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單片機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對我們日常生活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所以在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單片機技術也成了炙手可熱的專業(yè)課程。筆者就單片機的任務驅動式教學進行探討。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打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于單片機技術學習的興趣,促進教學過程趣味化和高效化,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對項目完成情況的評定,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單片機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能力。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興趣
單片機教學,大部分以理論性的知識為主,涉及的范圍較廣,教師往往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教學,但是許多中職生對枯燥乏味的知識不感興趣,難以接受課程內容,從而喪失積極性。另外,很多職校中的單片機教學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不能獨立構建理論知識框架,動手和動腦的能力被禁錮。而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了這種模式對學生的限制,它通過一個項目的研究,學生在實踐中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結合起來,讓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使項目的完成,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專業(yè)知識的印象,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在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自行完成教師布置的課題任務。中職生還可以通過對單片機技術的實際操作,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辦法。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理解和掌握實踐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還能夠親身體驗項目過程的艱辛與樂趣。
二、合理設計任務,鼓勵學生實踐
中職生對單片機的學習從心理上有所抵觸,因為單片機涉及的內容較多,有匯編語言程序、內部資源、結構等等。學習起來有難度,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教師此時要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制訂合理地教學計劃,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循序漸進的將理論知識應用到項目操作中。一方面,要緊密結合單片機教材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設計出新穎的項目任務,使學生能夠將學過的知識活學活用,而且能夠靈活地進行變通,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遙控器制作過程。在制作遙控器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遙控器里面就是單片機,外面是一個紅外發(fā)光管。遙控器換臺時就是單片機把程序編好以后,控制那個電路,送出二進制數(shù)字的高低電平,這些電平持續(xù)的時間不同,也就是高、低電平時間比的不同代表了數(shù)字1和0。電視機接收以后,送到單片機里讀數(shù),解出1001之類的二進制數(shù)字,再按程序執(zhí)行相應的操作。學生對遙控器都不陌生,通過實踐既可以鞏固知識,又可以提升學生對單片機學習的興趣。
三、小組合作探究,樹立學習信心
在單片機的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難度較大、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教師要妥善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學會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梢栽O置每組四到六人,選取組長,按照教師設置的項目任務帶領組員完成任務,以任務驅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在“電子時鐘”的制作中,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成員共同參與完成一個產品,每個成員獨立設計一個產品。在此過程中,積極性不高的同學會被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帶動起來,每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在電子時鐘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任務結束后,對學生的成品進行展示、評比,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制作,再將學習的課題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和強化,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攻克單片機學習上的難題。這樣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發(fā)現(xiàn)知識的真諦,不僅可以培養(yǎng)動手能力,還可以鍛煉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增強責任感,并體現(xiàn)出通過任務驅動法實現(xiàn)單片機教學的良好效果。
四、小結
在中職學校的單片機技術學習中有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動腦思考的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單片機技術,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yè)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