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李春明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工作方法研究
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調研與對策分析*
李 健 李春明
(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為進一步提升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水平,本文從國內41家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調研入手,全面分析了視障服務的總體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從制定服務規(guī)范、完善無障礙建設、搭建服務平臺和提高服務人員素質等角度提出完善視障服務的具體建議。
公共圖書館 視障服務 對策研究
對殘障人士的關心與愛護,彰顯社會公平與正義,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社會文明程度。據(jù)殘聯(lián)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0年末我國殘疾人總人數(shù)8502萬人,其中視力殘疾有1263萬人[1]。視力殘疾群體在獲取知識信息時具有極大的生理劣勢,如何消弭視障群體獲取知識信息的鴻溝成為公共圖書館發(fā)展的一大課題。截至2015年底,我國大陸地區(qū)省地縣三級公共圖書館共設立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1515個[2]。這對提升盲人信息素養(yǎng)、豐富盲人文化生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現(xiàn)階段國內公共圖書館無論是從無障礙建設看,還是從資源建設和服務規(guī)模等方面來看,視障服務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丁笆濉奔涌鞖埣踩诵】狄?guī)劃綱要》[3]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制定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國家標準體系,這無疑將會對未來公共圖書館提供標準化的視障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從而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fā)揮重要作用。
2.1 調研設計
為研制圖書館視障服務規(guī)范提供參考依據(jù),進一步提升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水平,開展“公共圖書館面向視障人士服務現(xiàn)狀”實地調研活動,調研內容主要包括服務概況、無障礙建設、視障資源建設、服務方式等,旨在真實反映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視障服務情況。
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和中國盲文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實地走訪了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東、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區(qū)的41家不同級別的公共圖書館(13家省級圖書館、4家副省級圖書館、18家市級圖書館和6家縣級圖書館),通過訪談和發(fā)放調研問卷的方式進行摸底考察,共發(fā)放問卷41份,回收問卷41份,其中有效問卷41份。
2.2 調研結果
2.2.1 基本服務概況
國內大多數(shù)公共圖書館都充分認識到視障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或早或晚地開始了相關服務,但各館實際服務情況差異較大。
表2 基本服務概況
從開始時間看,2000年前開始提供視障服務的圖書館較少,2000-2005年是發(fā)展迅猛的5年,2005年后發(fā)展速度呈現(xiàn)放緩趨勢。
從服務時間看,超過80%的圖書館服務時長都超過40小時,基本滿足視障用戶有充分的時間在館內閱讀和學習。
從創(chuàng)辦經費看,多數(shù)圖書館有單獨創(chuàng)辦經費,保證了視障服務的開展。同時,缺乏后續(xù)運行經費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
從服務環(huán)境看,大多數(shù)圖書館都設有視障閱覽室,沒有專設閱覽室的也配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專座,基本能保證視障人士的到館需求。
從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看,專職工作人員比例略高于兼職工作人員,同時圖書館也積極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超過半數(shù)的圖書館都成立了自己的志愿者服務隊伍。
2.2.2 視障閱覽室物理環(huán)境
除了特殊的館舍格局外,絕大多數(shù)視障閱覽室都設在一層,極大方便了視障讀者進入閱覽室??傮w來看,視障閱覽室面積相對于圖書館整體閱覽面積并不算大,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坐席數(shù)與視障閱覽室面積成正相關。
2.2.3 無障礙建設
各圖書館都十分注重無障礙建設,基本滿足了視障用戶的館內行動和閱讀需求。其中,配備較多的物理無障礙設施主要是盲道、盲文標識、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wèi)生間和無障礙坡道。配備較多的信息無障礙設備主要是盲用計算機、讀屏軟件、助視器、聽書機和盲文點顯器。
表3 視障閱覽室物理環(huán)境
