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東興+牛永超+李玉俊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是當前澆筑工程施工的重點,是其在施工的過程中各種混凝土裂縫的主要控制和防治措施。后澆帶與建筑基礎施工同時進行,且最先施工,在施工的過程中是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方式和設備進行嚴格的施工方案。為了保證后澆帶砼和結構部件嚴絲合縫且質量過關,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對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保證其施工質量的達標,防止工人為了省事和避免麻煩偷工減料和省略步驟。本文探討了后澆帶的施工技術要點,希望能夠有利于提高后澆帶的施工效率。
關鍵詞:建筑施工;后澆帶;功能與技術
后澆帶技術是一種防止墻體裂縫的技術措施,由于施工環(huán)境和溫度的變化,混凝土的收縮和膨脹程度會有所不同,從而產(chǎn)生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制定科學的規(guī)范,才能夠保證施工的整體性。后澆帶技術就是在施工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的約束下對墻體和地面進行規(guī)范和約束的一種技術類型。通常來說,建筑結構可以劃分為多個部分,通過自然構建的作用,形成一定的收縮和膨脹,而后澆帶就是防止這種變化的主要技術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結構形式的不同,對不同的材料進行澆筑,使其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而在其連接和模板的消耗方面,要嚴格的防止混凝土因為施工時間的長短產(chǎn)生裂縫。
1 后澆帶的功能與作用
后澆帶技術涉及到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非常多,隨著施工工期的進程,這項技術涉及到的工序也是非常復雜的。再加上施工過程中受到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施工環(huán)節(jié)上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狀況,應用后澆帶技術的概率比較高。在已完工的建筑施工項目中,也有可能會因為一些外在因素或者質量問題要用到這項技術,尤其是混凝土工程裂縫的產(chǎn)生,在施工中和施工后期常常出現(xiàn)。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應用后澆帶技術,進行妥善處理、改善。在裙房的基礎施工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沉降等問題,這是現(xiàn)代建筑施工中常見的重力影響現(xiàn)象。應用后澆帶技術應對這個現(xiàn)象的發(fā)生,其原理在于:后澆帶技術可以將裙房結構分為兩部分,通過沉降量的計算進行施工,精確測量后,針對整個裙房的結構以及強度,測算出整個裙房結構中的內(nèi)部應力;然后對建筑結構中的主樓進行施工,之后再進行裙房的施工。
2 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
2.1 選取合適的時間與斷面構造
在選取斷面的過程中,要選取和混凝土構造斷面形式相同的,實施合理的規(guī)劃。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有助于斷面受力與力量較為均勻,能夠使建筑物更具穩(wěn)定性,不容易出現(xiàn)變形狀況,與此同時,能夠規(guī)避裂縫的產(chǎn)生。在沉降工作完工后,要展開后澆帶施工,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兩個月內(nèi)就能夠完成混凝土建設工作。裙樓的施工任務量通常小于高層建筑施工任務量,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便能夠完成任務,但是其沉降狀況會早于高層建筑,相比較而言,高層建筑沉降趨勢大于裙樓沉降量。所以,要在高層建筑完成沉降后再展開后澆帶施工,與此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施工材料和各個季節(jié)的差異性,其主要的原因是,上述因素會直接影響后澆帶施工,因此需要在施工圖紙上進行明確的標記。
2.2 后澆帶設置技術
(1)明確間距。在進行相應建筑的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來進行,如果設計圖紙中標注了相應的后澆帶位置,施工人員就要按照圖紙設計要求施工。但是在間距的設置上,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的實際狀況來進行分析和確定。(2)做好后澆帶位置選擇。后澆帶的位置選擇也比較重要,它的位置將會直接影響到建筑質量。通常情況下,后澆帶適合在混凝土構件受力最小的部位,比如梁和板的反彎點就是比較好的后澆帶位置,在這里設置后澆帶后,能夠減少因彎力矩和剪力過大造成的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從而保證建筑結構的質量水平。(3)寬度設置要適合。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施工人員以及設計人員應該要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性,分析各個建筑之間的聯(lián)系,確保建筑質量安全。后澆帶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因此需要相關人員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加強技術監(jiān)督,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2.3 模板預設
如果裙樓連接主樓跨度過大,此時支撐它們的地下室大梁將會呈現(xiàn)出荷載過大,情況嚴重時會出現(xiàn)鋼支撐扣件承受的壓力過大,將會破壞螺栓。因此,在具體施工中為了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在澆筑混凝土前,要做好預設鋼絲網(wǎng)模板。針對這種鋼絲模版的要求十分嚴格,鋼絲粗細要一致,網(wǎng)格要統(tǒng)一,同時還需要確保模板的穩(wěn)定性、剛度、強度都能夠達到工程的質量要求??傊0孱A設必須依據(jù)圖紙進行,不得主觀降低要求。
2.4 混凝土的澆筑技術
混凝土在進行澆筑時,必須要明確各個建筑的相關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施工人員的要求來進行。澆筑中,施工人員要對建筑材料質量進行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澆筑施工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加大澆筑振搗,混凝土在澆筑后往往由于振搗工作不到位,混凝土內(nèi)部產(chǎn)生大量氣泡,這樣會影響到建筑澆筑質量,影響到混凝土的粘合力。加強混凝土技術管理,可以從根本上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能夠促進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
2.5 后澆帶的保護工作
在做好后澆帶技術施工后,要加強對后澆帶的保護工作。例如:清理后澆帶施工縫中的水和雜質,在施工縫的兩側設置擋水磚,在后澆帶內(nèi)壁上使用防水砂漿等。對上述部位的保護,可以采用封蓋(鐵皮或者木板)將后澆帶的頂部蓋住,利用砂漿在后澆帶的周圍設置護欄,當作防水帶使用。另外,保證施工現(xiàn)場的清潔與干燥,防止建筑垃圾對施工現(xiàn)場造成污染。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后澆帶能夠更好的保證建筑的整體質量,減少建筑因溫度變化而產(chǎn)生的裂縫,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但是在當前我國的建筑后澆帶的設置中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因此施工人員以及設計人員應該要從后澆帶的時間選擇、澆筑材料的選擇、預設模板工作以及混凝土澆筑技術出發(fā),掌握更好的施工技術,提升后建筑施工中后澆筑帶施工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閆文凱.淺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0:211.
[2]姜正渤.簡析現(xiàn)代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及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9:132-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