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濤
有格局的人,面對那些無趣的事情,縱使是“大題”,他們也給它“小做”;而如果是思考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就會“小題大做”。
1
“本事不大,脾氣卻大得不得了?!蔽覀兠總€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可能是你的同事、客戶,也可能是同學、老師,還可能是戀人、配偶。
遇到麻煩了,他們第一時間做的,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發(fā)脾氣。
有點能耐的,只要發(fā)發(fā)脾氣,就有人替他把問題解決了;沒有能耐的,不管發(fā)多大脾氣,都沒什么效果,甚至,還可能因為壞脾氣,使得原先可以輕而易舉解決的問題,變得十分棘手。
這些脾氣暴躁的人,通常有一個共性:如果是跟一些不能理解或包容自己的人發(fā)生沖突,盡管是百般不情愿、百般委屈,但經(jīng)過一番掙扎后,他們最終還是會選擇遷就對方;但倘若是跟個別能理解和體諒自己的人發(fā)生沖突,他們絕不輕易讓步,而是通過各種無理取鬧和壞脾氣來迫使對方向自己屈服。對親密的人很兇,而對那些能夠傷害自己的人卻很柔和,這實際跟“欺軟怕硬”是同一種德性。
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是,久而久之,前一類人,有恃無恐,繼續(xù)得寸進尺地傷害他們;而后一類人,卻漸漸地被嚇跑、被逼走。結果,當事人只能繼續(xù)哀嘆“沒人能夠理解自己”,繼續(xù)痛苦。
2
如果一個人脾氣比較壞、易怒,則他周圍的人便都知道他“惹不得”“氣不得”“傷不得”,因而,便會在說話做事時十分注意照顧他的情緒;但如果一個人的脾氣特別好,別人便會認為他有某種鈍感,對傷害有很強的抵抗力,進而會覺得讓他受一下傷害也“不要緊”。
所以,脾氣越壞,越容易保護自己免于被傷害;而脾氣越好,反而更容易受傷害了。這就會形成一種“反向激勵”:那些脾氣好的人會發(fā)現(xiàn),“脾氣好容易吃虧”,因此,他們也會朝著壞脾氣的方向“轉型”。
但這批人的“轉型”,會導致原先那批壞脾氣者所獨享的“福利”被稀釋。競爭的結果是,大家的脾氣都更壞了,但其實誰也沒撈著什么好處。壞脾氣,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你發(fā)火的對象,而恰恰是你自己。
尤其是,頻繁地為同樣級別的小事情,向同一個人發(fā)脾氣,以希望他能朝著你所期望的方向改變,短期內,或許能起到些許效果,但從長期看,失敗率會逐漸接近100%。
很明顯,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重復運用好多次,被教訓者會對其產(chǎn)生免疫力、抵抗力,而對發(fā)火者來說,則是“邊際效用遞減”。老師用這種方式教育學生,父母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女人用這種方式抓住男人,都只會讓自己發(fā)火的“威懾力”下降。
3
那些慣于用惡劣態(tài)度對待自己伴侶的人,能夠把伴侶逼得只要遇見一個稍微獻點殷勤的異性都能產(chǎn)生“相見恨晚”的感覺。這到底是誰的損失呢?
很多慣于“作死”的人,只要跟戀愛對象稍微鬧點別扭,就會以分手相威脅,但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搞清楚,不是每一句“分手”,都能換來一句挽留。
這種做法,最不理智的地方在于,先斷定“對方絕對離不了我”,然后再將別人對自己的感情,當成了向人家示威的籌碼。這樣的招法,偶爾用用倒還可以,但用得太多了,反而會讓被示威的一方意識到,“原來我對你的感情都成了我的軟肋”。然后,其便會采取措施彌補這一軟肋——一旦其在逼迫下以實際行動向對方證明了“我其實是可以離開你的”,這個人就再也沒有籌碼了。
4
從內在來看,脾氣壞的人,未必是壞人,但他們的外在表現(xiàn),卻又像是個壞人。這其實也“挺冤的”。不過,也不必感到委屈,更不必以“刀子嘴、豆腐心”來為自己辯護——你既然是豆腐心,又何必要用刀子嘴來表達?記住,惡語永遠要比“刀子心”更容易傷人。
去年春節(jié),在老家,我表弟說起村里很多人為家長里短的小事大動干戈,他問我:“為什么有些人動不動就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我說:“這其實與道德沒有關系,甚至跟性情也沒有多大關系,而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格局太小了。”
對有追求、人生格局比較大的人來說,別人為之吵得不可開交的那些事兒,在他們人生中的占比不足0.1%,不值一提;但對某些人來說,這一系列的瑣事,占據(jù)了他們人生的90%甚至全部。因此,當然有必要大動干戈了。
5
沒格局的人,面對一些無趣的事情,比如人際關系中的種種矛盾和家人之間的沖突,哪怕是很小的事,他們也喜歡“小題大做”,結果,導致自己非常不快樂。
相反,有格局的人都是怎么做的呢?他們把兩者完全顛倒過來了:面對那些無趣的事情,縱使是“大題”,他們也給它“小做”;而如果是思考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就會“小題大做”。文學、思想、藝術、科技上的很多突破,或者是一個小點子變成創(chuàng)業(yè)實踐繼而顛覆人們的生活方式,往往就是靠“小題大做”來推動的。
要做一個有格局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追求一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而讀書,則是讓人變得有格局的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摘自《黨員文摘》微信公眾號/《如果你不肯向這個世界投降》 湖南文藝出版社 郭旺啟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