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發(fā)邦
摘 要:當代新課標、新課程理念的出現(xiàn)更是給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理念要求更多的是怎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chǔ)上進行新的探索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探究一種科學的教育方法赴同學們快速掌握知識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方法教育;物理教學
四百多年近現(xiàn)代物理學在發(fā)展中形成的研究方法,與所積累的物理知識同等重要,都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物理學科學的研究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現(xiàn)在的學習,而且將影響其未來,使其終生受益。
一、我國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現(xiàn)狀
我們通常將教師于高中物理學科教育里致力于循序漸進地把科學方法灌輸給學生的行為稱為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它的優(yōu)點在于讓學生群體接納這些方法的影響并將其運用到現(xiàn)實中,這可以很快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對物理知識的消化理解,最終增強學生整體專業(yè)素質(zhì),對于目前國內(nèi)教育方式來說還是一個新興的方法。而在科學方法的教授過程中,教師們應首先明確都有什么科學方法,現(xiàn)在由世界所公認的科學方法有四種,分別是等效形式、勘察形式、實踐形式和理想化形式,其中理想化形式又可以根據(jù)其具體實踐分為理想實驗形式與理想模型形式。
二、新課程下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研究
在高中物理中對各種新型教學進行應用時,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保障教學質(zhì)量。新課程下物理教學方法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如下:
1.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物理學科具有一定枯燥性和復雜性,以往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大都依照教材進行操作,不注重實驗教學,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甚至產(chǎn)生厭學性,給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了較大影響。因此,教師必須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保障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時,教師可以對多媒體教學法進行應用,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播放一段視頻,添加一些趣味元素,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進行一些實驗操作,并讓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的自主實踐操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較為輕松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2.巧設(shè)問題,引發(fā)思考。
物理學科中涉及多種實驗原理、概念,如果只憑借教材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將難以有效理解各種物理現(xiàn)象,給學生物理題解的順利進行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巧設(shè)問題,促進學生自主思考物理問題。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探索欲,教師則加以引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離心現(xiàn)象及應用時,教師可以應用問題探究法進行操作,教師可以進行一些實驗操作,并提出相關(guān)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實踐操作中探索問題,從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欲的條件下保障教學質(zhì)量。
3.轉(zhuǎn)變思想,促進探究。
以往教師大都以自身為教學主體,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教師必須盡快轉(zhuǎn)變思想,提高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例如,在學習“三相交變電流”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布置一些題目,并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發(fā)揮合作模式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4.運用問題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有效提高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能力與方法是密切聯(lián)系的,通過對科學方法的不斷了解、積累和熟練,不僅能使學生形成一種借助于科學方法獲取物理知識的心理定勢,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對問題的敏感性,并能夠用科學方法迅速地抓住問題的要害,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班和對照班整體得分情況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問題解決能力要優(yōu)于對照班,這說明對高中學生進行原始物理問題訓練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注意點
科學方法與一般的科學知識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質(zhì)世界的本身,而是人類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是高度抽象的。如果只是從傳授知識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學生也可能從中學到一些科學方法,但只能是零星的,不連貫的,收效甚微。但若離開了具體知識的傳授去講抽象的科學方法,就不稱其為自然科學課,而成了方法學課了。因而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一方面應注意不要脫離科學知識的教育過程去另搞一套,而是要寓方法教育于知識教學之中;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顧傳授知識,而應把方法視為和知識同等重要的,把方法視為知識的內(nèi)核與脈絡。按照科學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組織教材,安排教學過程。
新課程實施的核心是讓學生參與其中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實施新課程標準應本著尊重學生和給予學生自由的原則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與老師的合作與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赴每位學生都期待學習知識。物理知識的學習講究的是有效知識的學習其具體的涵義是指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死記硬背而是通過課堂教授的過程學生通過思考、實踐而理解并獲得的知識。在當代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中,要求老師與同學積極配合使新課程標準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更好的使同學獲益。
參考文獻:
[1]高凌飚.中學物理課程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146.
[2]邢紅軍.原始問題教學: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視域[J].課程·教材·教法,2007(5).
[3]張大昌.課程理念與初中物理課程改革[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