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性質、模式等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然對當前語文教學存在一定的影響,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使語文閱讀教學不能正常進行,同時與新課程改革的方向不能保持一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論述了初中語文當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指出了針對性解決策略,希望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策略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科目,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分析當前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初中語文教師也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應用了一些手段與措施,希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問題,不利于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不能發(fā)揮引導作用。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著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教師將學生作為知識灌輸的容器,一味將自己擁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強迫學生去記憶、去接受,表明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對話”的內容。當前閱讀教學成為教師主體的“問答式教學”,與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不相適應,閱讀教學模式不能實現(xiàn)更新。在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針對教師的提問進行回答,而不能親自動腦思考,雖然表面上完成了與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但與當前課程設置相違背,教師不能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涵,這種模式的閱讀教學不能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不會深入思考文本。筆者對當前閱讀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對話”的涵義。
2.閱讀教學中不能真正閱讀文本。初中閱讀教學中的文本就是課本當中的內容。在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不能正確對待文本閱讀的現(xiàn)象,主要有下面這些原因。第一,不能正確認識文本的內容。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普遍追求創(chuàng)新與自主型學習,但開展上述二個方面的學習并不表明教師可以脫離文本內容,可以在自己的理解上去創(chuàng)造閱讀模式,而應該在深入理解文本內容、作者寫作本意的前提下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方面的創(chuàng)新。如王富仁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首先要深入理解作者寫作的本意,閱讀文章時要置身于文本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當中,不能任由自己不著邊際的去想象、去發(fā)揮,不能游離于作者創(chuàng)傷本意之外。第二,應用多媒體過度。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被普遍應用于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正確使用多媒體也導致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不斷下降。多媒體教學設備是為語文閱讀教學服務的,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其本身集文字、聲音、圖片、圖像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力豐富了教學活動,各科教學也隨之進入數字化與信息化時代。但同時過度使用多媒體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在閱讀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學生的情感體驗與理解語言的機會被剝奪,學生也不能實現(xiàn)與文本間的合理“對話”,因此在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還需重視鋼筆與課本的合理使用。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措施
1.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評價系統(tǒng)。新課程標準提出在當前語文教學中要將學生發(fā)展放在第一位,對語文教學目的與功能進行了更新,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語文能力的提高,這些都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但筆者認為要想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策略,首先要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評價系統(tǒng)。第一,創(chuàng)新評價功能。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評價體系首先要創(chuàng)新評價功能,使評價指標定為評價學生的各種能力。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改革當前評價體系過程中,要改變過去長期應用的選拔與甄別功能,成為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教師發(fā)展、教學實踐的各種指標。因此為評價指明了方向,不再過于重視評價結果,而轉變?yōu)橹匾曉u價學生的實踐過程,實行這種評價方式不但可以降低教師的勞動強度,而且也進一步解放了學生,使廣大師生積極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第二,評價重點的改革。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人們都將評價重點放在評價結果方面,也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教師和學生都將分數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學生考了高分不但有利于自己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也可以使教師獲得一定的利益,如教師的日常工作考評、晉職等。所以,當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不能將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應該重視考察學生的閱讀過程,學生是否掌握了閱讀能力等,老師和學生不能再過分依賴考試分數,教師只有擺脫應試教育因素的影響才能集中精神開展教學研究。
2.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真正理解“對話”涵義。新課程標準提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其實就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合理對話。那么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利用哪些做法才能保證教師、學生、文本間開展有效對話呢?這一問題不但涉及豐富的理論研究而且也屬于一個實踐問題。將當前的“問答”式閱讀教學轉變?yōu)檎嬲饬x上的“對話”教學,則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深入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思考,筆者對當前閱讀教學中的“對話”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可以利用下面這些做法進行改進。第一,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也是一個有思想的個體,他們并不是任由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他們在學習中也會出現(xiàn)自己的觀點與認識,教師要及時察覺到學生的變化,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文本的含義,帶領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傷本意,研究文本帶給我們的信息。所以教師、學生應該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建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要理解和信任學生,要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不能一味主導課堂,引導學生與文本開展合理對話,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內容。第二,全面理解文本內容。雖然表面上看文本就是大量的文字,但其實文本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與涵義,也就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本意與思考。第三,研究文本不能只局限于文本的文字,而且還需深入研究文本當時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教師和學生在實踐閱讀過程中只有正確認識“對話”的涵義,才能使“對話”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才能不斷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三、結束語
總之,不同的初中語文教師擁有不同的教學技巧與教學風格,在教學方面的理解與認識也會存在諸多不同,同樣,學生也會由于成長環(huán)境、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現(xiàn)為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存在較多不同,上述情況表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需開展長期研究,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隨時結合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閱讀教學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希望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廣泛開展此方面的研究,共同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仕威.閱讀教學的學情與學理闡釋[J].語文知識,2017,(01).
[2]王敏.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探索與實踐[J].麗水學院學報,2017,(01).
[3]何立新,王雁玲.基于問題解決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嘗試[J].語文建設,201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