表4 無障礙建設
2.2.4 館藏視障資源建設
館藏視障資源是開展服務的基礎,各圖書館視障資源類型主要是盲文圖書和有聲讀物,而盲文雜志、大字本和無障礙視頻等資源則相對較少。另外,相同類型的資源在各個圖書館之間藏量往往差異懸殊。
除此之外,有6家圖書館也積極開展視障資源自建工作,主要集中于電子書和有聲讀物兩種類型,除個別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卓有成效外,資源建設量都相對較少,處于起步階段。
表5 館藏視障資源建設
表6 自建視障資源
2.2.5 視障服務方式
圖書館采用較多的服務方式主要有“提供閱覽專座和設備”“盲文書刊借閱”“文獻資源下載及盲文電子轉換等輔助服務”和“送書上門及郵寄服務”等;而提供“面對面朗讀”“志愿者口述影像”等服務的相對較少。
表7 視障服務方式
具體來看,在借閱服務方面,排在首位的是盲文書刊借閱,其次是有聲讀物,第三是聽書電子設備,而大字本和助視設備的借閱服務提供的相對較少。在培訓活動方面,開展最多的培訓項目是電腦培訓,而盲文培訓則只有浙江圖書館、無錫圖書館和徐匯區(qū)圖書館3家圖書館開展了相應培訓。在文化活動方面,“文娛活動”“專題講座”“讀書會”和“口述影像”是開展相對較多的文化活動。
2.2.6 視障讀者
視障讀者是視障服務的對象,也是服務成效的重要參考。調查發(fā)現(xiàn),圖書館視障讀者的持證人數(shù)相對較少,年服務人次各館差異較大。總的來看,服務人次與服務方式的豐富程度和活動舉辦次數(shù)成正相關。
表8 視障讀者情況
2.2.7 合作單位
圖書館視障服務是一項綜合性工作,不能只靠圖書館的單打獨斗,有必要加強不同機構間的交流合作。目前,圖書館進行對外合作的比例較低,合作單位主要是殘聯(lián)或盲協(xié)、盲校及部分社會公益組織,合作深度與廣度都亟待拓展。
表9 視障服務合作單位
3.1 視障服務存在多維度的不均衡
從宏觀角度看,受限于政府重視程度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東部沿海省份一般好于中西部省份,同一省市的省級館發(fā)展一般好于市級館。比如,浦東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經費高達120萬,而許多圖書館沒有或只有少額專門經費支持,視障服務開設以后,缺乏后續(xù)經費支持,無法繼續(xù)補充資源、設備和開展相關活動。
從微觀角度看,服務較成熟的圖書館視障資源數(shù)量豐富、類型多樣、配置合理,可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方式,舉辦各種培訓和文化娛樂活動;而服務水平較弱的圖書館視障資源類型單一、數(shù)量較少,開展的視障服務種類少,較少舉辦培訓和文娛活動。比如,江西省圖書館只有30冊盲文圖書,而上海館館藏盲文圖書高達9000冊。另外,服務成熟的圖書館也比較重視視障讀者信息收集,推進讀者辦卡持證管理,而服務水平較弱的圖書館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完全掌握讀者信息及整體服務狀況。
3.2 無障礙建設有待完善
無障礙建設是提高視障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大多數(shù)圖書館都配備了相應的無障礙設備設施,為視障用戶進入館區(qū)、在館內行動提供了便利。無論是從無障礙物理設施建設看,還是從無障礙信息環(huán)境建設來看,還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調研發(fā)現(xiàn),圖書館配有盲道的比例只有61%,盲文標識只有51%,語音導向的只有7%,提供個性化服務的盲用掃描棒、盲文復印機、盲文刻印機和錄制設備較少,這都說明圖書館的無障礙建設還不完善,缺少工作人員的指引和幫助,視障讀者往往不能自主行動和閱讀。同時,缺少必要的閱覽設備,讀者的許多個性化閱讀需求也無法實現(xiàn)。
3.3 館員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升,志愿者管理有待規(guī)范
視障讀者因生理缺陷,往往心理敏感,更加需要尊重和呵護。目前,圖書館視障服務兼職人員在整體服務人員中的比例相對較高。調查發(fā)現(xiàn),從事視障服務的工作人員學歷以本科生為主,研究生學歷人員較少。大多數(shù)工作人員并非相關專業(yè)出身,不具備特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培訓,在服務中往往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服務人員流動性大、服務時間不固定、每年服務時長短、志愿者技能培訓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都制約了志愿者在視障服務中的服務效果。
3.4 對外交流與合作力度有待加強
調研發(fā)現(xiàn),超過半數(shù)(54%)的圖書館沒有開展對外合作,說明圖書館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重視和開拓程度不夠。圖書館對外合作的對象主要是當?shù)貧埪?lián)或盲協(xié)、盲校和部分社會公益組織。合作大多是由當?shù)貧埪?lián)或盲協(xié)負責聯(lián)系和組織視障讀者到圖書館,圖書館負責相關主題活動內容。還有圖書館組織去盲校送書及聽書設備,這些合作方式都相對簡單,交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亟待拓展。
4.1 制定圖書館視障服務規(guī)范
圖書館視障服務規(guī)范應量化服務標準,包括服務資源、服務效能、服務宣傳、服務監(jiān)督與評價等內容。對視障閱覽室的選址及功能布局、面積與坐席、視障資源配備、無障礙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教育培訓等內容進行詳細規(guī)定,為公共圖書館開設和后續(xù)運維視障服務提供有效指導。圖書館視障服務規(guī)范的制定,既有助于破解圖書館各自為戰(zhàn)的困局,也可為公共圖書館服務考核評價提供參考標準,從而完善圖書館殘疾人服務考核評價體系。
