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怡媽媽
因為佳怡屬于早產(chǎn)兒,所以是家里的“特別關愛”對象,尤其在吃方面,我和先生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很慣著她,以至于她變得很挑食,愛吃的就敞開肚子吃,不愛吃的就一點兒也不碰。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因為佳怡挑食,所以她的體質(zhì)比其他孩子的弱。我和先生商量決定,利用假期徹底改掉她的這個壞毛病。于是,每周六讓她給家人做一頓飯的計劃就實施了。
開始的時候,佳怡不接受,我們就學著她的樣子耍賴,她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
在暑假的五個周里,雖然一周只做一頓飯,但佳怡很認真地去準備,從開始的糖拌西紅柿,到后來能炒簡單的青菜,她慢慢地進步著。每當看到她滿頭大汗地去菜市場買菜,再在廚房忙活,有時手會被鍋里噴濺的油星燙傷,我們也會心疼許久。當她把菜端上來后,我們也學著她的樣子挑肥揀瘦。看著她無奈地撓著頭,我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們好幾次想要放棄,但一想到挑食會影響她的健康成長,也會讓她不珍惜父母每天給她做飯的辛勞,便狠心堅持了下來。當她有一天繳械投降,答應我們以后再也不挑食時,我們由衷地擁抱了她。現(xiàn)在,她再也不挑食了,個頭也長高了許多。
通過這個小插曲,佳怡不僅知道了我們照顧她的不易,也改掉了挑食的壞毛病。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沒有套路的,需要每個父母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廣開思路,進行適合的教育。
萌萌姐姐:如果覺得媽媽做的飯菜不可口,那你也可以跟小作者一樣,親自下廚,看看媽媽累不累;羨慕爸爸總能下班了看電視放松,那你跟著爸爸去一趟單位,看看爸爸工作輕松不輕松。我們總要親身經(jīng)歷過一些才能成長,不經(jīng)歷風雨,就不知道生活的艱辛。所以,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自己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