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洪綬是明朝極具個性的畫家,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晚明社會突出的表現(xiàn)是對“丑”、“病”態(tài)的畸形審美追求,正是在這種風氣的引導下,晚明畫壇展現(xiàn)出“寧丑勿媚”的藝術審美風尚,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畫家就是陳洪綬。他以寧丑勿媚的繪畫風格,開創(chuàng)了清初人物畫的新格調(diào)。而其寧丑勿媚的藝術風格產(chǎn)生的深層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陳洪綬個人經(jīng)歷和其悲慘的遭遇;二、社會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的改變,影響士人的審美心理。這兩點共同作用于陳洪綬的心理,從而造就了其獨特的繪畫風格。
關鍵詞:寧丑勿媚;陳洪綬;人物畫
一、陳洪綬寧丑勿媚的藝術風格
陳洪綬(1597-1652年),字章侯,號老蓮,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心系仕途,但仕途不順。明朝覆滅,于紹興云門寺出家,后以賣畫為生。他擅長畫人物、花鳥、山水,甚至木刻版畫,早年曾師從藍瑛,主張師法古人,學習唐朝吳道子、仕女畫家周昉、五代道釋畫家貫休和尚、宋代白描大師李公麟等畫法。他學習古人卻能不拘成法,深入體會古代畫法中的內(nèi)在精神,在結合晉唐五代傳統(tǒng)與民間藝術傳統(tǒng)的同時,自成一家。其所繪人物畫,形象奇古,線條沉著果敢,重視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人物造型頭大身小,身材比例極不協(xié)調(diào),富于強烈的個性特征,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代表作品有《陶淵明歸去來圖》、《荷花鴛鴦圖》、《升庵簪花圖》、版畫插圖《水滸葉子》、《西廂記》等。
以其作品《升庵簪花圖》為例,畫中共繪三人,楊升庵走于最前,兩仕女緊隨其后,男子形象額寬臉肥、頭小身大,身寬體胖,不具有古代男子的所追求的俊俏身姿,畫中女子身材纖細,表情詼諧,一反唐朝仕女的雍容華貴。結合畫中主人公生平事跡,不注重人物形象的美化描繪,襯托出主人公桀驁不羈的個性。
在作品《老子騎牛圖》中,于以往描繪古代先賢的美化形象相比,老子被描繪成禿頂老頭,身材瘦弱,形象古怪,突出的是老子強大的精神世界。
陳洪綬晚年將強烈的自身感情帶入畫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其為朋友周亮工所作的《歸去來圖卷》,用陶淵明“解印”、“贊扇”、“歸去”幾個極具氣節(jié)的故事來贊揚陶淵明悠然自得的生活,并以此來歸勸周隱居,畫中人物具有陳洪綬所畫人物的典型特征,飄逸的衣飾、從容的神情表現(xiàn)出詩人的瀟灑。
陳洪綬常選取佛道形象為繪畫的對象,畫面空靈、禪味十足,不求形似,突破了傳統(tǒng)思維和表現(xiàn)手法,不拘泥于古法,只為抒發(fā)自己的心靈感受,使畫面具有高古脫塵的意境。在藝術處理上特別注重意向的表現(xiàn)“寧丑勿媚”,在藝術審美上由崇尚風雅轉為藝術審“丑”。
二、陳洪綬藝術風格的形成原因
(一)陳洪綬個人經(jīng)歷和其悲慘的遭遇
陳洪綬屬于晚明狂狷之人群體,作為著名的畫家,他運用筆墨寧丑勿媚、造型奇特。對陳洪綬藝術風格的形成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便是他的老師和朋友。陳洪綬年幼時拜師畫家藍瑛,藍瑛是浙江武林畫派的領袖,善畫花鳥、山水。從陳洪綬的山水畫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受到藍瑛的影響。但又不難發(fā)現(xiàn)陳洪綬的“師古而不泥古”。明代后期,哲學思想家王陽明建立起了心學理論。王陽明的心學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格物致知”。陳洪綬也受到心學理論的影響,但是又對王學有了全面的批判。
陳洪綬年少時聰慧,顯露出在繪畫藝術方面的天賦。但是在他步入青年之后,發(fā)生了一系列的不幸遭遇。陳洪綬九歲喪父,十八歲時母親病逝。背井離鄉(xiāng),移居紹興。崇禎三年,陳洪綬赴京參加考試,卻仕途失利。多年后陳洪綬通過考試進入國子監(jiān),他滿懷抱負,但皇帝看中的只是他的畫作,而忽視他在政治上的才干。他認為這和他從仕的意愿相去甚遠,內(nèi)心愁苦。明朝滅亡后,陳洪綬在國破家亡之后走上出家賣畫的道路。他的一生所遭受的不幸,國破家亡,師友先后自殺離去,這都給他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他的性格更加怪異,如癡如狂,這些都體現(xiàn)在了他的繪畫作品中。
(二)社會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的改變
導致陳洪綬藝術風格形成的外部原因則是處于社會動亂,資本主義萌芽的大時代背景下。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深深地影響政治、經(jīng)濟、思想等領域各方面,同時也引起社會審美心理的改變。那時,高度發(fā)展的商品經(jīng)濟,給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帶來了沖擊,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固有的生活方式,并有力地塑造著一種全新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反映在繪畫上,以陳洪綬為代表的畫家更多的注重人的情感的表達。
陳洪綬這種“寧拙勿巧,寧丑勿媚”的藝術風格對日本葛飾北齋、安藤廣重等畫家和法國19世紀印象派畫家等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三、陳洪綬繪畫風格對后世藝術的影響
陳洪綬的人物畫開創(chuàng)了明清人物畫的新風貌,他繪畫的“寧丑勿媚”的藝術風格拓寬了人物繪畫藝術的發(fā)展道路,其獨特的審美觀和繪畫風格,對后世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在《國朝畫征錄》中有這樣一段對于他的評價:“陳洪綬畫人物,軀干偉岸你,衣紋清圓細勁,有公麟、子昂之妙。設色學吳生法,其力量氣局,在仇、唐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也?!碑斀窭L畫藝術的發(fā)展,離不開時代的影響,研習古法不可或缺,但要在此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陳洪綬的藝術代表了他所生活的時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對時代的特點有深刻的感受,激勵著當代人物畫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文閣.從陳洪綬的繪畫美學思想和藝術成就[J].藝術放談,2009(04)
[2]陳傳席.明末怪杰-陳洪綬生涯和藝術[M].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3]陳希.晚明社會文化與陳洪綬人物畫風格的形成[J].西安美術學院,2010
[4]裘沙.陳洪綬研究—時代、思想和插圖創(chuàng)作.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尤琳捷,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5級研究生,專業(yè):藝術學理論,研究方向:美術史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