善的無私情懷更博得世界的佳言。修養(yǎng),為我們打開更高遠的視界,將我們的心靈羽化到更凌越的境界。
人若沒有修養(yǎng)作底,將是可怕的。架空的華麗大殿,經(jīng)不起時間的檢閱。君不見黃光裕長袖善舞、郭美美鋃鐺入獄;君不見“五岳散人”被炮轟倒戈,高官顯要頻頻落馬,狼狽不已。日前,“黑衣人”事件引人深思;公共空間的修養(yǎng)將何去何從?而羅爾騙捐,更折射出社會性的修養(yǎng)缺位。
余秋雨曾言:“公共空間是最大的文化作品,也是最大的文化課堂,廣大市民的行為習慣和集體人格,都在那里培養(yǎng)”。
誠哉斯言,可如何培養(yǎng)我們的修養(yǎng)呢?筆者認為,首先是通過閱讀打下深厚的文化根基。與時光淘洗過的偉大魂靈相遇,培育人文情懷。其次“勿以善小而不為”,點滴善意匯聚成完美人格,舉手投足間,修養(yǎng)立現(xiàn)。
唯愿我們攜手并進,塑自身修養(yǎng),贏高尚人格,得高華人生。
(作者單位:漯河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