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悅
[摘要] 目的 研究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護理要點。方法 從該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間收治的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中,選擇70例作為該研究的對象,并通過電腦隨機分組的方式,將該研究收治的70例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患者病例數占據35例。其中常規(guī)組患者圍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有效率以及血糖控制情況。結果 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達到了91.42%;常規(guī)組護理有效率達到了74.28%;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94.28% VS 80%),對比組間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在整個圍術期間,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有效率,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 糖尿病;胃腸腫瘤;圍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155-02
糖尿病的發(fā)生率近兩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升而呈現持續(xù)上升趨勢,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為其他諸多的原因需要入院接受手術,故而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的人數所占比有所增加[1]。因為糖尿病的出現,嚴重影響著患者各個器官功能,圍術期間,患者的抵抗能力以及免疫能力因此而有所降低,導致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圍術期的危險性不斷增大[2]。深刻明白糖尿病相關特點,圍術期間做好護理工作,這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以及促建患者術后盡快康復而言,具有極大的臨床意義[3]。該研究2016年2月—2017年2月間特此從該院選擇了70例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研究對象,對圍術期護理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歸納,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總共納入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70例,以抵抗力、免疫力降低為主要臨床表現,兩組患者均在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參與該研究。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將該研究選擇的7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患者病例數均為35例。其中常規(guī)組中有19例男性研究對象,有16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42~77歲,平均(46.77±2.63)歲。糖尿病病程為1~10年,平均為(4.44±3.31)年;結腸腫瘤有17例,胃腫瘤有18例。研究組中有20例男性研究對象,有15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41~79歲,平均(46.92±2.76)歲。糖尿病病程為2~11年,平均為(4.71±3.23)年;結腸腫瘤有18例,胃腫瘤有17例。對比分析兩組信息,結果發(fā)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主動的迎接患者,為患者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主管醫(yī)師以及責任護理人員等,盡快讓患者適應新的環(huán)境。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有關于糖尿病的信息,讓患者明白圍術期控制血糖對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②術前。檢測、控制血糖,為患者使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并通過用藥后的監(jiān)測結果,合理調整胰島素使用量。若是胰島素治療效果依然欠佳的患者,可將經皮下注射改為胰島素泵加強治療。并同時要求患者以及家屬掌握低血糖的臨床反應,便于盡早發(fā)現、盡早解決。要求患者定量定時進餐,不可為了降低血糖值而減少或加大進食量,通過醫(yī)師指導下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促進糖的氧化,提升患者機體對胰島素敏感度,最終達到降糖的效果。術前還應當為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緩解對手術治療的擔憂、顧慮以及恐懼焦慮等情緒。③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送患者回病房,觀察各項體征,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避免感染的發(fā)生,通過營養(yǎng)支持療法、抑酸等進行治療,鼓勵患者盡早活動,避免靜脈血栓、腸粘連。術后需要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血糖,并針對監(jiān)測結果對胰島素用量進行合理調整,若是術前實施胰島素泵加強治療的患者,術后依然按照此種方法進行治療,進食過程中,監(jiān)測7次血糖,即臨睡前以及三餐前后,營養(yǎng)支持療法期間,可適量增大胰島素輸注量,穩(wěn)定血糖水平。定期生化試驗患者血液,平衡酸堿以及水電解質。術后感染預防和控制方面,指導患者正確掌握咳嗽和呼吸的方法,有效擴張肺部,避免呼吸道感染。可通過霧化吸入加強治療。每日協助患者清洗口腔,指導刷牙或是自行漱口。每日對會陰部護理兩次,在無菌要求下進行操作,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分泌的汗液當中存在較多的糖分,容易繁殖細菌,故而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定期更換、清洗衣物,避免皮膚遭受感染。④飲食干預。針對患者體制差異,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嚴格控制熱量飲食,針對存在消耗性疾病以及營養(yǎng)缺乏的患者,可適量增加熱量的攝入量,針對肥胖的患者可適量減少熱量攝入量。飲食期間,按照多餐少食原則,與患者飲食情況相結合,合理調整胰島素使用量,如果發(fā)生低血糖則立刻予以糖分補充。⑤管道護理。密切留意各項導管,一定要保證其順暢,避免擠壓、彎曲,詳細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容量以及形狀,定期更換和消毒。
1.3 觀察指標
護理效果評定標準,經過護理干預后,患者血糖水平范圍在5.5~7.1 mmol/L之內,傷口愈合良好,并準時拆線,視為治愈;血糖水平范圍在7.1~11.0 mmol/L,傷口雖然愈合良好,但拆線時間有所延期,視為好轉;血糖水平超過11.0 mmol/L,傷口發(fā)生感染,遷延不愈,視為無效。護理有效率=(好轉+治愈)/總病例×100%。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空腹血糖、血紅蛋白值。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endprint
2 結果
2.1 護理有效率
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達到了91.42%;常規(guī)組護理有效率達到了74.28%;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空腹血糖、血紅蛋白
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血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對比組間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胃腸腫瘤并糖尿病手術患者,在整個圍術期間因為糖尿病的影響,而使得患者機體抵抗力減弱,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大,完成手術治療之后,傷口愈合能力也比較差,若是在此時,未得到有效及時的護理,術后傷口感染的幾率就會增大[4]。圍術期間,患者因為手術應激反應而容易產生諸多心理上的負面影響,使血糖波動幅度增大,最終影響到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更甚至還會發(fā)生諸多的不良反應,比如低血糖、傷口感染以及酮癥酸中毒等等[5]。故而,醫(yī)護人員必須在護理此類合并疾病的患者時,必須引起高度關注。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圍術期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通過全方位的護理和觀察,強化心理干預,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這對于血糖控制而言提供了強大的助力[6]。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也會顯著下降,幫助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臨床意義重大[7]。
該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護理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可見,胃腸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通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幫助患者盡快康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曉莉.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8):1004-1005.
[2] 張彩菊,滑志娟,耿艷,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3(8):1261-1262.
[3] 查紅萍.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26):94-95.
[4] 王葉娟,張潔,張海霞.淺析胃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29):189-190.
[5] 王慶豐.探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實施要點[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2):2340-2341.
[6] 張雅.胃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應用胰島素泵的護理體會[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6):590-592.
[7] 馬淑梅.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1):155-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