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菊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口算能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但是低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年齡較小,認識較少,數(shù)學知識的積累也較少,各方面的發(fā)展還都處于初級階段,這無疑就增加了數(shù)學口算教學的難度,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以及計算能力較差,再加上,很多小學的數(shù)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對于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并不重視,這也是導致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提高小學低年級口算能力的對策,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口算能力;對策
引言:
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差,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這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小學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師,還需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創(chuàng)先教學方法,綜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本文將從幾方面論述,提高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對策。
一、優(yōu)化口算訓練的方式
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師還需全面的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找出適合低年級學生口算訓練的方式,達到提高其口算能力的目的,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口算訓練:
(一)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還需不斷的努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每天都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養(yǎng)成學生的口算習慣,并逐步的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同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要注意結(jié)視算和聽算,且要不斷的變化訓練的形式,以免讓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
(二)加強算理教學,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要經(jīng)過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要掌握口算方法,首先是理解算理,再通過以后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
(三)要注意練習設(shè)計的合理性,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過程,首先是能正確地以表象為中介抽象地口算,能按照口算方法一步步清晰地思考。第二是降低表象的清晰度,提高口算的速度。第三是無意識口算,使口算自動化。
(四)口算訓練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癥下藥,并注重算法指導,在口算訓練中,應(yīng)精選習題,有的放矢,邊計算邊讓學生說說計算的過程。面對全體學生,又照顧到中差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重視練習效果的反饋,為了及時掌握口算情況和效果,我們按照教學要求,擬定口算能力量化標準,利用這個標準及時反饋,及時調(diào)控。
二、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口算習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教學現(xiàn)象,低年級小學生在進行口算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當教師將這些錯誤指出,讓學生意識到錯誤時,大部分學生可進行改正,此種現(xiàn)象說明學生對口算的計算方式,掌握的缺乏準確性,沒有良好的口算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口算習慣,讓低年級小學生牢固地掌握住計算中的知識點。首先,教師應(yīng)該夯實低年級小學生的基礎(chǔ)計算能力,把基礎(chǔ)打好之后,再進行口算時,正確率就會有所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對于簡單的計算,如1+1=2,2+3=5,2+5=7,9-4=5,7-3=4等此類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要讓學生的計算正確率達到百分之百,當學生對于這些簡單的計算能夠準確算對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計算數(shù)值比較大的口算題,如77-22=55,33+66=99,35+20=55等題,如果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學生能夠準確算對,那么對于此類型的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就會非常高。其次,在平時練習時,教師要嚴格要求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步驟,在面對一道口算題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計算之前必須認真看題看清楚題中的數(shù)字和符號,然后思考適合的計算方法,最后在計算出結(jié)果[1]。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新鮮的事物常抱有好奇心,如果教師只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進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想達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的目的,還需采用靈活多樣的較學方法。首先,教師在進行新知識授課之前,要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增強小學生對舊知識的把握程度,或者是在新知識授課結(jié)束后,根據(jù)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溫故以前學過的其他重要知識點,當新舊知識出現(xiàn)在同一節(jié)課中時,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學生把這兩種知識混淆在一起。例如,在前一節(jié)課上教師已經(jīng)講授了乘法的概念和運算,并進行過簡單的聯(lián)系,那么在這一節(jié)課時就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加法的運算,如3+4=7,2+3=5,然后再進行乘法口算的訓練,如3x4=12,2x3=6,幫助學生縷清乘法與加法的不同性質(zhì)和不同的計算方法。其次,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也可以合理安排簡單題及難題的數(shù)量,尤其是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容易犯錯的題或是難題進行講解,但是不能完全安排難題,那樣會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削弱學生學習的動力。
四、選擇有代表性的訓練內(nèi)容和訓練形式
有代表性的訓練題是指一道題的講解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和計算很多其他口算題。選擇有代表性的練習題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選擇有代表性的練習題既可以減少學生的計算量和節(jié)省學生的計算時間,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清晰的記憶計算口算題的不同方法和技巧[2]。
五、迎合小學生的心理訴求
低年級小學生非??释玫劫澩捅頁P,教師的贊揚能夠?qū)πW生的狀態(tài)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在數(shù)學課堂上小學教師要慷慨地給予贊揚,如當小學生的口算速度提高時,或是口算正確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時,要對小學生進行實時的表揚,這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動力。
六、生活中注意鍛煉小學生的口算能力
父母同樣是孩子的老師,如果家中有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那么父母要在生活中注意對孩子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如當父母帶領(lǐng)孩子逛超市時,拿起兩盒牛奶,把每盒牛奶的價格告訴孩子,讓孩子計算兩盒牛奶的總價錢,當孩子計算錯誤時,父母要幫助孩子把結(jié)果計算正確,如果孩子算對,可以問孩子是怎樣計算的,若孩子是用加法計算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用乘法該怎樣計算,同樣地,如果孩子是用乘法計算的,那么父母可以問問孩子會不會用加法計算。
結(jié)語:
培養(yǎng)和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教師和父母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努力,教師要在學校里通過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口算習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選擇有代表性的訓練內(nèi)容和訓練形式,迎合小學生的心理訴求等途徑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父母則需要在生活中檢驗和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宗紅.提高小學低年級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2):60—61
[2]何燕偉.淺談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措施[J].讀寫算,2014,(2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