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晨
將貧瘠之地變成諾亞方舟。
潮熱的風穿過濃密的樹林簌簌作響,季風雨輕輕拍打著重重疊疊的葉片,遠處的小溪潺潺流淌,啁啾的鳥鳴從頭頂傳來,一只亞洲象正從雨林的另一端緩緩走近,腳步聲沉穩(wěn)而清晰。這里是位于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附近的“西圣避難所”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這片生機勃勃的雨林并非天然形成,而是阿尼爾·馬爾霍特拉(Anil Malhotra)先生與妻子帕梅拉·馬爾霍特拉(Pamela Malhotra)女士26年的辛苦結晶,他們將一片難以種植經(jīng)濟作物的貧瘠土地,打造成為面積超過300英畝的野生動物樂園,這也是印度唯一一家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我還記得我剛來到這兒的時候,除了我自己的腳步聲什么聲音都沒有,”帕梅拉說,“可現(xiàn)在,到處都能聽到充滿生命力的響動?!?/p>
阿尼爾出生在印度,曾前往英德兩國求學,獲得漢堡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后成為了一名銀行家。1960年代,他和妻子帕梅拉在美國新澤西州相識并結合,巧的是,兩個人對神秘的自然界與野生動物都有濃厚的興趣,夏威夷的蜜月旅行結束后,他們深深愛上群島茂密繁盛的森林和豐富的野生動物群落,“在夏威夷,我們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性,盡管全球變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但似乎并沒有人真的在為保護森林做出努力?!卑⒛釥栒f。
1986年,阿尼爾的父親去世,他帶著帕梅拉回到印度參加父親的葬禮。印度的環(huán)境狀況令他們感到震驚,“有那么多的森林遭到砍伐,河流嚴重污染,可根本沒有人在乎,我們決定回來為印度的森林保護做些努力?!彼麄冑u掉了在美國的房產(chǎn),開始在印度尋找合適的土地。
1991年,夫妻倆在印度南部西高止山脈附近買到一塊55英畝的土地。印度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雨量巨大,土地經(jīng)常被淹沒,卻為雨林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土地的擁有者之所以愿意把它出售給我們,是因為這塊地什么作物都種不出來,”阿尼爾說,“可這正是我們想要擁有的生活?!?/p>
考慮到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他們選擇原有的樹種進行種植,隨著綠化面積增加,樹木愈發(fā)繁茂,他們不再是叢林里唯一活躍的身影,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xiàn)了。
重建雨林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周圍農(nóng)業(yè)用地存在的農(nóng)藥擴散問題。附近的農(nóng)民仍然在大量使用殺蟲劑,這對正在恢復生態(tài)的雨林無疑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他們用收購農(nóng)民土地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叢林面積的不斷擴大,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在朝著良性循環(huán)的方向發(fā)展著。
當?shù)厝藷o法理解這對來自美國“大都市”的夫婦究竟在雨林里干些什么,偷獵者開始出現(xiàn)。夫妻倆為雨林設定了三條原則:不能砍伐樹木,不能人為干預環(huán)境,更不能在此狩獵。他們在保護區(qū)里安裝攝像頭追蹤偷獵者的蹤跡,在附近的學校和村莊宣傳關于保護野生動物的知識,更主動幫助當?shù)厝藢ふ疫h離野獸的安全生活環(huán)境,以此換來雨林的安寧。
現(xiàn)在“西圣避難所”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擁有數(shù)百種當?shù)貥淠?,包括孟加拉虎、亞洲象、馬拉巴爾巨松鼠、眼鏡王蛇在內的珍稀動物穿梭其間,超過305種鳥類在這里棲息或歇腳,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將“西圣避難所”稱為珍稀動物的“諾亞方舟”,因為這里有其他地方再也看不到的野生動物物種。
在重建雨林的過程中,阿尼爾和帕梅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阿尼爾說,“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界,我們也應該將同樣美好的世界交到下一代手中?!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