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也悄悄增強了,希望伙伴認同的“求同”心理和追求個性張揚的“存異”心理,時而和平共處,時而此消彼長。因此給他們選了“面對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主題的繪本進行閱讀。比如《佩澤提諾》《田鼠阿佛》《亞歷山大和發(fā)條老鼠》《感嘆號》等等。
頓悟:我就是我自己!
大家很快記住了《佩澤提諾》中幾位角色的名字:飛得高、游得快、山頂漢、大塊頭、智多星。因為他們身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標簽,彰顯自己最突出的個性特征——
其貌不揚的小P是個小塊兒,實在找不到自己的異于常人之處,所以佩澤提諾覺得自己肯定是什么人身上的一小塊兒。在尋找答案的路上,他問了飛毛腿、大塊頭、游得快……后來他到了砰砰島,忽然一磕一絆地滾了下去,碎成很多小小塊兒。這時他明白了,原來自己和別人一樣,也是由小塊兒組成的,是一個整體。我聽到了主人公滿心喜悅的吶喊:“我就是我自己!”
讀后談話,學生梓說:“我覺得這個故事和《我是誰》很像,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屬于哪里,當他碎成了一些小碎塊時,才找到自己?!?/p>
陽說:“小P是經(jīng)歷了死亡之后獲得了新生,就像鳳凰涅槃一樣?!?/p>
飛說:“小P雖然很小,可是其實他就是一個整體,要不他就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能劃船出海,能去探險,能走很多的路去問不同的人,能不斷思考并且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
葉說:“小P擁有自己的意識,不受別人操縱,也不受別人控制,他就是他自己。假如他原來是別人的一部分,那他現(xiàn)在擁有的意識,已經(jīng)不屬于原來那個人了。他現(xiàn)在是一個完完整整的整體,擁有意識、靈魂和肉體?!?/p>
啟發(fā):每個人靈魂和身體只屬于自己
我問:“你和同學是從屬關(guān)系嗎?”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不是。”
我再問:“你和父母是從屬關(guān)系嗎?”
片刻猶豫之后,有的孩子說是,也有的孩子說不是。
我對大家說:“你是由爸爸媽媽孕育的,但是在你脫離母體的那一天起,就走上了漫長的成長之路。你的父母有義務(wù)把你養(yǎng)大,給你提供吃、穿、住、受教育的權(quán)利,這是他們的責任。你的父母會傾注全力照顧你,希望你健康成長,這是他們愛你的表現(xiàn),但不能作為你屬于他們的依據(jù)。在今后的幾十年中,你的靈魂和身體,不屬于任何人,只屬于你自己。任何人沒有權(quán)利對你說:‘你就是我的,你什么都得聽我的!即使是你最親的人?!?/p>
延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佩澤提諾
課后作業(yè):我心中的佩澤提諾,形式不限,手工、繪畫、寫話都行。
大家不約而同地把小P設(shè)定成一個會成長的小孩兒,未來充滿不可知的變化。在畫里,佩澤提諾有了很多新的造型,比如“挖得深”“吃得多”“胖得很”“跳得高”“大長腿”……在故事里,佩澤提諾或者變成了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俠客,或者學會很多新奇的本領(lǐng)……總之,每個孩子對佩澤提諾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來欣賞孩子們的作品吧!
佩澤提諾長大了
小P自從島上回來以后,它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它知道自己就是自己啊,可是它還是覺得自己太小了,于是它就制定了個菜譜,使勁兒吃啊吃。有一天,它覺得自己似乎長大了,也長圓了,好開心??!可是,和朋友比比,個子還是小啊,小P想,如果自己也像朋友那樣高大就好了。
有一天,海上出現(xiàn)了幾條船,小P 的朋友大聲喊:“大家快躲起來,是海盜!”小P躲了起來。有一個海盜從他面前走過,小P太小了,敵人沒發(fā)現(xiàn)他,小P太圓了,所以跑得快!
后來敵人走了,大家都從隱藏的地方走了出來。
朋友們看到小P說:“我還以為見不到你了呢!”
小P說:“沒事兒,海盜沒發(fā)現(xiàn)我,原來個子小也有好處呢!”
后來小P飛到了天上,爆炸了,又分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于是,另一個故事又開始了……
作者介紹:
菊老師:小學一線語文老師,從教十八年,繪本閱讀和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的踐行者;熱愛閱讀,帶了一批同樣熱愛閱讀的學生;同時也是一個五歲半男孩的媽媽。在教學和育兒中,將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力求從素質(zhì)教育和應(yīng)試教育中找到平衡點,記錄最接地氣的教學隨筆和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