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播報
“中國第一狗仔”卓偉曝光過太多明星的隱私,眾多明星被他盯上后身敗名裂,為何沒人敢“收拾”他?因為作為資深媒體人,卓偉爆料的尺度并沒有超出法律規(guī)定,同時很講究技術性。比如“劉郎已恨晴川遠,一入孤峰春夢殘”,他說某明星夫婦離婚了嗎?明明沒有提,所以若以造謠、侵犯名譽權等理由來起訴他多半是行不通的。其實明星和卓偉也是各取所需。明星需要曝光度,想想那么多明星明知道可能被偷拍卻不拉窗簾就能猜到點兒什么:明星想上頭條需要不少宣傳費且不一定成功,但是一旦找卓偉合作主動爆料,卻是穩(wěn)穩(wěn)當當的熱搜。明星刻意制造被偷拍的橋段、與媒體“偶遇”甚至和媒體演雙簧,簡直是和媒體互利共贏。因此,卓偉能在娛樂圈多年屹立不倒,也有廣大吃瓜群眾“倒逼”的因素。
(文創(chuàng)資訊,黃梅梅)
《朗讀者》備受關注,根源在于適應了當前大眾的文化消費心理。這種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觸動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懷,滿足了觀眾深層次的文化消費需求。觀眾在各類真人秀的狂轟濫炸之下,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浮躁和喧囂,《朗讀者》帶來的“遇見”“陪伴”“選擇”等人生主題的感觸和共鳴可謂正逢其時。中國具有“文以載道”“寓情于景”的傳統,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通過文化載體傳達給觀眾深度的感動和思考,突破了淺層次的娛樂享受或單純的視聽欣賞,上升到了審美的層次,自然具有更加長久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董卿說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點,做一檔有人文精神的電視節(jié)目的追求終于要實現了。于觀眾而言,對純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嘗不是回歸初心呢?
(《光明日報》,陳光宇)
僅僅半年時間,網紅Papi醬的點贊數銳減,她為某瑞士鐘表品牌代言也引發(fā)了“頓時感覺手腕上的表打折”的爭議,顯然,她這個網紅的影響力不如明星。網紅為何難成明星,易成流星?因為網紅和明星商業(yè)模式間存在巨大差別。明星是專業(yè)培訓、長期培養(yǎng)的結果,網紅的崛起則具有偶然性,因而很難保證長期、穩(wěn)定地輸出;明星背后有完整的團隊、有全方位保駕護航,網紅則大多停留在自我營銷的階段,無論在人脈資源還是經紀公司的包裝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不過,網紅也具備依附互聯網生長,快速聚攏人群、引發(fā)熱度的優(yōu)勢,加之更多資本進駐市場,網紅的“明星化”之路也并非無跡可尋,單看個人的反思和努力了。
(鈦媒體,南七道)
很多人早已習慣在線閱讀各種免費內容,現在突然愿意付費閱讀了—只要價格不是高得離譜。原因只有一個:中產階級太焦慮了。他們生怕被時代拋棄,目標的缺失、精神的迷茫、沒有歸屬感和存在感,讓他們時時尋求充電。而且,花錢本身就代表了門檻:這些內容是“獨家”的,不是草根可以知道的,自己終于凌駕于草根之上了。因為迷茫不安,他們更加需要“專業(yè)深度的”指導,目標規(guī)劃要聽職場大咖的,投資理財要聽財經專家的,這才算不Low、才算有格調,而對“專業(yè)深度指導”的依賴自然催生了付費。當人們迷失在意義的虛空中,知識網紅和內容就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當知識消費的需求變得如饑似渴,金錢反倒變得微不足道,付費閱讀成了“自我階層”的一種儀式感證明。
(36氪,辯手李慕陽)
時間流逝,孫悟空的形象永遠光鮮,永遠有《大圣歸來》《悟空傳》等影視劇圍繞著他來做文章。為什么?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活著一只潑猴,他不愿戴著金箍成佛,寧愿做齊天大圣、帶領所有妖怪與天庭抗爭。而踏入職場的我們愈發(fā)明白孫悟空比我們勇敢之處:他明明知道后果是覆滅還要站起來反抗,到死都不選擇屈服。我們很多普通人盡管向往,也不會選擇那條鳥語花香卻沒什么人走的小道,而是選擇自己戴上枷鎖和鐐銬,走上那條所有人都蹣跚行走的大道,最后在垂垂老去時后悔不已。反抗過,命運可能依然是命運,但自己至少不會在遲暮之年掙扎流淚,至少在最后,你也能說出“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zhàn)斗過,我不后悔”的遺言。孫悟空就是那樣一個永遠抗爭著的少年—多年前的我們。
(公眾號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鹿人三千)
“達康書記”這個稱呼其實大有講究。無論職位高低,黨內互稱同志,這是傳統,不過大家一般不會稱“李達康同志”,除非對方級別比李達康高很多,這樣叫顯得莊重嚴肅?!巴尽笔巧矸菡J同,也是政治待遇,能叫“達康同志”的一般都是地位略高的,比如省委書記沙瑞金,他稱呼高育良也是“育良同志”。至于李達康稱呼沙瑞金,就得叫“瑞金書記”,公開場合還得叫“沙書記”,以示上下級關系。同樣,下屬就得叫李達康“李書記”。關系密切或者來頭特別大的人則是叫小名,比如陳巖石叫沙瑞金一聲“小金子”,李達康和祁同偉就態(tài)度大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禮的作用是“明身份,定親疏,別內外,序尊卑”,這充分體現在不同人對李達康的稱呼上。而“達康書記”其實正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稱謂:官場尊稱+人情味。梁山好漢那種“晁蓋哥哥”“宋江哥哥”的稱呼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能不能叫“達康書記”,官場中人有約定俗成,官場外的要看情況,千萬不要自作多情。
(公眾號易中天,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