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認知和學習能力處于起步階段,這就要求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階段特點,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一些輔助手勢、表情、肢體等體態(tài)語言,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和理解,本文將進一步論述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中的作用和運用技巧。
【關(guān)鍵詞】體態(tài)語 小學英語教學 運用
所謂體態(tài)語就是指人的肢體語言,包括教師的手勢、肢體等動作以及面部表情、目光等,體態(tài)語是一種無聲的交流語言,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教學中教師適合的運用體態(tài)語,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氣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知識。
一、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都比較多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若教師在課上一味的講解,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有了厭煩的情緒,開始不能有效的聽講,甚至開始搞一些小動作了。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讓所以學生都能進行教學活動的參與,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比如在學習運動名稱的時候,教師可以靈活的運用體態(tài)語,讓學生在讀的時候也跟著一起做動作。
2.有助于學生知識的鞏固和記憶。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一切都是顯得那么好奇,那么陌生,雖然小學英語的詞匯量不多,但是學生因為缺少語言環(huán)境和必要的交流,這就造成了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困難。對于英語中的一些知識,如果直接用英語進行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基本沒有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老師要結(jié)合體態(tài)語,加強學生的直觀認知。比如在講動物名稱的時候,教師可以輔助以體態(tài)語,通過模仿動物的形象、動作以及聲音等,讓學生既感到學習英語趣味性,也能很好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記憶和鞏固。
3.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由于沒有母語的交流環(huán)境以及與漢語的巨大差異,這就讓小學生很容易混淆,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陌生感以及交流困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該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加入體態(tài)語,邊說邊做,聲情并茂的進行英語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克服膽怯,更積極的進行英語交流。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找兩位同學進行演示:一個同學拿出一本書問“What this?”,另一個同學很快就能答出“This is a book.”,然后讓同學之間運用體態(tài)語進行聯(lián)系,可以是數(shù)字,動物,數(shù)量等等,在教學中運用體態(tài)語,可以讓學生進行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diào)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生知識,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4.有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合理的運用體態(tài)語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和學習知識,還能通過眼神的激勵,和藹的微笑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體態(tài)語的合理運用可以給學生心理上的鼓勵,當學生不敢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一個鼓勵的目光,就會激發(fā)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有舉手的勇氣,當學生學習厭倦的時候,教師一個關(guān)心、親切的目光馬上讓學生精神受到鼓舞,有了學習的愿望和動力。
二、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技巧
1.表情的運用技巧。人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也是早體態(tài)語言中最常用到的。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運用表情語言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教師的表情中體會英語知識的含義,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更牢固的掌握知識。比如在進行人的情感教學時,教師可以用“笑臉”“微笑”來表現(xiàn)出“happy”的意思,用“快哭了”、“大哭”來表現(xiàn)“cry”的意思等等,教師示范完了以后,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unhappy、anger、tired”的表情動作,并在黑板上讓單詞和表情進行對應(yīng),這樣,學生在體態(tài)語言的交流中,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單詞的實際含義,牢固的掌握英語單詞知識。
2.眼神的運用技巧。眼神也是一個課上師生互動的重要交流工具,教師在不同情景下通過不同眼神的合理運用,可以給學生傳遞很多知識,也能和學生進行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教師在授課中要用眼神來教育學生。比如課上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要用嚴厲的眼神來暗示學生要好好聽講,有的學生學習比較困惑的時候,教師合適的送上一個關(guān)懷的眼神,提振學生學習的興趣等等,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通過和學生眼神的交流來了解學生耐心的世界和真實的需求。
3.手勢的運用技巧。手勢,可以表達出非常多的意思和動作,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準確的運用手勢,不僅可以表達出知識內(nèi)容,還可以傳遞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了,猶如給枯燥無味的語言注入了思想的靈魂,使語言變得更加生動,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增。
4.身體語言的運用技巧。小學英語教師如果在講課中保持一個姿勢,學生就會感覺單調(diào)乏味,教學氣氛也會枯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身體語言,通過合適的走動或是姿勢的變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拍拍學生的肩膀以示鼓勵;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穿插于學生中間,幫助學生解惑答疑等等,這樣不僅能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還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體態(tài)語言在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體態(tài)語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并能讓學生輕松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參考文獻:
[1]曹培培.淺談體態(tài)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
[2]楊麗.小學英語教學中體態(tài)語的作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 (06).