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梅
摘 要:馬鈴薯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具有高產量且穩(wěn)定性高以及豐富的營養(yǎng),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很強等優(yōu)點,受到了我國大部分種植戶的喜愛。本文通過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馬鈴薯種植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治理的措施進行分析,并對馬鈴薯栽培存在的問題以及田間管理進行了闡述,進行總結了馬鈴薯種植栽培的措施,對馬鈴薯病蟲害進行了論述,希望大家通過對本文的內容進行了解可以促進馬鈴薯產量的增加,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832036
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更是世界上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發(fā)展中國家,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步伐逐漸加快,我國人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導致了我國人口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而且隨著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實施,我國的人口數(shù)量更是進一步增多,因此對于糧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馬鈴薯作為我國的第四大主糧,成為了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第四大糧食種類,因此在對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必須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選種以及栽培和施肥等工作,才能夠盡可能的避免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保證馬鈴薯的健康生長。
1 對于馬鈴薯栽培技術的論述
1.1 對馬鈴薯進行選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重要關鍵點。通過選用優(yōu)良的脫毒馬鈴薯品種達到高產的目的,保證了馬鈴薯的高產以及穩(wěn)定性,還有馬鈴薯的高質量。
1.2 整地工作
由于馬鈴薯是一種不耐連作的植物,因此再對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進行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在3a之內都沒有進行過馬鈴薯以及其他作物的種植地塊,因為馬鈴薯對于連作反應很敏感,所以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連作現(xiàn)象,如果在一塊土地上連續(xù)的種植馬鈴薯就會出現(xiàn)馬鈴薯的病蟲害,從而引起土壤的養(yǎng)分失調現(xiàn)象,造成微量元素的失調就影響了馬鈴薯的正常生長,導致了馬鈴薯產量低而且質量差。在一塊土地上,進行馬鈴薯以及玉米、小麥等植物的輪作種植,會大大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而且疏松肥沃的土壤更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所以選擇種植馬鈴薯的土地時,最好選擇地勢平坦且灌溉條件好,以及排水條件好的土地。
1.3 催芽工作
催芽工作能夠有效地降低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從而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在馬鈴薯播種工作前進行催芽,能夠促進早熟進而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產量。而且,在進行催芽工作的同時,能夠淘汰掉病爛薯從而降低了播種工作后田間出現(xiàn)病株率以及缺苗斷條的現(xiàn)象。催芽工作的方法是將種薯與沙層的中間進行放置,保持在最適合的溫度和環(huán)境中保存,在進行相關試劑的浸種,浸種一段時間后,就可以達到催芽的效果。
1.4 播種工作
將馬鈴薯在最合適的生育期的溫度進行播種,在適合于塊莖持續(xù)生長的期間內就會長的越長,總體的重量也不斷的增加。其中播種的時間選擇是整個馬鈴薯種植技術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種的播種時間都有著一定的差異,在最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能夠大大的提高馬鈴薯的產量。
1.5 對馬鈴薯進行合理的密植
影響馬鈴薯種植產量的因素是單位面積的株數(shù)與單株產量的乘積,而單株的產量主要是由單株的結薯數(shù)與單薯重量決定的,對于群體的增產與單株之間的增產是呈反比的,當單位面積的植株增加時單株的產量會隨之降低,這兩者之間都與種植的密度有關聯(lián),在一定的種植密度下,群體的產量會隨著種植的密度增加而增加,然而單株的產量會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要對群體產量以及個體產量進行充分的考慮,通過合理的密植使得在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從而既能夠使個體生長良好又能夠保證群體的增產,還要合理的借助光能以及地能使得馬鈴薯種植的高產。
1.6 進行科學的用水
馬鈴薯對于水體的需求很高,在馬鈴薯生長的不同階段對于水分的要求都不同,在播種的時節(jié)要保證土壤有足夠的水分,不然會造成馬鈴薯根系不發(fā)達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幼苗時期一般情況下不進行灑水,要保證土地的溫度,從而讓馬鈴薯的地下部位能夠順利生長,在發(fā)棵期要保證水分的充足,從而保證能夠順利的結薯,在結薯期需要的水分更多,水分必須要充足,從而讓薯塊能夠快速的長大,實現(xiàn)馬鈴薯的高產量。
2 對于馬鈴薯病蟲害的分類
馬鈴薯的病蟲害種類很多,常見的病蟲害有病毒類,晚疫病,青枯病等,各種病蟲害發(fā)生的時節(jié)也不同,因此要注重對馬鈴薯病蟲害的預防以及治理工作。
2.1 馬鈴薯的病毒病類病蟲害
病毒病是通過在田間昆蟲或葉片的接觸而傳播,使得花葉以及葉片發(fā)生卷曲或皺縮等不正常的現(xiàn)象,嚴重阻礙了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給種植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2 馬鈴薯的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是馬鈴薯不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導致了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產生的病蟲害。
2.3 馬鈴薯的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分為早疫病和晚疫病2種,是馬鈴薯的最主要病害。
2.4 對馬鈴薯病蟲害的防治
通過合理的相關試劑以及人工捕殺等方法在合適的季節(jié)進行病蟲害的預防以及治理工作,能夠有效地保障馬鈴薯的生長。
3 結束語
在馬鈴薯種植前進行合理的選種等工作,在種植過程中要做好病蟲害的預防治理工作,從而保證收獲馬鈴薯的高產量以及高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宇.馬鈴薯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04):30.
[2]李揚.馬鈴薯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05):67.
[3]白建宏,馬鈴薯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中國果菜,2016,36(12):64-65,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