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禮
奶湯鍋子魚
文/周禮
“奶湯鍋子魚”是西安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風(fēng)味獨特,歷史悠久,主要以黃河鯉魚為主料,初以銅爨(音同“竄”)為炊具,后改用銅火鍋,通過煨、煎、燒、煮、燙等多種手法精制而成。
提起“奶湯鍋子魚”,我們不得不說一下盛行于唐朝的一種特殊宴會——“燒尾宴”。據(jù)《辨物小志》載:“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例獻(xiàn)食于天子,名曰燒尾?!彼^“燒尾宴”,就是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這一看似古怪的名稱,其來源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是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能被接納;三是鯉魚躍龍門,經(jīng)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擺“燒尾宴”的目的,一則圖個喜慶吉利;二則借此拉攏人際關(guān)系。
“燒尾宴”的菜品十分豐富,堪稱奢華,可與“滿漢全席”媲美,其中有飯、粥、點心、脯、醬、菜肴、羹湯等。這些飯點菜肴采用米、面粉、牛奶、酥油、蜂蜜、蔬菜、魚、蝦、蟹、雞、鴨、鵝、牛、羊、鹿、熊、兔、鶴等原料制作,取名華麗,制法不同,風(fēng)味多樣。
據(jù)說,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仆射時,進獻(xiàn)的食單多達(dá)五十八道菜,其中有一道“奇異”之饌,名叫“乳釀魚”,其做法就是把經(jīng)過調(diào)味的奶酪醬料裝入魚腹之中烹制,口味甚為獨特,深受達(dá)官貴人的喜愛。起初,“乳釀魚”只在宮廷御宴和官邸宴席上使用,后來逐漸深入民間,在西北一帶廣為流傳。而“奶湯鍋子魚”正是從“乳釀魚”演化發(fā)展而來的。
“奶湯鍋子魚”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湯。這里所說的奶湯,其實并沒有加奶,而是用雞、鴨、肘、骨頭、火腿、海米、干貝等煨成的湯。這種湯色白而濃香,湯乳白似奶,湯面乳黃似金,湯汁濃厚,湯味醇鮮;二是鍋。做“奶湯鍋子魚”的鍋并非普通鐵鍋,而是一種特制的銅火鍋,而它的做法也不同于一般的火鍋涮肉,需要將魚切成瓦塊形狀,并與蔥姜翻炒,再加入奶湯、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等,燒上3分鐘左右,然后盛入大紫銅火鍋內(nèi)。上席后,將火鍋下的白酒點燃,隨即鍋內(nèi)沸沸揚揚,香氣四溢。食用時將魚塊夾出,蘸上姜醋汁,魚肉細(xì)嫩,湯汁鮮美,清新典雅,別有一番情趣。
“奶湯鍋子魚”的制作工藝較為復(fù)雜,首先,需要準(zhǔn)備好所有的主料和輔料,包括:鯉魚、豬肉、蝦米、冬筍、菠菜、粉絲、火腿、香菇、蘿卜、豆腐、小麥面粉、胡椒粉、味精、黃酒、香醋、姜、香菜、小蔥以及鹽等。接著,將魚斜刀切成瓦塊狀的連刀塊,加鹽、黃酒,攪拌均勻,并腌上一會兒,待其充分入味。然后將魚倒入鍋中,邊煎邊翻,煎好后加入湯、鹽、味精、黃酒、蔥、姜等調(diào)料,并用文火煮透,隨后將魚帶湯倒入火鍋內(nèi),點燃魚鍋底下的酒精,將鍋燒沸,即可慢慢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