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建軍
1實驗過程
如圖1所示,下面是一學生利用量筒和水測量橡皮泥密度的實驗過程及分析。請完成下列填空:
(1)在量筒中裝適量的水,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1。
(2)把橡皮泥捏成碗狀,小心地放入量筒中使之漂浮在水面上,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2,應用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橡皮泥的質(zhì)量。
(3)再把橡皮泥團成球狀,放入量筒中并使之沉入水底,讀出此時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3。
(4)利用密度計算公式可推導出橡皮泥密度的表達式為:ρ=ρ水(V2-V1)V3-V1。
圖1實驗過程2實驗存在的問題
該實驗通過測量3個體積,很巧妙地測出了橡皮泥的密度,利用此種方法我們還可以測出許多物質(zhì)(所用材料密度要大于水)的密度。但該實驗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1)量筒的口徑一般較小,如何把橡皮泥放進去?若是利用很長的鑷子,容易夾破橡皮泥,導致其無法漂浮在水面。
(2)由于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放入水中后如何使它漂起來?即使做成碗狀,要使橡皮泥漂起來也比較困難,操作起來也不方便。
(3)“再把橡皮泥團成球狀”這一步存在幾個問題:①如何先將橡皮泥取出來;②橡皮泥取出來后,會帶出一部分水,造成一定的實驗誤差。
(4)把橡皮泥團成球狀,放入量筒中,量筒內(nèi)壁可能會附著濺起的水,同樣也會造成一定的實驗誤差。
3改進措施
利用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測出橡皮泥的密度,但同時存在著上面所述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
(1)把量筒改為量杯。這樣一來橡皮泥的放進取出過程的操作相對容易些,同時也能方便地讓橡皮泥漂起來。但也存在一個缺點,因為量杯上部大、下部小,刻度越往上越密,由于橡皮泥漂浮和下沉時排開水的差別很小,不便讀數(shù),容易使測量結(jié)果誤差較大。
(2)不把橡皮泥拿出量筒:用一根小鐵絲小心地把碗狀的橡皮泥弄翻,使橡皮泥沉入水底。
(3)用小試管代替橡皮泥做實驗。由于小試管是空心的,一般很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同理,也可以不用將小試管拿出測量容器,將其壓入水底使之沉沒即可。
實驗的改進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學習、研究物理。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探索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能將其運用于實踐,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同時,也能讓物理更貼近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