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不如歸去。
自陶淵明這篇小賦一出,中國人的精神境界為之一變,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傆型寺罚偰軞w去,哪怕幼稚盈室,缶并無儲粟。至少歸去之后,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倘能歸去,就是懷良辰以孤往,臨清流而賦詩?
在陶淵明之前,主流價值觀并非如此。勇猛精進,逆流而上的人,更會被鼓勵被贊美。漢人成族,正是有漢一代的奮發(fā)向上,激勵了這個社會和民族的前進。即便董仲舒為漢武所用,罷黜百家,但彼儒非朱儒,雄邁剛健的社會風氣,并沒有完全墮落。
時人讀史的越來越多,或許是因為我們就沒有真正學過歷史。官方教材的歷史,向來是帝王家事,真實的歷史,尤其民族文化傳承,被湮沒在無窮無盡的政變、屠殺、父子相殘、骨肉相爭之中。但一個民族能數(shù)千年屹立不倒,絕對不是靠著委曲求全、退縮避險,能存留下來的。這世上有太多民族和國家,消失在漫漫長河之中,中國不倒,不是歸去東山,或者隱居終南,便可以將道統(tǒng)存留的。
一家一室的保全,肯定在歸去中能實現(xiàn)。昨非的矯正,絕不是舟遙遙以輕飏能夠達成。如果不面對昨非,不糾正昨非,何來今是?
所以我不贊同退出,不支持含辛茹苦的保定容大退出中甲。更不認同,退出也是一種殉道,退出能對中國足球做出一點激濁揚清的貢獻。退出可能是避禍、也許能獨善其身,但退出絕不能激濁揚清,只會讓妖氛愈濃,腥膻不絕。
在這一個夏天,中國足球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怪象,很多讓人看不瞳,也容易產(chǎn)生更多積郁。保定容大的退出,管理者賽后痛哭流涕,表示玩不起,字里行間無盡的辛酸和苦楚。我對這個俱樂部的起起落落,所知不詳,但我知道只要在此時退出,俱樂部之前所有努力都會是白費。噴子們認為我說這話是自作高冷,站著說話不腰疼??墒强纯茨阒苓叺氖|蕓眾生,有幾個不腰疼的?
因為腰疼就不再直起腰身,那么所有的理想抱負,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念想,都會在這樣的退出和歸去中化為烏有。至于“玩不起”和“被人玩了”這樣的話語,值得同情,卻不得不說,這是弱者的言辭。倘若最初投身此行,就是來“玩”的,不至于有退出時的如喪考妣。此刻“被人玩了”,為什么不能直起腰來,繼續(xù)奮爭?
我們需要更剛烈更堅韌的斗士,不要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有冤訴冤、有怨報怨??追蜃右矝]有勒令弟子們以德報怨,他說的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一陣風波中,圍繞裁判執(zhí)法、足協(xié)管理等多重問題,在一個社交媒體傳播通達的環(huán)境里,總得說明白自己的處境,才能找到未來的路途。就此退出,歸去一了百了,那勢必還會有后來者,一頭撞在這悲傷絕望的陰墻上。
歸去,其實是回不去的。很多年前我讀過一篇郭沫若還是誰寫的歷史中篇,情節(jié)記不住了,敘述的是陶淵明歸去之后,晚年面對不成器的兒子們、面對險惡狠毒司馬氏,一種透體冰涼的無奈?;叵肫饋?,我覺得我的記憶應該有問題,這種小說,不該是郭沫若寫出來的。歸去,未必是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的閑適。歸去之后,總還得再來。
董仲舒都會說,君子生而辱,不如死而榮。足球無關生死,也不可能高于生死。退出,但愿只是一時激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