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敏
摘 要: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是一個熱點問題,特別是農(nóng)村幼小之間的聯(lián)系與銜接分離的現(xiàn)象顯得尤為突出。備受眾多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有效地做好幼小銜接已是家長們翹首期盼的問題了。
關鍵詞:幼小聯(lián)手;無痕過渡;自然銜接
一、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幼兒園、學校和家長所參與的活動,可視為幫助幼兒很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環(huán)境所做的準備。幼小銜接進行得不順利,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睡眠不足、疲勞、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現(xiàn)象,心理方面也會表現(xiàn)為萎靡不振、情緒低落等,甚至產(chǎn)生怕學、厭學等現(xiàn)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與小學教育相互銜接”,可在現(xiàn)實中卻是“各自為戰(zhàn)”,從某種意義上說,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和孩子們的認知規(guī)律。如何改變這一困窘局面,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二、幼小銜接中凸顯的主要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幼、小各自為戰(zhàn)
幼兒園獨立,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上互不聯(lián)系的現(xiàn)象由來已久,個體幼兒園如此,學校內的公立園亦不例外。對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有作息時間的調整,皆不顧及,不能做到相互靠攏,形成了幼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銜接”而是草率的“交接”過程。
2.家長的教育觀念滯后
長期以來,許多家長普遍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就是學習知識。他們每天關注的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興趣、習慣及能力,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交往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3.幼兒教育缺乏規(guī)范性
每每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第一天高高興興地入了園,第二天就哭鬧著跑出來。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背著大大的書包,上課時間過長,每天讀、寫、算,甚至還有家庭作業(yè),弄得孩子焦頭爛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喪失。
4.幼兒園(學前班)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小學一年級差異過大
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教材內容和教法的銜接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兒園教材與小學教材在內容上坡度很大,不能做到“自然銜接”。就教學內容而言,幼兒園教材內容的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多采用圖畫的形式,包括大量的游戲活動,教學方法也是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而小學一年級的教材內容里出現(xiàn)了大量的文字,課內游戲活動少了,這一從形象到抽象的突變,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學方法的單調性也是制約孩子們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因素。
三、幼小銜接的有效方法
1.小學校長要提高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廢除“教師年齡大了教幼兒”的不正確做法
要把那些熱愛幼兒教育事業(yè)、年輕活潑、具有專業(yè)特長的青年教師安排到幼兒園工作。學校主管幼兒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領導要多關注幼兒教育,每周至少深入幼兒園一次了解情況,走進孩子們的童心世界,聽聽他們的心語;看看老師們的授課情況,給予鼓勵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2.學校要定期召開幼兒家長會,密切家校聯(lián)系,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
作為家長,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如廁,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家長要先引導他們想辦法自己解決,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這對于他們以后進入小學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3.規(guī)范幼兒教育,做好入學準備
要重視幼兒的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適應的平穩(wěn)過渡。由于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了三四年,生活習慣和學習環(huán)境基本形成了定式,入學后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內容的升級,環(huán)境的變化,會使部分孩子極不適應。這就需要幼兒教師規(guī)范教育管理,把目光定位在“棲身幼兒園,心想入學后”的教育上。幼兒教師可時常帶幼兒參觀小學,看小學生上課、活動。還可以通過模仿小學生一課活動等形式,培養(yǎng)孩子們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幼兒熟悉了解小學生學習的情景。其次,還要加強幼兒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學,按時離園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最后,要做好幼兒畢業(yè)離園工作。幼兒在幼兒園度過了自己快樂的幼年,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他們會倍感興奮,這個時候,我們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好他們的愉悅心理,使其延續(xù)到入學。
4.完善幼小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銜接
首先,要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學生總有一種新鮮感,他們才會愛學樂學,反之,他們將會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感,導致失去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幼兒的教學方法大都是快樂教學方法居多,教師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親和力。而到了小學,有教學成績考核的制約,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是講授法,使原本快樂的學習變成了“苦學、累學”。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安排一年級的教師經(jīng)常深入學前班聽課,不斷矯正教學方法,與學前班教師對幼小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分析比較,認真研究,交流教法及經(jīng)驗,做到“幼小聯(lián)手,無痕過渡”。只有這樣,幼小銜接工作才會盡善盡美。
參考文獻:
崔雪.貫徹新《綱要》做好幼小銜接[J].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8(2).
?誗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