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春
小夫妻倆住在三樓。男的模樣清秀,脾氣卻古怪,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樣,見了鄰居形同陌路。他煙癮大,每次一出電梯就點上煙,下班回家煙不抽到樓前是不會扔掉的。女的個頭不高,矮矮胖胖,結(jié)實有力。她很熱情,遇上鄰居都會主動打聲招呼。她是附近一所中學(xué)的老師,姓張。
不久他們有了孩子,一個胖嘟嘟的女孩。家里有人過來幫忙,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住在另一個城市。
孩子的爺爺奶奶據(jù)說住在郊區(qū),不知為何,他們沒來看過孫女。
張老師再上班時,已換了所學(xué)校。起初人們也不知道,只見一輛出租車每天早晨7點準(zhǔn)時停在樓下,不消片刻就見她一路疾走,喘著氣坐了上去?;貋硪彩?,出租車直至樓前,張老師下了車就往電梯里奔。她不放心孩子,雖說請了保姆。
張老師工作學(xué)校就在附近,上班高峰電瓶車肯定比出租車快。她以前上下班都是電瓶車代步。
謎底很快揭曉。周末上午,張老師推著童車帶兒子去花園里玩,一樓的王阿姨跳好廣場舞準(zhǔn)備回家,見到小孩彎下身子一邊逗著一邊說:好可愛的女孩,張老師辛苦的。張老師皺著眉:是的呀,里里外外——她告訴王阿姨:單位換了,現(xiàn)在學(xué)校離家遠(yuǎn),天天像打仗一樣趕時間。請外公外婆來幫忙吧。王阿姨和孩子外公外婆談得來。
王阿姨知道的事,樓里都知道。張老師現(xiàn)在工作的學(xué)校是一所名校。這下好了,她家常有鄰居上門陪孩子來請教學(xué)業(yè)上問題的。
沒過多久,孩子的外公外婆來了。張老師忙不過來。
孩子不用操心了,為小區(qū)里外的莘莘學(xué)子釋疑解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張老師還買了輛車,每到周六或周日上午,和老公女兒出去瀟灑走一回。
外公外婆不僅負(fù)責(zé)照看小孩,家務(wù)活也包攬了。女兒忙,他們舍不得。女婿指望不上,他除了上下班,在家就是看電視,打游戲。提起女婿,他們總是欲言又止。
家里的事是不便多打聽的。也巧,沒幾天大樓里發(fā)生一起偷盜案。這天,張老師一早站在樓下看著樓上不停地說怎么可能,她老公在旁邊指指這頭,看看那邊像是在分析案情。不一會兒樓里鄰居紛紛走了出來,方知他們家遭賊光顧,賊是從陽臺翻進(jìn)家的。
王阿姨忽然想起,說夜里聽到過樓上有響動,張老師老公聞聽,兇神惡煞地追問:你聽見的?王阿姨一驚,忙道:可能聽錯了。王阿姨后來聽張老師父親說,女婿看電視到凌晨2點,而偷兒就是此時來的。他沒睡覺,家人自然放心入夢,誰想到——
幸而偷兒沒偷到值錢的物件。不過,人們再看這男的,眼睛里就有種別樣的感覺,有人還體己地要張老師不能把男人當(dāng)孩子似的寵著愛著。張老師則嘆著氣,他這人——看得出她深愛老公。
轉(zhuǎn)眼間小女孩要上幼兒園了。拿到入園通知的那天,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外面聚餐,晚上回家時,外公外婆不在車上,他們吃完飯逛商場去了。同車回來的是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呆的時間不長,說路遠(yuǎn),要早點回,張老師又開車相送。她老公在家陪女兒。
第二天早晨聽王阿姨說,爺爺奶奶總算認(rèn)可兒媳了。原來他們之所以一直不露面,是不滿意兒子取了個外來媳婦。媳婦倒也會做人,不顧公婆冷臉相對,經(jīng)常去看看他們,買了車后每周都會過去一下,終于水滴石穿,感動了公婆。只是婆婆還有個要求,想抱上孫子。張老師說現(xiàn)在政策許可,答應(yīng)時機(jī)成熟生二胎。
張老師老公也日漸開朗,他煙戒了,不再一天到晚陰沉著臉顧自打游戲看電視,會搶著做起了家務(wù)活……外公外婆是住不長久的,老家有兒子,有孫子。他們這回放心了,那天午后笑逐顏開地和鄰居一一告別,回家鄉(xiāng)去了。
這一家子,小日子過得挺有味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