4.2 完善無障礙建設,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通過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無障礙建設力度,比照《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4]和《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5]等標準規(guī)范,針對服務弱項和不達標的內容進行整改,館區(qū)內做到普及盲道、無障礙專用衛(wèi)生間和無障礙電梯等基礎設施,在書架、閱覽座椅等關鍵位置盡量普及盲文標識,其他無障礙設施可酌情增添,爭取實現(xiàn)空間布局合理、服務設計人性化。在視障閱覽室內做到普及盲用計算機、讀屏軟件、助視器和聽書機配備,其他如點顯器、刻印機等設備可酌情增添。通過一系列措施,真正人性化地解決視障用戶在館區(qū)內的行動與閱覽需求。
4.3 加強交流與合作,搭建視障服務平臺
通過中國盲文圖書館或國家圖書館等機構牽頭,定期召開圖書館視障服務交流會議,分享各圖書館在服務中的成功經驗,共同思考破解服務困局。在交流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完成同一城市、省際以至區(qū)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協(xié)同宣傳、資源共建共享、館際互借和聯(lián)動服務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同時,與殘聯(lián)和盲協(xié)等政府機構合作時,要將其組織協(xié)調優(yōu)勢與自身的資源服務特點相結合,在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上積極拓展。另外,積極汲取和借鑒社會公益組織服務的成功經驗,在資源聯(lián)建、協(xié)同服務方面不斷拓展。通過多維度的交流與合作,最終搭建起一個視障服務平臺,可以整合社會資源,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形成服務合力。
4.4 加強館員培訓,規(guī)范志愿者隊伍建設
在常規(guī)業(yè)務培訓基礎上,圖書館要積極開展針對視障服務的專題培訓,通過專家授課、學習交流和走訪實踐,真正了解視障人士的心理特征,學會與視障人士交流和溝通的技巧,掌握盲文及相關設施設備的使用方法,只有完成足夠課時的培訓課程且考核達標后方能上崗。結合《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6]的相關規(guī)定,根據(jù)自身服務特點,逐步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訓和考核及獎懲機制,使志愿者成為圖書館視障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1〕 2010年末全國殘疾人總數(shù)及各類、不同殘疾等級人數(shù)[EB/OL].[2016-12-01].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2〕 2015年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殘聯(lián)發(fā)(2016)14號][EB/OL].[2016-12-01].http://www.cdpf.org.cn/zcwj/zxwj/201604/t20160401_548009.shtml
〔3〕 “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規(guī)劃綱要[EB/OL].[2016-08-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8/17/content_5100132.htm
〔4〕 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EB/OL].[2012-06-18].http://www.sdwht.gov.cn/html/2012/bmgz_0618/5096.html
〔5〕 GB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S]
〔6〕 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EB/OL].[2017-1-25].http://cva.mca.gov.cn/article/zyfg/201110/20111000187774.shtml
SurveyonPublicLibraryServicesfortheVisuallyImpaired
Li Jian Li Chunm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visually impaired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the paper investigated 41 public libraries and took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visually impaired service.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optimize the service including formulating specification, perfecting barrier-free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service plat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ersonnel.
Public library; Visually impaired servic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圖書館面向殘疾人的服務模式與規(guī)范研究”(項目編號:13ATQ002)研究成果之一。
G258.2
A
李健,男,館員,國家圖書館。李春明,男,研究館員,國家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