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文莉(河南)
『吵』出來的幸福婚姻
文 王文莉(河南)
婆婆是個說話快、走路快、做事麻利的“急脾氣”,公公則屬于講話慢、吃飯慢、遇事慢條斯理的“慢性子”。雖說夫妻過日子難免磕磕碰碰,他倆卻屬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典型范例。
剛結(jié)婚時,我實在看不慣他們因小事爭吵,相互指責(zé),偶爾還會“冷戰(zhàn)”。在我的認(rèn)知里,夫妻應(yīng)該和睦相處,動不動吵架的婚姻很容易傷感情。老公卻很有把握地說:“放心吧!夫妻沒有隔夜仇!他倆幾十年都是這么過來的,慢慢你就適應(yīng)了!”我頗不以為然,覺得他言過其實,目的是掩飾公公婆婆吵架的不堪。
不料,我很快發(fā)現(xiàn),公婆吵歸吵,吵完卻真的都像沒事人一樣:婆婆做飯洗衣,公公就劈柴擔(dān)水;公公修理農(nóng)具,婆婆就遞送工具;婆婆愛看戲,公公每天準(zhǔn)時打開戲曲頻道……雖然他們成天一副你嫌我快、我還嫌你慢的 “互不待見”,但在生活中卻配合默契。在不斷的爭吵中,家里和地里的活計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今年夏初,我因為工作要經(jīng)常出差,請婆婆暫時到市里幫忙接送孩子。之后,我則聽說公公在家變得坐臥不安,整天嘟囔老太婆不識字,會不會不小心走丟;婆婆則惦記公公吃不慣大嫂做的飯,不會照顧自己的身體。老兩口一周通一次電話,破天荒地沒有吵架,而是相互噓寒問暖,卻都不好意思開口讓對方來陪自己??紤]到老兩口誰也離不開誰,我將公公也接到了市里。沒想到住了兩周,他就待不住了,惦記著要回老家收麥子,婆婆也背著我們偷偷地把行李打了一個包。
看著婆婆打好包的行李,老公哭笑不得地說:“媽,您放心跟我爸一起回老家吧!您孫子由我們自己想辦法接送!”婆婆喜出望外地說:“兒子,不是媽不幫你們,只是我倆吵了一輩子,忽然沒人吵架心里發(fā)慌!”我和老公其實也認(rèn)識到,公公婆婆的相處是一種植根于婚姻的相濡以沫。我們自己再怎么辛苦也要克服目前的困難,不能再讓老兩口變相“分居”。這也是我們?yōu)槿俗优摫M的孝道!
如今,度過金婚的公公婆婆一直住在老家,每天依然相互拌嘴,婆婆的“急脾氣”一點也沒變,公公的“慢性子”仍照舊。吵架的情景劇依舊頻繁上演,偶爾他們還在電話里相互“投訴”對方,我們早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地“聽而不勸”。
“急脾氣”婆婆碰上“慢性子”公公,還真是一對兒幸福地吵鬧了一輩子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